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6日星期四

龐寶林0817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P29 | 理財投資 | 基金人語 | By 龐寶林
2007-08-16
Highlight Keywords

股市波動 跟各央行入市﹖

  近期全球央行不斷向各金融體系注資或作有關承諾,暫時安撫了金融體系的恐慌情緒,美聯儲局更於上周五二度採取行動,其他歐美國家如加拿大、歐洲、澳洲及日本等也採取聯合行動,其中美國利息在上周五更曾高見6厘,高於聯儲局的目標利率5.25厘,歐洲的利息也曾高見4.13厘,經注資及穩定信心的情況下,息口已回落至目標利率以下。 

 筆者認為是次央行的行動既快且狠,而且各國齊心協力,似乎非常有默契,效果尤其顯著,除了穩定投資者信心外,更促使利率回到目標水平,為市場提供充裕的流動資金,不致出現資金緊絀的情況。

  今次按仍可套現,只是價格大跌而已,筆者在此專欄已曾多次提出,鑒於金融市場現今的波動情況,源於金融市場的證券化及其他衍生工具發展,不少投資銀行或對沖基金透過證券化或衍生工具的倍數效應,投資任何賺錢的投資工具或機會,盡量爭取利潤;當獲利愈豐,投入的資金愈多,結果就如這次次按危機般或1994年美國政府債災拖垮了美國橙郡,一旦出現問題便爭相走避及未能套現,故投資工具的套現能力為首要的考慮因素,如長期資本及次按問題便考驗投資工具的套現能力﹔然而,若長期資本倒下,投資銀行必定首當其衝,並引發系統風險。

  次按風暴的成因乃投資銀行把次按證券化,並將風險分散於不同的機構投資者,如退休金、對沖基金及富戶等;所以不少投資銀行不像長期資本事件般有切膚之痛!對次按風暴的敏感性(Sensitivity)不高,後來不少投資銀行才驚覺本身也擔任不少對沖基金的主要證券商(Prime Broker),且利用衍生工具或運用槓桿比例投資不少資金於次按。為了降低風險,投資銀行唯有逼其服務的對沖基金降低槓桿比例,由於次按不能套現,對沖基金只把一些高套現能力的投資工具套現,如亞洲及中國股市等。

  全球央行在這一、二天已減少注資行動,日本甚至大幅抽出市場資金,足以證明市場短期信心似乎已漸漸穩定下來。其實全球債務衍生工具市值約400萬億美元,為世界經濟增長的7倍之多,會否因3大央行注資6000億港元便可解決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投資者及銀行已對其他借貸提高警覺及成本,對金融市場不利;加上次按固定利息周期約於本年10月屆滿,屆時浮息或再續固定利息一定提高,按揭供款者的負擔上升,樓價下滑對消費也不利,相信各位投資者對央行會否再次出手或聯儲局利用減息挽救經濟深感興趣,但聯儲局主席貝南奇的意欲卻似乎不大!

  東驥認為現在的問題仍不大,不論金融機構或個人投資均有不俗的回報,即使次按在包銷或個人投資出現損失,整體而言仍可獲利甚至大有斬獲!一如最近瑞銀公布其第2季業績上升了79%,但仍擔心若第3季市場繼續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第3季盈利便大受影響;假若次按引發信心問題仍未解決的話,對金融機構第3季盈利將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10月須提高警覺

  屆時潮水大退後,缺乏盈利掩飾次按的虧損,金融股股價將會大幅下調;加上個別投資者也可能遇到同樣情況,若股市不回穩,投資者爭相鎖定今年的利潤,避免虧蝕,一如1987年股災時,投資者一窩蜂式贖回潮可能重演,故不論機構投資者或個人投資,在10月份前後須額外留神及提高警覺。

  除美國外,全球央行不斷加息,如中國、歐洲、印度等,各地出現銀根由寬鬆轉為中性,息口走勢料進一步上升,對全球股市不利,但經過這次次按事件,各國央行尤其是歐洲會否停止加息?若美國有減息的機會,次按問題及樓按的影響則較長線,反而令央行不敢收緊短期銀根,對股市有利,情況有如1997╱98年美國股市不斷上升,雖然格林斯平評論股市為「非理性亢奮」,但因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風暴、1998年的長期資本問題及2000年千年蟲問題等,皆迫使聯儲局採取寬鬆政策,令納指不斷上升至5100點泡沫後,便大幅爆破並下跌至1100點,跌幅達8成!

