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

漫遊費下調最遲4月1日執行

信產部、發改委批復執行“時間表”,分兩步走3月1日部分實施,4月1日惠及所有用戶

備受消費者關注的手機國內漫遊費上限新標準將從3月1日起部分實施。信產部、發改委昨日批復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手機國內漫遊費上限新標準的執行“時間表”,按照不同類別資費方案調整的技術難度,分別於3月1日和4月1日起執行。新標準即漫遊狀態下撥打電話每分鐘0.6元、接聽每分鐘0.4元。

  北京運營商承諾按時執行

  對於兩部委的聯合批復,北京移動和北京聯通均表示,嚴格按照政府的規定,雖然改造任務艱巨,但是承諾能如期執行。

  根據新上限標準的執行“時間表”:具體要求為,未選擇任何資費優惠方案即採用標準資費方案的手機用戶,國內漫遊通話費自2008年3月1日起,按不高於調整後的上限標準執行;因其他資費方案用戶涉及的計費系統改造和業務規則梳理等比較複雜,執行時間可適當後延,但不得遲於2008年4月1日零時起執行;個別資費方案如有特殊技術困難需要延期時,可以另行報批。

  兩部委同時要求兩家移動通信企業集團公司要督促各省級分(子)公司儘快按上述要求提出具體執行時間,報當地通信管理局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備案,並嚮社會公佈。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按照兩部委要求,運營商內部立即組織了資費方案清理、業務規則梳理和計費系統改造等各項準備。未選用任何資費優惠方案的標準資費用戶調整相對簡單,將按照3月1日起這一時間表執行;選擇了資費優惠方案的用戶,也將儘快調整到位。

  出現計費誤差將退款
  對於這次調整不能一次到位,分兩步走的原因,運營商方面也給出解釋,由於本次降低漫遊費上限標準的同時,還對漫遊狀態下的漫遊通話費和長途通話費進行了合併。

  對用戶端來說,只是資費標準的下調,但對運營商來說,意味漫遊狀態下的資費結構和計費原則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涉及各種資費優惠方案需要進行重新梳理,加上需要對各地計費系統及全網漫遊結算中心進行改造,涉及多個設備提供商和軟件系統。因此,對已選擇各種資費優惠方案的用戶,調整時間要長一些。

  據參與漫遊費上限方案制定的電信專家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介紹,由於漫遊費上限標準的變化導致運營商的計費系統將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改造後新的計費系統在投入運行之前,還將會與舊的計費系統並行幾個星期,在運行正常後才能和舊的系統進行交割。

  因此,在兩系統未交割前,出現的特殊情況如出現計費誤差等,運營商對此也有了具體的安排。運營商方面表示,此次計費調整的正式通知於今年2月13日下發,留給運營商的計費改造時間非常緊張,不排除有部分地區因特殊困難無法按照“時間表”執行。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運營商承諾在改造完成之前收取漫遊通話費高於新上限標準的部分將返還用戶。如果發生計費誤差,多收取用戶費用,經核實後,給予話費退還。

  然而,此前電信企業在一些地方推出的優惠套餐,其漫遊費的價格已經低於新的上限標準。很多用戶擔心有電信企業會借機取消原有的優惠將漫遊費抬高至調整後的新標準。

  兩部委2月25日已就此發文明確,現行資費方案中,國內漫遊狀態下的通話費高於上述標準的,由有關電信企業按照上述標準降低;低於上述標準的,不得借機漲價。

  加劇固話分流趨勢

  由於新的上限標準價格比原來的價格降低60%以上,調低手機漫遊資費,短期會使運營商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下降。中國聯通內部人士就曾嚮本報記者坦承,資費下調會影響經營業績。

  但市場分析,長期來看卻可以刺激使用量上升,從長遠而言ARPU會回升,對盈利有正面的影響。所以此次降價對香港和滬深股市的影響不大。

  電信業專家項立剛認為,中移動是漫遊費下調的最大受益者。從表面來看,由於占據移動通信大部分市場份額,中移動在此次漫遊費下調中損失最大,但是中移動卻是此次資費下調的堅定支持者。漫遊費下調對中移動盈利影響有限,但是漫遊費下調後,中移動卻可以從固網運營商吸引更多的固定用戶,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用較小的損失換來較大的收穫。因此中移動是漫遊費下調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新增用戶中移動的比例較高。

  不過,此次下調手機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將會進一步加劇移動電話對固話業務的分流。固網運營商的長途業務將會面臨一定的衝擊。因為原來長途費用較高,一些用戶漫遊到異地後,會利用固定電話撥打原所屬地,現在因為撥打和接聽費都大大降低,會有一些用戶為了方便選擇更多地使用手機。

招行累計發卡近2100萬張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陳雪 深圳報道  昨天,招商銀行(600036)攜手芒果網共同推出聯名信用卡,並同時宣佈,截至2007年12月底,招行信用卡總發卡量已近2100萬張,2007年年內累計消費金額已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

  昨天推出的聯名卡擁有招行信用卡與芒果網金卡的雙重功能。持卡人通過芒果網預訂酒店、機票、旅遊產品並使用芒果旅行信用卡支付,除可獲得芒果網金卡會員積分獎勵外,還可獲得招行信用卡雙倍積分獎勵。此外,雙方還為持卡人提供了超過萬家的特惠商戶折扣及200萬元人民幣的航空意外險。

  去年3月27日,招行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了“希望工程——招商銀行”專項體育慈善基金,客戶每成功申辦一張招行信用卡,招行將嚮該基金捐出1元錢;每成功完成一筆信用卡消費交易,則捐助1分錢。此後的11個月裡,慈善基金以每天捐助2個快樂體育園地,每月突破一個100萬元的速度迅速累升,截至2008年2月10日,累計捐款14,144,140.61元,預計可為942所希望小學提供整套體育器材。

平安高層回應“稅務稽查”:不針對、不影響再融資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平安(601318.SH)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梁家駒昨日表示,稅務總局對中國平安的稅務稽查並不是針對再融資計劃,也不會對再融資計劃造成影響。   梁家駒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稅務總局針對中國平安的稅務稽查確有其事,時間可能會從最近持續至7月。梁家駒否認此舉是針對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

  梁家駒是截至目前就再融資計劃公開發表意見的中國平安人士中級別最高者。

  昨日有消息稱,稅務總局突然對中國平安進行稅務稽查,突然檢查可能會使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至少推遲至7月以後。由於事情發生在中國平安3月5日即將召開股東大會之前,因此引起市場的猜測和聯想。

  梁家駒告訴本報,稅務總局去年也對部分保險金融企業進行過稅務稽查,對中國平安的稅務稽查計劃去年就已確定,中國平安也已對此進行佈置。

  在被問及稅務稽查是否會對即將召開的中國平安股東大會及相關決議投票產生影響時,梁家駒表示,由於相關工作去年就已確定,因此不會對這些問題造成任何影響。他稱稅務稽查結果不會存在大的問題。

  梁家駒表示,由於業務由各專業子公司經營,中國平安只是一個控股概念,因此接受稅務總局檢查的將為中國平安各專業子公司的全國分支機構,覆蓋面會較大。

  近期滬深股市對再融資消息極為敏感,多次出現有傳出再融資計劃後相關個股跌停的現象。有觀點認為,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有可能縮小規模或延遲。

  梁家駒表示,中國平安的再融資活動會按原計劃進行。如果股東大會通過再融資計劃,中國平安將選擇最合適的時機付諸實施。他未對再融資計劃通過的可能性作個人判斷。

  中國平安昨日收於70.00元,下跌2.53%,為保險股中跌幅最大者。中國太保(601601.SH)和中國人壽(601628.SH)昨日分別報收34.91元和37.89元,分別下跌1.72%和1.99%。

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招行去年非利息收入占比24%

王春霞   剛剛過去的2007年被稱為銀行理財元年,在經過2006年的預熱後,無數的儲戶從單純的存款者變成了股民或基民,更有人開始涉足海外市場或高風險的私募股權投資,招商銀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劉建軍稱之為“老百姓理財意識的覺醒”。   按照劉建軍的觀點,理財意識覺醒的客戶,開始學習在不好的市場環境中尋找高於定期存款收益的投資渠道。

