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3日星期一

林行止0814

信報財經新聞
P14 | 時事評論 | 林行止專欄 | By 林行止
2007-08-14
標示關鍵字

連續十七次減息種下禍根

   去周四和周五,面對「大勢已去」的股市,美國聯邦儲備局和歐洲央行一再對市場注入巨資,才令大市喘定。股市「告急」而聯儲局周四的公開市場會議決定不減息(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五厘二五不變,被知名財經演員克藍瑪在CNBC電視節目中不停聲地〔主持人插不上嘴〕破口大罵三分多鐘,十分精采,見www.youtube.com/watch?v=swksejqeyvu),評論者認為貝南奇只看統計數字不顧「(股)民間疾苦」、「只看工人失業數字不理會對沖基金經理的就業前景」,但聯儲局的工作目標是穩定物價、促進全民就業和維持金融制度健全運作,而要達成這項「任務」的根本要素是防範通貨膨脹惡化;在失業率已低於「全民就業」的百分之四點六的情形下,貝南奇決定借出數百億(美元.下同)而不是減息「升空」散鈔票,有其道理。  

聯儲局周四及周五分三次注資金融體系─事實是數以百億計次按證券市場上沒有買家,聯儲局「顧全大局」,注資讓機構投資者購入─總數三百八十億,與「九.一一慘劇」後當局驚魂甫定於九月十四日的注資額不相伯仲;但美國的次按問題禍延歐洲特別是德、法銀行,它們中對「美國物業按揭市場」貸出巨款的,現在危危乎,歐洲央行為了「救亡」,多次對銀行體系注資,令總注資額達三千二百三十億。值得注意的是,迄截稿時(香港時間十三日晚十一時左右),英倫銀行是全球唯一未對商業銀行「伸出援手」的央行,日本央行亦只提供約八十億的「支援」……。以英國銀行為例,它們在美國次按市場的參與相當積極,此次能夠用內部資源解決問題(銀行股不少因此跌個不亦樂乎),可見英國銀行確有辦法,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浪得虛名!

  諾獎得主史特格列茲昨天在本報「經濟家言」欄的〈悲觀主義者的預言終於應驗〉一文(刊第十五頁),讀者若以其「太長」和「太悶」而未讀(或沒有細讀),那只能說是讀者的損失。這篇短文對當前「信貸困局」的成因,有簡單明確的說明,一句話,為了挽救世界經濟免於衰退,在「九.一一」的陰影下,美國府會通過減稅法案,「該法案以惠及富人而不是拯救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美國經濟為目的」;支持該法案的聯儲局主席格林斯平,採取寬鬆銀根政策作出配合,分十七次把利率調降至一厘─比通脹率低的負利率。

  奧國學派早已告訴大家,低利率─且別說負利率─會造成輕率投資,結果必然因為資源錯配而帶來經濟資源浪費,這種情況體現在過去五、六年的美國,是資金泛濫,金融機構不惜作出「忍者貸款」(Ninja loan; Ninja代表no income, no job, no assets),這即是說,完全沒有財力買樓的人亦被鼓勵置業,這個時期的金融機構,有如已故大笑匠軒尼.楊格明(Henny Youngman 1906-1998;英國利物浦人,移居美國)膾炙人口的笑話「請收下內人」(Take my wife, please!);當然,做次按機構好像仿效楊格明的腔調對準置業者說:「我們的資金任君取用」(Take my money, please!),結果不問可知,當物業價格升完不能再升且稍為回順時,這場「『忍者』亦可以買樓」的遊戲便要重新「洗牌」;那些原來沒資格置業的人,現在當然要負一身債,但他們本身一無長物,現在除了無法再把物業按上按繼續盡情消費,並無損失;然而,那些貸出款項、把貸款證券化在市場批出的投資銀行和購進這類證券的投資者,如今便集體「痛不欲生」。這幾天來,向投資者推銷次按證券的機構投資者的香港代表,不僅因為美國市場瞬息萬變而徹夜不眠,還得接受客戶的責罵。摩根士丹利的環球投資策略家畢格斯退休後於二○○六年寫了題為《渾身是刺》(B. Biggs: Hedgehogging,出版時筆者曾簡略評介)的書,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他慨歎客戶的無情無義─只要出現虧損,不管過去他的賺錢能力多強,客戶亦反面不認人……。央行的注資稍紓他們的窘迫。

  次按風波引起的「信用困局」會否釀成危機?樂觀(手上貨多錢少甚至淨負債)和悲觀的人得出的結論南轅北轍,是理當如此的。從抽離市場的角度看,筆者以為問題會繼續困擾投資界,因為全球金融市場(證券、債券及其他信貸工具)總市值在一百七十五萬億水平,央行注資三千餘億,數字看似龐大,實為盞盞之數;據「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 Association)的統計,去年華爾街發行的「物業按揭證券」值七千七百三十億(二○○一年只有二千一百七十億),而這數年來次按的總金額達二萬五千多億,有約百分之十的次按者已「逾期未還本息」,迄五月份止,倒閉的次按金融公司牽涉的款項為二千一百二十億,被認定為「問題次按貸款」的達三千二百五十億……。在住宅物業空置率創十五年來高峰的條件下,未來投資者情緒難免會受接踵而來「壞消息」的衝擊而惶惶不可終日。

  ‧李樹根先生:謝謝賜教。credit crunch譯為「信用困局」較佳;而credit rationing譯「信用配給」才合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