2007年8月2日星期四

龐寶林0802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P29 理財投資 基金人語 By 龐寶林
2007-08-02
Highlight Keywords
股災會否07年再現?
  1987、1997都是發生股災的年份,2007年自然極度敏感了。適逢近日環球股市大跌,「7」的陰影又再籠罩。筆者認為股災隨時都會發生,若要發生的話,也不需在「7」的年份,1967年、1977年便沒有股災發生。因此,正確的邏輯是1987年、1997年碰巧發生了股災,但股災不一定在「7」的年份發生。
  從理性角度而言,讓我們分析現在是否具備股災的條件。但在分析股災會否出現前,必先探討下1987及1997年的股災成因。1987年股災的成因實際上眾說紛紜,有人歸咎股市和期貨市場之間的電腦程式買賣盤是罪魁禍首;亦有人認為是經濟因素使然,因為美國經濟早在1986年年底已疲不能興,美元價拾級而下;加上聯儲局在1987年8月起掉頭加息,投資者驚覺通脹威脅及經濟放緩迫在眉睫,市場情緒逆轉,股市大跌是遲早的事。
  至於1997年的股災,風眼主要在亞洲,當時美國及歐洲的經濟情況及股市表現仍相當不俗。然而,當時大量國際資金流入亞洲——世界工廠,為亞洲提供充裕的外;加上亞洲國家政府透過舉債從事基建發展及轉貸給有官商關係的企業作為擴張之用等,造成消費及投資的浪費。大量外資流入令亞洲經濟增長加快,吸引更多的熱錢流入,令區內的房地產市道熾熱。區內經濟蓬勃發展,國內貨幣需求亦不斷上升。當時外國的金融機構一方面不斷將國外低成本的美金兌成亞洲貨幣借給亞洲企業,賺取息差,一方面亦因看好亞洲企業的增長而不斷投資。
  與此同時,亞洲各國政府為維持出口競爭力,釘住美元率,競相將本國貨幣貶值;國外投機者的熱錢則不顧經濟的基本面,進出亞洲各國金融市場短期獲利。在這種情況下,亞洲的房地產及股市泡沫形成。更重要的是,當時許多東南亞國家長期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加上中國自1994年把人民幣貶值4成,使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更大,亞洲各國的出口也影響深遠;政府亦沒有致力改革經濟結構,貿易赤字上升或盈餘減少,外儲備薄弱,偏高的率加上與美元或一籃子貨幣掛,提供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狙擊的機會,因此引發亞洲的金融風暴,以至股災。
次按成股市調整催化劑
  環顧今天的投資環境,亞洲國家大多已成為債權國,並已累積了龐大的外儲備,單就中國而言,其外儲備就已超過了1.2億美元,南韓、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儲備亦是當年的數以十倍計,經濟實力與當年不能相提並論。今天在大多數亞洲的經濟體系中,外儲備與短期外債的比例為4比1或5比1。
  亞洲國家現在發生1997年般金融風暴的機會極微,與1987年股災形成前的情況卻有相近之處。在樓市降溫下,美國經濟已疲態畢露,美元今年以來的走勢亦是拾級而下。最近公布的數據雖然顯示美國通脹溫和,但近日油價重上每桶78美元的歷史高位,農產品價格也連連急升,再加上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為美國帶來入口通脹;在最壞情況下,難保聯儲局不會加息。
  與當年不同的是,美國面對的次按危機,已蔓延到整個信貸市場,聯儲局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加息;相反,市場預期年底前聯儲局會減息救市,情況就像1998年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事後,美國用減息刺激經濟的情況一樣。
  金融市場變幻莫測,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當中亦有不同的變數。筆者介紹了1987、1997年股災的成因,亦認為目前的情況與1987年有相近之處,但並不代表筆者認為今年一定會發生1987年般的股災,只指出當中的風險而已。現在環球經濟已不是只有美國一個龍頭,中國的影響力亦舉足輕重,兩個國家微妙的互動更可能完全改變整個形勢。
  筆者上周曾說過美國次按危機衍生的CDO債災已牽涉了環球的資金流向,這可能造成信貸收縮(Credit Crunch)的問題。美國財長近日再度訪華,為一年內第四度到訪,市場便有傳言指背後的目的是美國要求中國運用龐大的儲備為債市注入資金,壓低美債孳息,挽救美國的信貸危機。
  上周美國連續二日大跌後,股市周一(7月30日)一度出現反彈。周二(7月31日)在經濟數據理想及企業業績向好下,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上升140點,但隨後在美國房貸投資公司宣布無法支付3億美元抵押貸款,可能不得不清算資產,該公司股票聞聲重挫90%,大市亦隨即轉升為跌,收市大跌140點,走勢極為惡劣。
  投資者可以預見,隨過去一年環球股市在資金的推動下錄得龐大升幅,美國次按問題已蔓延到整個信貸趨勢,面對這樣的市況,後市將極其波動,但完全離開股市卻是不明智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管理風險得宜。
  筆者建議讀者可採取以下五個風險管理的措施:
  1.由於這次的風眼是美國,並非在亞洲,亞洲卻又有中國、印度的因素支持,因此抗跌力會較強。即使因美國的次按問題引發股災,亦相信可以率先反彈。情況就如1987年股災後的日本、1997年的美國,當時的反彈力亦是最強。
  2.市場風險急速提升,投資組合亦最好從獲利豐厚的市場中套取2至3成現金,靜待有可能出現的更低位。
  3.分散投資是減低風險的不二策略,為投資組合加入多元策略對沖基金正是其中一個方法。讀者或許問道:近期股市大跌正是因為多隻投資次按的對沖基金出事,為何還要在投資組合加入對沖基金呢?原來對沖基金的策略有數十種,投資次按出事的只是某種策略的對沖基金,而且是投資單一策略。但部分對沖基金卻因沽空次按債券而獲得豐厚回報。因此只要投資一些多元策略的優質對沖基金,分散股市的風險,把握另類投資機遇之餘,亦不會因單一策略失敗而蒙受太大損失。如東驥增長組合內,Man Hedge Diversified Ltd便屬此類型策略。
  4.乘股市調整之機,改善投資組合質素,趁低換入優質而具長線增長潛力的投資項目。投資者亦可採用分段吸納的策略買入心目中的優質投資項目。
  5.股市大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利差交易的拆倉潮,執筆之時日圓便已攀上117水平。投資組合中加入日圓或瑞士法郎兩個低息貨幣的市場比重,亦是組合風險管理的策略。以今天的日股為例,股市跌了2%,但因日圓利差交易拆倉,日圓又升了差不多2%,因此今天投資日本基金的損失便遠較投資其他市場為小。
趁反彈持現金待低吸
  周內環球股市急跌,組合亦難以倖免,下跌2.39%,相較MSCI下跌了3.51%較好,但今年仍上升15.48%。其中以Man AHL管理期貨基金跌幅最大,下跌7.35%,這歸因於Man AHL是趨勢追隨者,在轉勢的情況下,表現必定欠佳;但當形勢向上或向下的方向確定,此基金的表現有機會較為出色;其餘基金均下跌2-3%!
  由於本欄組合只可逢周三交易,因此錯過了周二股市反彈的減持機會,組合唯有暫時按兵不動,趁反彈增持現金,待餘震或極度悲觀的情況下再度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