  數據顯示,招商銀行2007年非利息收入在總利潤中的占比達到24%,這部分收入包括代銷基金、保險產品手續費,銷售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和管理費用等。去年,招商銀行中間業務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源於資本市場的火爆,隨滬深股市在今年的調整加劇,包括基金及理財產品在內的財富管理的總規模很可能縮水,最終影響銀行賺取手續費。

  “非利差收入是多元化的。不能把收入來源完全寄托於資本市場,今年理財產品在數量上可能有所下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風險不大、收益穩定可預期的。”劉建軍稱。

  他表示,雖然資本市場的變化使某些類型的產品銷售出現問題,但是因為整體理財市場的擴大、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和監管的放鬆,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地理財工具和產品。例如,更多地關注債券市場和票據市場。“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也越來越廣。”

招商銀行躋身第一大流通市值股

 時報訊 今日,招商銀行25.32億有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招商銀行流通股本將從47.11億增加到72.44億股,流通股本規模增長幅度高達53.75%。

  昨日招商銀行報收30.36元,漲0.58%。以昨日的收盤價計算,招商銀行今日將取代興業銀行,成為滬深兩市第一大流通市值權重股,流通市值將從1430.39億元增加到2199.23億元,流通市

值將比興業銀行超出500億元。這樣,銀行股在以流通市值加權的成份指數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高。

招行獲中國最佳銀行類金融公司

【記者徐思佳北京報道】記者日前獲悉,招商銀行在國際權威財經雜誌《歐洲貨幣》(Euromoney)2007年度亞洲最佳管理公司評選中,獲得中國區最佳銀行類金融公司第一名,亞洲區最佳銀行類金融公司第三名的稱號。

《歐洲貨幣》一年一度的亞洲最佳管理公司的評選,是備受矚目的國際評選活動,旨在推動亞洲公司的國際知名度,並增進世界其他地區跨國公司與亞洲企業的合作。此評選活動每年都受到世界各地政要的高度關注,評選結果會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嚮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企業公佈。

本次亞洲最佳管理公司評選已是第七屆,深受資本市場重視。今年評選共有125位來自亞太地區主要投資銀行的基金經理及分析師參與評比。他們根據各公司的管理層素質、財務透明度、公司治理等指標投票評選出亞洲最佳管理公司。

全國壽險保費一月增近八成

股票、基金跌勢難改股市資金回流保險業跡象明顯

去年以來持續火爆的股市不僅令銀行儲蓄大搬家,而且也分流了保費,而近期股市的反覆深幅振蕩,股市資金回流保險業跡象明顯。

近日,壽險業2008年“開門紅”的消息頻頻在業界盛傳。記者近日獲悉,僅在廣東省(不包括深圳),1月份的保費增速就在119%,而全國增幅則創下了同比增長近八成的“奇跡”。

本報記者史麗萍

廣東壽險保費同比翻番近期上市保險公司相繼公佈的首月保費收入顯示,2008年1月的保費實現了“開門紅”,平安人壽1月份保費同比增長42.86%,而中國太保的公告也顯示,今年1月,太保壽險保費同比增長高達84%。

中國人壽目前尚未公佈1月份的業績,但記者從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獲悉,該分公司1月份保費收入30億元,同比增幅86%,業內人士預計中國人壽的整體增速應不低於30%。

一份尚未被保監會公開披露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8年1月,全國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高達60%,達到1064億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呈現高達77.87%的同比漲幅。據透露,全國大致有13個省市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廣東省1月份的保費收入達到了76.13億元,同比增長119%。

基金遇冷銀行熱衷賣保險

對於1月份壽險業的“輝煌成果”,不少業內人士都將其歸因於銀保業務的快速增長。而記者在部分銀行網點也看到,在去年股市火爆時,一度被銀行塞到大廳角落的銀保宣傳畫冊又被擺到了顯眼的位置。而從1月份保費結構看,銀行渠道增速也比較快。如在廣東省內,中國人壽銀保業務1月份同比增幅在120%以上,而新華人壽的銀保業務增幅更是高達300%。

而銀行對銀保產品態度的變化也是促使保險銷售加速的原因之一。據分析,受資本市場深幅振蕩的影響,近期基金銷售遇冷,“基金賣不動,銀行推動保險的力度就加大了,市民投保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據透露,不少銀行近期更是加大了對工作人員銀保業務考核力度,而部分銀行分行已接到來自總行下達的最新指標,要求其提高代銷保費的增長率,以抵消代銷基金收入銳減對其中間業務貢獻的影響。

股市資金回流保險業

而今年以來的股市的持續低迷,也是造成資金回流保險市場的原因之一。去年底開始的股市振蕩,讓很多投資者開始重新調整理財策略,從追求“高回報”開始重點關注“資金安全”,而股票、基金的跌勢,讓很多人

重新將目光轉向投資型保險產品。

據瞭解,大多數在去年4月份以後才推出投連險的保險公司,今年1月則借助投連而使保費連連翻番。如廣東某壽險公司1月份保費同比增長高達900%。而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有關人士也透露,在本為淡季的2月份,該公司一天的保費收入可達到五六千萬元,截至目前,2月份的保費增速已超過1月份達到了170%。

但業內人士提醒,不同的投資型保險,對資本市場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保戶承擔的風險也不同,提供的保障程度和保值增值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投保時應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保障需求而選擇。據瞭解,在不同的投資型保險產品中,投連險的風險最大,匹配100%的資產,一般設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連賬戶。而分紅保險的風險最低,保險公司需按照監管要求對其進行資產負債匹配,對進入股市的資金有上限要求。萬能險的風險居中,可以匹配80%的資產,設有保底收益。

中國移動今年8億美元擴充巴基...

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2008年中國移

動巴基斯坦子公司將繼續投資8億美元用於擴充網絡,目前公司擁有巴基斯坦市場7000萬用戶中的200萬,計劃今年年底將獲得市場份額20~25%。該國目前

共有6家運營商。

中國移動2007年以4.6億美元收購了巴克泰爾通訊公司(Paktel),成立新公司CMPak,中國移動擁有CMPak 100%的股份。中國移動集團當年嚮CMPak注資7億美元,擴展網絡的金額是4億美元,中興、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 、愛立信和 華為 在07年分享了GSM擴容合同。

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公司首席執行官為郭永宏,他原歷任河北移動副總經理、貴州移

動總經理。當地媒體表示,巴基斯坦消費者歡迎中國移動進入當地市場,這會給他們帶來新的產品促銷。2008年中國移動必須堅持成為主導運營商,巴基斯坦電信運營市場目前有6家跨國企業,根據市場競爭充分國家的經驗,排位前1~3名的運營商才有可能贏利。

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逼近3000萬

昨天,中國移動(0941.HK)與中國日報社共同宣布,將開通中國第一份中英文雙語手機報“手機報-China Daily”。   

中國移動下屬增值業務平台公司卓望科技執行總裁鄭朝暉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至此,中國移動的手機報合作伙伴已經增至100多家,用戶更是逼近3000萬大關。   

記者了解到,由於中國日報報業集團今年1月正式獲得了北京2008奧運會會刊的主辦權,因此,“手機報-China Daily”將首先面對奧運期間的外國運動員、官員、游客和商人,據中國日報社估計,在未來12個月內,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友人將超過300萬。   

手機報是中國移動從2005年開始嘗試的一項手機增值業務,在與相關媒體達成合作之後,通過WAP以及彩信的方式嚮用戶傳遞信息。   據記者了解,在手機報開通的不到3年時間里,用戶增長非常迅猛,到2005年底,全國手機報用戶已經超過100萬,到2007年底,這一數字更是超過2000萬。   

在2007年底召開的奧運GSM會議上,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談到手機新媒體市場的發展前景。他表示,中國移動手機報的用戶已經超過中國任何單一平面媒體的發行量。   按照中國移動的規劃,無音樂、飛信、手機報、手機導航以及手機電視,將是中國移動未來一年數據業務的發展重點。

2008年2月26日星期二

電信重組至少需一年 奧運前不會大裁員

據香港媒體報道,分析普遍認為電信重組並非易事,具體落實至少需要12個月方可大功告成。換句話說,“吸客”速度愈來愈快的中移動,還有1年時間讓其盡情搶奪客戶,擴大市場份額

  “過去市場盛

傳的方案仍然是中移動收購鐵通、中電信收購聯通的CDMA資產及業務,聯通將剩下來的GSM資產和業務與網通合並。”嘉誠亞太電信分析師余淑雯接受采訪時指出,具體的重組方案在3月底兩會後公布的機會較大。