  筆者傾向較為樂觀,尤其是亞洲地區、新興市場及中國等,因為經濟強勁,儲蓄率也偏高,消費信心不斷上升,如中國7月份消費信心便攀升至16.5%新高水平,所以不少審慎的投資者提出……「何必爭朝夕」!即須了解這屬反彈抑或真的見底?

中長線投資入市良機

  東驥認為當亞洲、新興市場、中國等股市能夠擺脫(Decoupling)歐美次按的問題,不再跟隨歐美股市的步伐時,情況一如A股般不受歐美股市波動影響,那便是投資的最佳時機;若美國聯儲局主席貝南奇能夠從善如流……開始減息也是確定全球股市大幅回升的時候!投資者暫時在選擇入市的時機比選擇股市或股票及基金對投資組合表現更為重要,尤其是美國須為1990至2007年(共17年)房地產大牛市及利率減至1厘付出代價,況且清理需時,更有利全球(尤其是歐美)資金流向亞洲、新興市場及中國等。

  相反,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言,這可能屬一個非常良好的入市機會,東驥認為宏觀經濟的條件仍良好,如中國、亞洲、新興市場的經濟環境良好,故美國經濟「抱恙」,其影響力已不如前。此外,企業借貸率不高或現金充裕,盈利情況不俗,若各大央行能夠盡力挽救信心危機,次按問題將不會變成系統風險及再加深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次按影響便可以局限於一定的範圍內!

  從微觀角度而論,必須了解企業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會否受到嚴重的影響,現在息差已擴闊,但最重要乃能否籌集足夠的資金,例如近日百仕通的一個新基金仍能集資217億美元。市場反應良好,證明風險基金仍可集資,但百仕通已屬優質的風險基金,若百仕通未能集資,那麼問題則非常嚴峻,反而須沽清手上的投資,故我們必須了解一般的風險基金能否繼續集資,儘管其集資成本略為昂貴,這也非常合理和正常。

  美元在周2晚上的短期息差已超越「九一一」事件,兌日圓回升至116.71!現在焦點是聯儲局主席貝南奇會否如格老般出手明快,抑或待問題不斷擴大!投資者須了解清楚才可決定,如情況跟格老在1987及1994年所犯的錯誤便糟糕了!

  至於對沖基金倒閉或暫停贖回只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卻非系統風險,但投資者現在似乎開始擔心每季買賣或每月買賣的對沖基金會否在8月中前因市況欠佳而爭相大幅贖回;若果真如此,投資者開始悲觀,筆者認為當極度悲觀的情況出現,這是長線投資入市或分段入市的另一時機!

中國股市通脹中再升

  最近中國L增加18%,7月份通脹上升至5.6%及7月份零售增長為6.5%,然而中國加息幅度遠遠落後於通脹,負利率的情況不斷擴大,有利股市及房地產投資,只要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企業盈利處於上升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中國A股及H股應可繼續創新高。

  東驥投資組合一周下跌0.41%,比預期的結果為佳,其中最大跌幅是霸菱東歐基金,跌了3.8%,ManAHL管理期貨基金也下跌了2.06%,這歸咎於2003年或「九一一」的低位逐步攀升至今,股市從未出現如此波動,上落幅度頗大,即使利用電腦操作的對沖基金也有慣性而未能即時改變程式,並出現大跌,如高盛對沖基金便須注資30億美元。由於股市現在大幅波動,須待方向明確後,投資組合才可以發揮表現,不過亞洲內需、基建、科技及各地如香港、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基金的抗跌能力應較強,並值得長線乘此機會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