  對於電信重組所需時間以及重組的复雜性問題,余淑雯表示,重組涉及繁复的程序,包括分拆GSM及CDMA網絡、管理層及員工等,而四大電信商同屬國企,估計臨近奧運前不會大幅裁員,整個重組須時估計半年至1年左右。

  她又舉例:“部分發射塔同時包括GSM及CDMA儀器,單是將兩者分拆也需要很長時間,因此重組短期內對中移動的影響有限。”余淑雯又指出,分拆對重組後的新聯通挑戰很大,因為目前CDMA及GSM的使用率分別達到40%及100%,加上中電信具有較強的品牌,比較下中電信較易推出移動電話業務,但短仍然看好中移動及聯通,特別是兩家固網商將溢價嚮聯通收購資產及股份。

  法國巴黎證券的分析報告甚至指出,重組過程最長將達到18個月,單是將中聯通的CDMA客戶轉移至中電信也須在宣布重組的9個月後才能完成。

2008年2月25日星期一

手機漫遊費背後的博弈

編者按

截止到2007年底,中國的手機用戶已高達5.38億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在本地通話費用不斷大幅下降的同時,手機漫遊費卻一直下降緩慢。有人認為應該盡早取消,有人表示只能逐漸降低。這明顯是一場博弈,不僅是消費者與運營商的對壘,同時還是各運營商之間的利益博弈。

經過一年的醞釀,在1月22日舉行了一次神秘的聽證會後,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於2月13日正式宣佈調整移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的上限標準,調整結果為主叫(即撥打)和被叫(即接聽)差別定價,其中主叫上限標準定為0.6元/分,被叫上限標準則降為0.4元/分。 雖然飽受質疑的手機漫遊費沒有像廣大用戶期待的那樣被取消,但畢竟還是在逐漸接近人們的心理預期。不過,纏繞在廣大用戶心裡的結並沒有打開,漫遊成本的不公開、中國移動的暴利以及電信壟斷體制等未盡事宜仍讓公眾鬱悶難平。成本破解遭遇專家不作為

上世紀90年代初,郵電部門依據《關於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開始嚮手機用戶收取漫遊費。隨電信網絡迅速發展與完善,信息產業部嚮運營商下放了漫遊費的自主定價權,但只能降不能升。

根據新浪網的調查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測算,目前使用漫遊的手機用戶占到手機用戶總數的20%左右,高昂的漫遊費讓廣大用戶痛苦不堪,但又奈何不得。

盡管職能主管部門也鼓勵取消漫遊費,但一直雷聲大雨點小,在廣大用戶看來,這未免有作秀的嫌疑,而漫遊費始終不能下降的理由卻是漫遊存在成本,且很難計算。中國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近期表示,漫遊費的成本計算非常複雜,包括設計建設成本、服務功能成本、設備維護與更換成本。由於移動網絡一直處在動態中,又因網絡的不斷擴容及各地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設計建設的成本就非常高。另外,隨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各項服務功能的成本計算越來越複雜。

然而,在很多手機用戶看來這完全是托詞,因為有人認為,漫遊費的成本就相當於發一封電子郵件的成本,更有消息說,漫遊費的成本僅為4.8分錢,這也是廣大用戶認為取消漫遊費的最重要理由。有網友表示,有專家曾在新浪聊天時就明確表示知道成本,但就是不予公開,專家的不作為也就成為了廣大用戶懷疑漫遊費存在暴利的主要證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律師表示,對於漫遊費成本,公眾享有知情權。對廣大手機用戶而言,信息的極度不對稱讓他們成為了弱勢群體,而作為電信通訊專家顯然應該更多站在手機用戶一邊,可是,部分專家卻在利用話語權與專業背景來蒙蔽手機用戶。

新浪一位參與調查的網友認為,從現行的通訊套餐來看,漫遊費均低於現行標准,甚至為零,因此取消漫遊費絕對可以做到。再者,運營商既然能想出各種花樣讓手機用戶多消費,就能算清漫遊費的成本。

據透露,漫遊費已成為各移動運營商的主要暴利收入來源,在中國移動表現得尤為明顯。漫遊費成就中國移動暴利

作為可以自主制定漫遊費收取標準的電信移動運營商,最大的兩家企業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自然成為了廣大手機用戶矚目的焦點。中國移動2006年的年報顯示,總收入2953億元,上半年淨利潤達379億元,同比增長25.7%,超過了多家投行360億至374.08億元的預期,增幅也高於市場預期的19%-24%,平均每天淨賺高達2億元。與中國移動的迅猛增長相比,中國聯通則呈現了下滑的態勢。中國移動進入了“強者恒強”的循環狀態。

用戶總數量接近4億的中國移動具有明顯的網絡規模優勢,由於壟斷在手,不管市場怎麼變化,中國移動似乎都心中不慌,而且更有“沒事偷樂”的暗喜。因為,不管漫遊費怎樣變化,得利的都是中國移動。取消了漫遊費,其他運營商將更加無法與中國移動競爭,用戶將大批投戈至中國移動麾下。如果不取消漫遊費,中國移動仍可穩獲這筆豐厚的利潤,甚至是暴利。

盡管前段時間中國聯通副總裁李剛否認了漫遊費是中國移動暴利的主要來源,但據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06年的漫遊費收入卻高達500多億元,占到總收入的六分之一還多。

很明顯,中國移動因為壟斷優勢而獲得了暴利,但卻沒有因為獲得了暴利而回饋廣大用戶,這也是廣大用戶詬病中國移動的一大主要原因。中國移動內部員工透露,由於目前中國移動的收入基本由自己支配,這使得中國移動的員工待遇普遍高於其他行業,最高甚至達到10倍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中高層員工的福利待遇更是令人吃驚。

堅持平衡產業、反對取消漫遊費的信產部官員表示,中國移動的“一家獨大”明顯對其他電信運營商構成了很大威脅,如聯通、網通等,尤其是固話,在中國移動的衝擊下,固話的市場也正在大幅萎縮。以聯通、固話為代表的“弱勢群體”為了自己的生存,只能儘量阻止漫遊費的降低,從而默認中國移動繼續獨食暴利。看來,如此不均衡的產業生態,蘊藏極大危機,以降低漫遊費為契機,一場風傳許久的電信重組即將展開。電信重組暗中角力

鑒於電信市場上幾大運營商利益分配的嚴重不均衡,主管部門有意進行行政幹預,以達到儘量平衡發展的目的。信息產業部一位官員對此表示,中國電信市場的整合主要還是應對WTO開放的需要,提高國際競爭力,而此次漫遊費的降低也正是電信重組的其中一步。

其實,電信重組的傳言由來已久,最近,又有消息表示,中國聯通將與中國電信合併,中國移動與中國網通合併,而中國鐵通和中國衛通回歸行業通信領域,同時,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聯合的公司獲得兩張移動牌照,中國移動與中國網通聯合的公司仍獲得一張移動牌照。

移動牌照是一個香餑餑,電信重組從另一方面來講也可以說是對移動牌照的爭奪。其中電信與網通剛剛獲得新的移動牌照,已經成為全業務運營商,因此可能率先進行重組。有業內人士表示,二者如能順利重組,將完全替代羸弱的聯通,對抗衡中國移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為移動業務的鐵杆老大,中國移動自然也不示弱,誓言近期就會獲得固網牌照,進軍固話市場,成為第三個全業務運營商,這對中國移動來講就像如虎添翼。

長江證券研究員陳志堅表示,此次漫遊費的調整,對移動運營商更有利。專家所言不虛,江湖傳言“聯通拆分”的消息已多年,但作為第一個全業務運營商,移動業務不僅大大遜色中國移動,就連固話業務也幹不過中國鐵通,目前的中國聯通步入虧損的尷尬境地。如今,中國聯通更像一個各大運營商相互博弈的棋子。

現在看來,在這場遠不能結束的角力面前,漫遊費的下降更像一支小小的催化劑。

2008年2月23日星期六

中國人壽籌建經紀公司擬進入保險中介市場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保險經紀業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曆程,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中國人壽正在籌建一家保險經紀公司,進而彌補其在保險中介領域的空缺。

據第一財經日報2月22日報導,走上“快車道”的保險經紀業,讓保險業巨頭中國人壽)怦然心動。《第一財經日報》從有關管道獲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正在籌建一家保險經紀公司,進而彌補其在保險中介領域的空缺。

據了解,這家正在籌建中的保險經紀公司擬名“國壽安全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壽保險經紀”),由中國人壽與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聯合發起成立,總部設在北京,中國人壽黑龍江分公司原總經理楊家泉擬任總裁。

中國人壽在保險領域的佈局已基本覆誧髡芋A但對於保險專業中介領域一直未曾涉足。早在2003年,新華人壽率先涉足保險經紀業,成立了首家由保險公司發起成立的保險經紀公司, 中國人保旗下亦有兩家保險經紀公司中盛國際保險經紀和中人保險經紀。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保險經紀業經歷了從蜂擁而至、全面虧損、結構盤整等之後,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曆程,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高。2005年,保險經紀機構全行業首度實現盈利,去年則創出歷史最好水準,全年實現盈利22,053萬元,同比增長104.74%。

對於設立國壽保險經紀,中國人壽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國內保險市場分工細化,經紀公司可承擔保險公司的“銷售”弁遄A為用戶進行風險評估、制定保險計劃、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用戶索賠等。既保護了被保險人的利益,又解決了市場誤導行為,是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人壽也非常看好這個市場。

隨著保險經紀市場的日漸成長,市場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一些大型保險公司開始主動尋求與中介機構合作。保監會發佈的中介市場報告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保險公司尋求與保險經紀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經紀公司。此外,保險經紀公司的用戶群也發生了新變化。一位保監會中介部人士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保險經紀公司過去主要為法人機構服務,現在隨著中高收入人群保險需求的增強,保險經紀公司也開始將個人用戶特別是中高收入人群作為目標用戶。

?壽保險經紀擬任總裁楊家泉有近30年的保險從業經歷,在保險業人脈廣、噢銌`厚,在其任職黑龍江分公司總經理期間,黑龍江分公司僅用一年時間即從後進者躍升為第八位,並被評為國壽系統3A級公司。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楊家泉對各業務領域非常熟稔,管理經驗豐富,有望迅速打開中國人壽經紀業務的局面。

2008年2月22日星期五

龐寶林寫accumlator

金融機構「缺水」不利後市


  雖然股市在豬年年底大幅返回合理水平,但豬年整體投資市場回報不俗,即使去年年底股市大震盪,本港房地產市場仍大幅上升,加上一般薪酬增幅理想,在這個財富效應下,港人今年派利是較從前慷慨矣!大家不妨看看子女們今年的利是錢與去年比較便可知一二。  相信今年內地人士互相派利是必定最豪爽,一來內地人士派利是一向較港人慷慨,這源於中國經濟正在起飛,信心指數飛升,內地A股及房地產價格在2007年大幅上升,財富效應自然也較香港大;二來因為人民幣升值,筆者派100港元利是,但收到100元人民幣的回禮,也可賺取率差額!這解釋為何全球資金蜂擁至中國,單是人民幣升值這因素已協助投資者「坐和望贏」。投資者更可以把資金投放於不同投資工具或渠道,如債券、股市、房地產等。   

次按拖累對沖基金被迫沽貨  由於信貸緊縮,加上金融機構不斷增加撇賬,估計因次按的已知損失約1750億美元,相信實際數額可能更大,達3000至4000億美元。換句話說,金融機構現在低估了1250億至2250億美元,所以股市危機仍未度過。  

金融機構出現「水源短缺」(缺乏資金),投資銀行大幅減少對對沖基金的借貸,對沖基金唯有減低槓桿比例及沽貨,拆倉潮之路也很漫長。投資銀行不但擔心其資本與借貸比例不符合規定,部分對沖基金的表現也差勁,如高盛的Global Alpha Fund去年下跌達39%;部分對沖基金也因次按引致大幅虧損,如倫敦的CSO基金,投資者為免損失,紛紛爭相贖回。部分對沖基金隨即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內憂者:投資銀行減少對沖基金的借貸,外患者:投資者爭相贖回。總而言之,對沖基金不但缺乏新的資金,還須沽貨。  經過新興市場與歐美市場脫或不脫的爭論後,最終因美國可能出現經濟衰退而不能脫,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增加,對沖基金的拆倉潮仍連續不斷,除了對沖基金減少外,因為金融機構增加撇賬,愈來愈多CDOS、CDS、SIVS、ABS、TOBS、ABCP等投資工具接連出現問題,金融機構已不能透過這些投資工具集資,流動資金因而大幅減少,對借貸及金融市場不利。    

另一方面,近期不少主權基金出師不利,從短期而言,在美國及中國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相信他們將減少出擊或瞄準目標後才採取行動。即使中國新推出的QDII基金亦因早前幾隻QDII基金表現不濟,令集資難度增加,也不利香港及亞洲股市的流動資金。上述各種情況均顯示流動資金現正減少。   

累股票據平倉股市難升  

據荷蘭銀行估計,市場已發行的累積股票合約票據(Accumulators)金額高達432億美元(約3370億港元),約佔現時本港結構性產品市場80%(市場總值為540億美元),估計當中約80%仍未平倉;若股市再次下跌,平倉量將更多,也令股市跌勢加劇及增加市場波動。  筆者不少客戶過去曾在私人銀行投資累股票據,並且獲利甚豐,他們常常津津樂道。但他們近來卻與筆者研究如何止蝕,因為不少客戶以累股票據形式持有超過一隻股票。例如其中一位客戶以中石油(857)在14.67元行使價購入中石油的累股票據,他便需要每天買入一千股中石油,還要加倍購入,年期為一年半;在去年9、10月,中石油股價上升至19元,他當然非常高興;但以中石油現價11.72元計算,較14.67元的行使價還要低20.1%,若他現在止蝕的話,便要虧本140多萬元。故此近期股市不能上升,乃歸咎於這些累股票據不斷平倉所致,本欄明天將為各位讀者詳加分析。  與近期股市比較,累積票據及目前流行的ELN、ELI等大多下跌,市場便出現Decumulator的產品,即在任何情況下均可獲利的投資工具或渠道,故投資者須審時度勢。   

科索沃獨立短期有利東歐  近日科索沃宣布獨立,有利東歐股市發展,故上周反彈最多的基金大部分屬東歐【下表】,並不是拉丁美洲及亞洲等,出乎一眾投資者意料之外,這歸因於歐美國家的基金經理看好科索沃獨立,認為此乃民主的勝利,因而看好股市,其情況跟1989年六四事件前的港股有些相似,但這可能屬短期的樂觀而已,中長線則須注意俄羅斯等反對國家會否採取行動(如軍事行動、制裁等)或發生其他動亂。

  科索沃獨立必然影響巴爾幹半島的勢力平衡,猶記得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就是源於巴爾幹半島——Assassination of Sarajevo,斯拉夫民族主義抬頭會否產生另一個中東?各位投資者宜注意東歐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項因素,持有東歐基金者可以考慮在高位減持。  

東驥投資組合一周升1.76%  全球大部分股市上周顯著上升,東驥投資組合一周上升1.76%,其中上升幅度最多為景順亞洲棟樑基金,達6.79%;其次為景順中國基金,上升幅度也有6.74%;接為荷銀巴西基金,上升約6.26%。下跌的基金包括:Man AHL管理期貨基金下跌0.66%,惠理價值基金亦下跌0.55%。由於現在持有現金佔組合28%,所以在周三以5%現金買入即將在周四暫停認購的寶源農產品基金,可見此基金必定反應熱烈,並且認購踴躍才封盤。

  2008年至今獲利的基金不多,包括受減息刺激而上升的債券基金、泰國基金、印尼基金、黃金基金、農產品基金、商品基金、世界礦業基金、管理期貨基金及對沖基金等,閣下的基金組合是否選用上述基金為核心投資,再配合不同時間及捕捉不同的投資機會,靈活地轉換較進取或突集中的基金,如3月底前買入台灣基金、第二及第三季投資於中國基金、科技基金等。投資者不妨與你的投資顧問聯絡,適逢鼠年開始,投資者宜重組投資組合。 一周十大升幅基金以東歐為主

中移動倫敦設總部擬擴張歐洲業務

⊙本報記者 張韜   

  中移動對海外市場的擴張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昨日,中移動集團在倫敦開設其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部,目標是向海外華人銷售服務。中國移動正在考慮其多個備選方案。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全球最大的移動電話運營商中國移動正考慮在歐洲進行擴張。

  中國移動英國代表處首席代表Henry Ge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移動將重點關注三個領域:新興市場;希望與祖國保持聯繫的海外華人客戶;以及“短期訪問市場”,其中包括商務旅行客戶和數量日益增長的中國遊客。

  中國移動此次進軍中歐、東歐和中東這些新興市場,可能使其面臨沃達豐和西班牙電話公司等西方運營商的競爭。沃達豐持有中國移動3.3%的股權。

  據悉,非洲和中東的新興市場是該公司今年的首要目標,中國移動正考慮在歐洲建立一個虛擬移動網絡。

  不過,Henry Ge同時還表示,中移動試圖實現自主增長的努力可能進展緩慢,需要耗時多達5年。中移動希望與具備管理強大網絡能力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中移動並不需要收購一家本土公司來獲得英國業務牌照。

  分析人士指出,Henry Ge特意提到的中移動並不需要收購一家本土公司來獲得英國業務牌照的說法與中國移動首席執行官王建宙王建宙的言論達到了一致。雖然中移動一直致力於開展海外市場,但在海外並購方面,中移動一直採取謹小慎微的態度。

  日前,王建宙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預期全球股市的調整將會持續,中國移動有可能利用這一機會進行收購。股價的持續下跌將帶來收購機會,他認為公司估值的下降使中移動能夠進行更多的收購。中移動對於新興市場密切關注,可能會收購亞洲其他市場的一些小型競爭對手。

  據悉,到目前為止,中國移動是中國唯一進行過海外並購的運營商:2007年,中國移動以2.8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巴基斯坦電信公司Paktel的控股權。在此之前,中國移動曾於2005年競購巴基斯坦電信,2006年,又以53億美元的價格競購米雷康姆公司(Millicom),不過這兩次收購均以失敗而告終。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今年地產市場“冰火兩重天”

“中國2008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應該是‘冰火兩重天’,那些和經濟保障性住房同一檔次、同一價位、同一區域的商品房是冰;而遠離這些檔次、區域、戶型、品種的房子將會繼續火爆。”針對日前國家針對保障性住房所出台的一系列新政,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對《第一財經日報》判斷說。他還嚮記者透露,根據其最新行程,“兩會”之後,也就是3月份他將正式赴台灣地區考察當地投資市場。   

雖然北京市限價房政策已經塵埃落定,但是,根據潘石屹的判斷,要解決中國居民的住房問題,不能僅僅靠“蓋新房子”。

  “如果都指望每年的新房子,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如果政府多一些努力,這種矛盾可能會緩解一些。”潘石屹說。還可以採用的一個辦法是:充分把舊房子、二手房利用起來,加快它們的流通,這樣就會增加房子的供應量。同時,也會讓城市房屋的空置率降下來。

  從現在的政策形勢來判斷,潘石屹認為:“今年的市場,對那些佔有大量土地但缺少現金的房地產公司來說是冰,因為他們資金短缺,又趕上銀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及政府‘兩年不開發的土地要無償收回’的政策;但對那些有資金實力的房地產公司來說正是發展的好機會。”潘石屹說。

  同時,對於其之前提出的萬科降價是要“清理門戶”的說法,潘石屹解釋說:“萬科一直以來認為中國房地產一大問題是開發商太多,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質量也難以保證,清理門戶是市場經濟競爭的必然,是對開發商優勝劣汰的過程。沒有萬科最近一系列的言論和行動,這種優勝劣汰的過程也會進行。但就目前大的宏觀經濟形勢來說,萬科的做法加速了這一過程。”

  接下來,潘石屹一項重要的計劃便是去台灣地區考察當地房地產投資市場。潘石屹對記者透露,原計劃有8個人在本月25日一起去。但前天晚上香港鳳凰衛視集團劉長樂主席給他打電話,說其中一位團員的簽證要推遲,緊接他還要參加全國的“兩會”,所以這次訪台的時間將被推遲到“兩會”之後。

  潘石屹對記者明確說:“我在媒體上看到台灣方面非常熱情地歡迎我們去,我想等我們這個團里面所有的團員辦好有關手續後,3月份我們就可以去了。”

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

馬明哲釋疑再融資用途 最終融資額或為12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包括董事長馬明哲在內的中國平安(601318.SH)高層團隊日前兵分京滬兩路,集中拜訪當地各大基金公司,意在向後者初步解釋備受市場質疑的「天量」再融資用途等,稱所籌資金將投資與中國平安主營業務相關、具有良好成長性和能帶來協同效應的項目。

  本報昨日致電中國平安投資者關係主管金紹梁求證此事,金紹梁以出差在外為由未予回答。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由馬明哲帶隊,中國平安總精算師兼總經理助姚波、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萬放等組成的團隊,

日前集中拜訪上海多家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另一隊中國平安高管則前往北京拜訪當地各大基金公司。出訪主要目的是介紹中國平安戰略構想、闡述壽險業務對於中國平安的重要性和初步解釋「天量」再融資的用途。

  中國平安在與基金公司溝通時表示,最終的再融資額可能包含約800億元的增發和約400億元的分離交易可轉債,與之前所說的1600億元有出入。中國平安高層稱,再融資計劃的出台正好碰上股市回調,出現如此大的負面影響出乎意料。據悉,中國平安曾考慮過多種融資方式。

  根據1月21日的公告,中國平安增發不超過12億股A股,發行價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均價或前一個交易日均價。中國平安1月18日收於98.21元,截至1月18日(含)的20個交易日均價為105.27元。按此粗略計算,若足額認購,中國平安增發融資額約1200億元,加上不超過412億元分離交易可轉債,中國平安再融資額將達1600億元——這也是備受市場質疑的中國平安再融資1600億元之說的由來。

  再融資公告發佈後,中國平安股價應聲下落,昨日收於74.44元,較1月18日收盤價下跌24.20%。中國平安昨日的均價為74.87元,截至昨日(含)的20個交易日均價為78.82元。按此粗略計算,若足額認購,中國平安增發融資額將「縮量」至898.44億~945.84億元。

  根據公告,中國平安再融資將用於充實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和(或)有關監管部門批准的投資項目,但公告未說明具體投資項目,由此引來相當多的市場質疑。

  中國平安在和基金公司的溝通中透露,所籌資金的一個重要用途是收購境內外優良資產,雖未透露具體目標,但表示將選擇與中國平安主營業務相關、具有良好成長性和能帶來協同效應的項目。中國平安將目前被低估的境外金融服務企業分為兩類:一是受次貸衝擊很大的企業,二是受次貸牽連但本身並無太大問題的公司。據悉,中國平安未透露收購項目的淨資產收益率,但表示收購項目的內部收益率不低於15%。

  對於所籌資金用於充實資金本,中國平安解釋稱,在淨資產規模方面,其和中國人壽(40.20,-0.69,-1.69%,吧)、中國人保均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中國平安旗下養老金公司在全國鋪設網點需要相當大規模的資本金支持,並且著重提升企業年金業務是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亮點。

  據悉,中國平安的相關收購項目正在進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境外機構可能進入其收購團隊。

  中國平安的再融資方案將在3月5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審議。

700億巨資將投入4G計劃

2015年後或可實現商用,目前演進路徑未明朗

國家將投入700億至800億元巨資研發4G科研方案,TD的長期演進技術將在其中占據最重要地位。記者日前獲悉,即將啟動的國家4G科研計劃為期長達15年,清晰勾勒了中國移動通信技術從第三代(3G)到第四代(4G)的演進道路,其結局勢必影響中國甚至全球4G版圖。

國家財政投入將達200億

據該項目負責人透露,國家對此重大專項非常重視,除國家財政投入的200多億元人民幣之外,還計劃組織參與專項的企業投入資金500多億元,總投入規模將達到700億~800億元人民幣之多。這一數字將遠遠超過中國過去在3G標準TD-SCDMA上的投入。

對此數據,信產部相關人士稱,對於4G方案中將選擇何種路徑進行重點研發,信產部方面表示是“國家機密”,不肯輕易表態。信產部電信研究院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志勤只表示,4G發展還需很長時間,“2015年後纔可能商用”。信產部部長王旭東早前曾透露,4G研發項目將會由信產部具體負責實施。政府可能將資金直接投入以企業為主體的實驗室,以讓有能力的企業真正參與到這一大研發項目當中來。

移動傾向WCDMA方案?

據消息人士透露,早前中國移動曾提交了4G演進方案,但方向含糊,並未明確選擇由WCDMA嚮4G的演進或是TD的演進。

中國移動還是傾向於WCDMA嚮HSPA、再到LTE的演進路線。但是國家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支持自主標準。”某信產部人士如是稱。

事實上,信產部發展本土4G標準的決心非常明確。信產部科技司司長聞庫稱,我國計劃在2008-2009年之間嚮國際電信聯盟提交本土4G標準。本報獲悉,早前大唐、華為、中興均參與了前期4G技術方案的草擬工作,大唐集團為其中主力。據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楊毅剛透露,大唐電信已經完成了4G標準的技術方案起草工作,4G關鍵技術的系統驗證也接近尾聲。

去年,我國第一個4G試驗網已經在上海通過了科技部863信息領域組織的驗收。該系統可以在高速移動環境下的信息傳輸速率達100Mbps,將現有移動通信技術的傳輸效率提高了近10倍

中國證券報:漫游費下調或是電信重組信號

手機漫游通話費上限標准方案終於公布,在充分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最終選擇了“四六方案”,即主叫上限為每分鐘0.6元,被叫為每分鐘0.4元。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上限標准對兩大移動運營商營收影響有限,但勢必使得移動對固話的替代趨勢更加明顯,固話運營商市場競爭力更顯弱勢。漫游上限標准的出台無疑使目前的運營商失衡格局凸顯,而通過電信重組,形成幾家同時經營固話與移動網絡的全業務電信運營商,則可以有效解決運營商實力懸殊、競爭弱化等問題,此次漫游資費下調或將成為電信重組即將啟動的信號。

  漫游資費方案公布以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大運營商的股價均沒有大幅波動,主要原因就在於,市場認為此前公布的兩套方案對移動運營商不利影響有限,而最終公布的方案也在運營商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有研究人員就指出,此次漫游資費改革其實早在兩大移動運營商預期之中,此前通過不斷推出資費套餐,他們已經將實際資費降至遠低於上限標准,以避免新漫游資費標准嚴重影響公司業績進而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形象。   

截至2007年中期,兩大移動運營商每分鐘的實際資費水平已不足0.2元,主要就是因為雙方迫於競爭壓力不斷推出各種套餐所致。而因為移動話費的下降,其性價比更高,對固定電話的替代趨勢也愈發明顯,電信行業格局也進一步失衡。   

信息產業部日前發布的數據就顯示,移動電話用戶在電話用戶總數中所占比重已經超過60%,2007年全國固定電話用戶更是減少了233.7萬戶。這是40年來全國固定電話用戶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   

以各運營商2007年中期業績來看,實力差距更為明顯:中國移動淨利潤達到379億元,分別是同期固話運營商中國電信淨利潤的2.8倍、中國網通的5.6倍。固網運營商在面對移動的競爭時,日子顯然並不好過,但同時在移動內部,兩大運營商之間也實力懸殊。中國移動銷售收入是聯通的3.4倍,淨利潤則是後者的17倍,兩者已經不在一個重量級了。在這樣的現實下要想實現充分競爭,談何容易?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新漫游方案時也表示,今後要進一步推進電信體製改革,解決現行電信企業之間的發展不均衡問題,促進競爭。而此次漫游費下調,最終也將加劇中國移動的壟斷局面,從有關方面推動漫游費下調的決心來看,不排除未來會加速電信行業重組,以對沖漫游費下調的影響,這同時也加強了市場對重組進程加快的預期。   

一直以來,國家對電信行業監管的出發點是營造良性的競爭格局、促進電信市場快速發展。而當前的問題則是,移動運營商一家獨大並使得行業格局明顯失衡,電信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此次漫游資費新方案或許將成為新一輪電信改革的前哨

漫遊費調整對電信企業的影響

漫遊費不可能完全取消,但仍有下降空間。由於我國各地經濟水平、用戶承受能力和資費水平差異巨大,目前貧困地區手機業務量小、單位成本高,但考慮消費者承受能力,本地通話費水平低於經濟發達地區。

電信企業利用經濟發達地區的利潤對貧困地區進行了一定補貼,完全取消漫遊費將導致客戶資源嚮低資費地區流動,最終導致同網同價。漫遊費可以為用戶嚮低資費地區流動設置壁壘,因此在國家貧困地區實施補貼的政策下,漫遊費不可能完全取消。但是鑒於手機漫遊的成本很低,根據電信資費改革的方向,漫遊費在電信業競爭失衡狀態有所改善後,仍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

中移動是最大的受益者。

從表面來看,由於占據移動通信大部分市場份額,中移動在此次漫遊費下調中損失最大,但是中移動卻是此次資費下調的堅定支持者。如前面的分析,漫遊費下調對中移動盈利影響有限,但是漫遊費下調後,中移動卻可以從固網運營商吸引更多的固定用戶,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用較小的損失換來較大的收穫。因此中移動是漫遊費下調最大的受益者,而電信、網通則是最大的受害者;由於新增用戶中移動的比例較高,因此聯通的市場地位實際是在下降,因此漫遊費下調對聯通也不利。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樓市拐不拐?王石、潘石屹上海大論戰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種種蹟象表明,2008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注定會與以往有所不同。自從去年歲末地產界分化出“拐點”和“非拐點”的兩派觀點,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和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這兩大地產巨頭已延續了三個月的口誅筆伐。2月3日,“二石”在第一財經《頭腦風暴》節目演播室第一次正式面對面,進行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樓市大論戰。

  “二石”PK·大勢

  王石: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拐點

  這次拐點和以往拐點真的不一樣,它不僅僅是對房地產,我認為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拐點。從出口主導型要轉向一個內需型,從粗放的能源消耗型向經濟化、科技發展轉型。報紙上說,中國有60萬噸的面粉停在港口上,不是反傾銷出不去,不是質量問題出不去,商務部不發許可証。這是一個大勢,2008年是轉型第一年,預計未來3、4年之內中國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第一月份的國際情況很有意思,國內股市和國際股市聯動,這就是說全球一體化下面,中國經濟已經無法封閉了。

  整個的銀根吃緊,整個的宏觀政策,GDP從12%要調到10%,甚至最新的說法,吳儀在一個會議上說要調整到8%。你還會反彈,我認為不會了。對房地產的影響,2007年第四季度已經先在華南地區顯現出來。

  住宅不是一般商品,政府幹預有相當成分的。07年的24號文,進行低收入的保障住宅系統,這個保障系統政府比例多少,我想三、七是最起碼的,這個市場和原來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拐點非常重要。

  潘石屹:我是中間靠樂觀的

  美國的經濟出現蕭條,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致命的影響,因為中國發展動力的基本力量還存在,中國的生命力太強了。聖誕節我到英國去,英國一個做裘皮生意的朋友破產了,我說你怎麼就跟溫州人競爭不過呢?他說沒法競爭,那個成本我根本和他沒法比,溫州人為了降低成本,老板睡到倉庫里。如果說王總的觀點有點中間靠悲觀的話,我是中間靠樂觀。意味,我覺得房市不會出現拐點。

  第二點,中國經濟還是在健康發展,從長遠來看現在基數還非常低,整個增長是一個爆發型的增長,就是從12%降到8%,也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第三點就是城市化的進程,有幾億人要進城,對於房屋的需求非常大。

  “二石”PK·價格

  王石:房價上升遠超家庭收入

  一般理解拐點就是大升或者大跌;再一個意思就是從牛市到熊市,上升停止開始往下走,這兩個都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一個價格理性回歸。價格上升速度遠超過家庭收入,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就是現在緊縮的貨幣政策。2006年到2007年,突然出現房價上升的一個陡線,遠遠超過了家庭收入,政府講的時候是心驚肉跳。收入比例和房價比例到8就到一個極限了,06年是8%,07年是8.3%,很多中等收入者抱怨房子買不起了。萬科的價格都在調整,我們首先在兩個城市,接又在成都,馬上會在12個城市。萬科往下調15%,回歸到去年6月份是比較合理的。

  王石還用圖表分析說,住房庫存超過6個月就有危險,而中國16個城市中一半的城市住房庫存超過了6個月,市場消化力將影響到價格。

  潘石屹:樓市要拐必須地價先拐

  王總說出現拐點的時候,我說了兩點,第一點就是土地一定會出現拐點,因為土地拍賣出去的(能賣價),已經比周圍房價都貴了,這是不正常的,一定要回歸。第二點呢,北京四環之內的土地供應量不足20%,二環之內的供應量只有0.2%,大量的供應量是在五環之外。北京過去三年時間,價格從4000塊錢到8000塊錢的,佔了50%,從8000塊到5.7萬的,只佔了40%。所以我就得到一個結論,如果是要出現拐點,對北京這個特定城市,因為24號文件,這個保障性住房供應量的增加,在8000塊錢以下有可能價位要跌,而且跌的價位是非常大的

  潘石屹質疑王石的房價統計數據,他說二手房交易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房價常常比新房低很多,如果在城市房價統計中不包括二手房房價,是一個重要缺陷。

  “二石”PK·拐點論

  王石:我們是希望拐點到

  預期說什麼時候拐點到,還不如說我們是希望拐點到,因為我們想持續發展。我們不想看到美國的那種拐點,對於老百姓是一個重大打擊。中國東南西北,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周期,有的會下調一些,也可能還在補漲,但非理性的漲停止了,它一定是理性回歸。

  房地產市場里,85%還是我們所謂的大眾化住宅,過往的幾年里面,誰一直在不斷擴大它的投資屬性,不斷地去刺激,加劇這種供求的緊張程度呢?是他們的父親、母親、姐妹、兄弟、親戚,大家一起來把錢交給他,你趕快買吧,人家都說上海明天的房子,要跟紐約一樣了,要5000美金了。如果大家過度高估完成購房,到時候誰來買這麼高估值的房子?

  如果說過冬的話,我們確實在做過冬的準備,還告訴同行,這就是冬天,讓大家做好準備。如果同行都凍死了,萬科也留不在那兒。

  潘石屹:盲目拋拐點論,反而在加劇它

  我們面對的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變壓器,情況好的時候,市場的反應會更好,如果情況不好了,市場的反應就會更壞,所以我們出台的政策,或者一個言論,應該是像收音機的一個旋鈕,把這個東西緩衝一下,讓它平穩。盲目拋出拐點論,反而在加劇它。

  “二石”PK·買房

  王石:三四年後再買房

  擔心三四年內買不起房子的人,我建議等一等,三四年之後再買房。理由是如果中等收入家庭買不起房子,這個市場一定會有問題的。第二個,從性價比來講,我們的住宅質量三四年後會有一個很大改善。

  從本質來講,我覺得中國消費者相當的比例不應該是買房,是租房。在城市生活當中,漂泊狀態就是一種創業狀態,一種發展狀態。當然,三五年內不買房,不是說讓所有人不買房,因為人們不可能住到樹上去,而是讓消費者對未來有一個理性的預期。

  潘石屹:一定要買房子

  一定要買房子,買不起大房子,就買小房子;買不起貴房子,買便宜房子;買不起新房子,就買一個舊房子。買了房子才踏實,不管中國人的文化怎麼樣,要成家要有孩子,要父母長輩放心。當然消費也好,投資也好,量入為出,不要給自己負擔太重。

  據第一財經《頭腦風暴》台本整理

2008年2月18日星期一

老曹:Decumulator

  上周五美國路透╱密歇根大學宣布2月份消費信心指數跌至69.6(1月份78.4),代表美國消費信心踏入2月繼續回落。格蛇上周五休斯頓會議又講,佢話美國經濟已到衰退邊緣(上月佢只認為有50%機會衰退)。格蛇愈來愈肯定美國經濟將出現衰退,令上周五道指又再回落。美國經濟在放緩,除食物股同能源股有抗跌能力外,其他行業或多或少受影響。除非係高手,一般人熊市中損手爛腳機會十分大。至於time the market係專業投資者行為(美國,你擁有200萬美元或以上才算專業投資者,即唔計你住緊間屋及做緊生意值幾多錢,最少有200萬美元資金用作投資才叫專業投資者;美國《證券法》才容許你投資離岸基金、累股證、股票掛存款證等等)。近幾個月有人累股證上雞毛鴨血而欲告銀行及大行,相信贏面好細。除非你參加累股證前冇簽銀行所畀文件,以及有辦法證明自己唔係專業投資者(例如搵醫生證明自己智商有問題),不然都幾難告得入,因為香港《證券法》並冇上述規限,即閣下可以動用資金少於200萬美元仍可視為專業投資者。

利用Decumulator對沖隨時兩頭輸  

聽講本港Accumulator市場涉及金額約500億至800億美元(約4000億至6000億港元),其中20%已1月22日前打靶離場,因冇能力補孖展,其中唔少係大陸資金,受港股直通車消息刺激而來港博一鋪;另有20%正利用呢次港股反彈計數,實行輸少當贏,其中唔少係香港廠商,因大陸生意無可為,便利用銀行提供信用貸款做Accumulator,呢次真係賠了夫人又折兵;其餘60%係真正有銀士,計劃長期收貨(如去年9月份才簽約,即收貨到今年8月止。每份合約大約要收貨1000萬港元左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人希望利用Decumulator做對沖。我老曹三十年前亦有玩過期貨「起雙飛」(spreadbets),其作用係賭波幅拉大或收窄,唔係用作對沖。利用Decumulator去對沖Accumulator,類似買入期貨後蝕本唔計數而拋空另一個月份期貨去對沖,極有可能兩頭輸。

中證監上交所力爭中移動奧運前回歸

from信報  

經歷去年的國企回歸潮之後,今年本港及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主題自然是紅籌股回歸。由於各種原因,紅籌回歸應在去年就可以成事,但至今仍遲遲未見動作。市場消息指出,中國監管機構已就紅籌股回歸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並希望能在上半年內至少完成一隻紅籌股回歸,普遍預料中移動(941)會打響頭炮。

  接近內地監管機構的消息人士指出,在下月舉行過人大、政協「兩會」後,中國證監會將聯同上海交易所加快推動紅籌股回歸進程,力爭在上半年內或至少八月奧運召開前,首先讓中移動回歸內地。消息指出,監管層內部普遍認為,作為全國最大移動通訊商的中移動,不能在奧運前返回A股上市,讓萬千內地股民分享中國經濟起飛的成果,是「說不過去」的。

紅籌發A股文件已呈國務院

  據悉,目前紅籌公司發行A股的文件已上報國務院,預計最快四月份中證監將發布正式文件,而政府屬意讓電訊股先行一步。消息說,目前監管機構內部已取得一致意見,紅籌股如何回歸、何時回歸可能快將有定案。他並透露,管理層不認為紅籌股回歸存在法律障礙,境外註冊的公司仍能在A股上市,但這將在相關文件中作出明確規定。

支柱產業不能長期「漂泊」

  所謂紅籌股,是指「在中國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的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由於當年內地股票市場管制及規模所限,那些急於融資的中資公司不得不採取在境外註冊,繞道香港的模式籌集資金。紅籌股在本港曾風光一時,其中北控(392)、光控(165)、招商局(144)、華創(291)、中移動等大型內地企業,在九十年代紛紛登陸香港,掀起的「紅色風暴」仍為人津津樂道。

  至今不少紅籌股仍在本港資本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如當年的中移動,如今已穩坐恒生指數成分股的第二把交椅。

  不過,隨中國資本市場日益開放及發展,令中國政府意識到,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及重要公司不可能長期在海外「漂泊」,於是二○○六年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監管機構就大力號召海外上市的國企回歸A股。二○○七年可說是國企H股回歸之年,銀行、保險、石油、能源等重要行業的大型國企,紛紛掀起返回內地的浪潮。今年是中國奧運年,但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的幾大電訊公司包括中移動及網通(906),以及中國最大離岸石油生產商中海油(883)等,因皆是紅籌股的原因,仍「流落海外」,故此市場估計,年內這些紅籌股勢必重歸內地股市■

iPhone與中移動合作關鍵不是分成是信用

【eNet硅谷動力評論】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移動提供的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共有40萬台破解版iPhone在中移動網張中使用,全球總共有約100萬台破解手機。   

去年,蘋果共售出370萬台iPhone,其中10%在中國。盡管網絡不兼容,但是,中國消費者依然對iPhone十分熱衷,據調查,去年,中國20%的智能手機售價在4000元之上,相對而言,iPhone在高端很有競爭力。在此之前,有消息稱中國移動與蘋果iPhone之間的談判因蘋果公司要求的分成比例過高而被中國移動拒絕。   

中國移動
與蘋果iPhone的初次談判以失敗告終,那麼蘋果iPhone會否因此放棄中國市場?中國移動最終能否順利引入iPhone?   目前,全球手機市場中中國、印度是增長最強勁的兩大市場,美國經濟衰退的浪潮必然影響iPhone的銷售,所以蘋果不可能放棄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而且有消息稱蘋果將在2008年夏天在北京布局第一家旗艦店。   

筆者認為阻礙蘋果iPhone與中國移動合作的主要因素並非是分成多少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中國消費者信用度較低以及兩者業務的沖突,這兩方面都不利於iPhone以定製的方式進入中國。   

首先,要求中國手機用戶大規模的使用定製的方式這很不現實。運營商定製主要是依靠手機用戶的良好信用,但是中國手機用戶目前為止還未能夠實現實名製,而且個人信用製度的建立也不夠健全。高素質的大學生拖欠助學貸款的事件頻頻發生,更何況要求普通消費者保證較高的信用了。沒有良好的信用環境,無法保證手機用戶在網時間,運營商靠此獲取穩定的收益就化為泡影,因此運營商不願意花費成本去補貼iPhone的成本,而蘋果也難從分成中獲得良好收益。

  其次,中國移動正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音樂下載業務,並將此作為新的盈利增長點,這與蘋果希望依靠itunes獲取利潤的構想矛盾,而且是直接競爭關系近日,中國移動攜12530推出“全曲下載”構建12530中國移動音樂門戶,成立了M.Music“無音樂俱樂部”。並通過免費、抽獎扥促銷模式大力推廣,這塊市場是巨大的而且是未來所有手機企業競爭的焦點,中國移動很明顯不會放棄這個領域,數據顯示,僅2007年,周傑倫的歌曲通過無下載獲得的收入就超過600萬元。

  雖然iPhone強大的上網功能能夠幫助提高中國移動的ARPU值,但是蘋果要求較高的分成,以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itunes與12530之間的沖突等因素,都讓中國移動考慮是否引入iPhone,因此筆者認為中國移動引入iPhone並不會那麼順利。(磐石之心)

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

*中移動數運行40萬部解鎖版iPhone

中移動數據稱其網絡中運行40萬部解鎖版iPhone

北京時間2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研究公司援引中國移動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移動的網絡中運行最多40萬部解鎖版iPhone,占全球解鎖版總量的近四成。  

In-Stat表示,蘋果2007年共售出了370萬部iPhone,根據來自中國移動的信息,其中10%以上進入了中國。在此之前,蘋果報告的iPhone銷量,與美國和歐洲運營商合作伙伴報告的激活數量有很大差距,而中國出現的大量解鎖版iPhone很好地解釋了這一迷題。也就是說,全球現在共有約100萬部解鎖版iPhone,其中40萬部進入了中國。   

盡管蘋果一直試圖通過新軟件和改變bootloader來限製iPhone解鎖,但零售商也在努力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包括在尚未正式推出iPhone的地區提供解鎖版本。對於蘋果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該公司已經同運營商合作伙伴簽署了利潤豐厚的營收共享協議。如果iPhone被解鎖,並運行在其它運營商的網絡中,蘋果將無法獲得這部分營收。   

In-Stat在報告中稱,雖然蘋果的業績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解鎖版iPhone大量出現也表明消費者對於這一產品有迫切的需求。In-Stat表示,中國消費者青睞具有多媒體和網絡瀏覽功能的智能手機,iPhone可以很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中國消費者願意為這樣的產品支付高價,例如在中國市場去年銷售的智能手機中,有20%的售價都在人民幣4000元(約合533美元)或更高。   

在此之前,蘋果曾經與中國移動進行談判,商討將iPhone引入中國的事宜。但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表示,該公司與中國移動僅舉行了一次會談。按照蘋果的計劃,iPhone將於2008年晚些時候正式進入亞洲市場。但是,這一產品已經在中國市場熱銷。(馬丁)

2008年2月15日星期五

中移動TD布局進入終端布點階段

 10城市悄然設立TD-SCDMA展示廳

  中國移動的TD業務布局正逐步逼近商用階段。繼去年底宣布TD終端招標案之后,最近,它正悄悄在全國TD商用城市設立TD-SCDMA展示廳,以爭取在真正商用前做好網點布局。

  獲悉,目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展示廳早已裝修完畢,正等待中移動總部最后消息。

  其中,上海目前已建好兩家,分別位于人民路與楊浦區同濟大學老校區附近。記者在人民路(與會稽路交會口)TD-SCDMA展示廳發現,該展示廳已陳列好多款TD手機產品及服務彩頁。廳內偌大的顯示屏幕上,正持續播放著TD-SCDMA業務的相關信息。

  該展示廳一位負責人士透露,國內10座城市都在建,廣州、深圳那邊也早已准備好,上海這邊,人民路展示廳應該算第一家。記者了解到,廣州的展示廳位于珠江新城,深圳具備營業條件的目前有兩家,但還未正式對外營業。

  “總部馬上就會來人,大約3月份就能開張,正式運營起來。”他補充說,展示廳主要是展示TD終端及業務信息,也兼有部分銷售功能。

  “展示廳獲得了銷售授權,還有一些增值服務。”這位負責人說。記者在現場看到,展示廳內,除了終端展示台等展示空間外,還包括業務辦理柜台及各種自動柜員機服務等。

  但他不愿透露TD展示廳未來更多業務細節,也拒絕評價公司總部這一動作的具體計划。比如銷售過程中,與終端企業如何進行利益分成﹔還包括:與以往中移動2.5G業務服務網點比較,有哪些不同,兩者之間,在涉及原有客戶升級時,如何進行業務區隔等。

  分析人士表示,中移動將這種網點稱為TD展示廳,可能是一種TD牌照發放前的過渡性手段,未來不排除建成與以往2.5G時代類似的服務網點。不過,就銷售方式來說,恐怕將仍然延續以往積分換機或類似對手聯通公司CDMA贈機動作。 也許,中移動上述“TD-SCDMA展示廳”將成為TD終端直接流向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渠道。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七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李進良表示,此舉表明,中移動已成為引領TD商用進程的主導力量。不過他也同時認為,從2G升級到3G的過程,也是運營商重新洗牌的機遇,運營商應該合理搭建全國TD網,以逐步改變當前不平衡的格局。

  還了解到,中移動北京三家TD-SCDMA展示廳,分別位于清華科技園、珠市口、和平里。不過,三地展廳尚在建設當中,進展速度還不及上海人民路展示廳。

國壽招行發首張聯名信用卡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京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發布了首張銀保聯名信用卡。按照協議,除目前已全面開展的銀行兼業代理業務以外,雙方還將在合作開發集合年金計劃、綑綁進行企業年金市場拓展,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合作開發兼具銀行、保險與財富管理功能的金融產品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據悉,雙方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合作開發兼具銀行、保險與財富管理等金融功能。作為內地保險業和銀行業頗具代表性的企業,中國人壽與招商銀行在業務卜有很強的互補性,雙方多年來在保險代理業務、資金業務等領域有廣泛的合作。同時,“中國人壽杯”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知識競賽動儀式在京舉行。據悉,由全國婦聯宣傳部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共同主辦的此次知識競賽將於6月結束。知識競賽試題涉及家庭節能減排方面的小常識,嫁庭節能減排100問》為競賽參考用書。

國壽股份去年總保費1966億

 本報訊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實現總保費1966億元,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投資收益創歷史最好水平,公司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總資產快速增長,利潤大幅提升。

  據介紹,該公司2007年完成了省級集中管理。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成功推出“國壽1+N”服務品牌,簽約國際籃壇巨星姚明擔任公司全球形象代言人。在壽險業率先設立西藏分公司,推出被譽為“惠農第一險”的新簡身險,實現保費收入12.2億元;新農合業務取得新進展,管理基金總量達到16.76億元,共為736萬人次支付金額13.64億元;發起設立了“國壽慈善基金會”,動“健康新村工程”和“國壽鄉村醫療扶貧計劃”大型公益項目,建成13所“中國人壽長征小學”,全年累計向社會公益捐贈超過2000萬元。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峰指出,中國人壽股份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解決好以什麼樣的姿態、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朝什麼樣的目標邁進的重大戰略問題。中國人壽特色的壽險發展道路,就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在堅持中國特色保險業發展道路和中國人壽特色科學發展之路的總體框架下,立足公司發展實際,順應金融綜合經營趨勢,遵循壽險經營基本規律,適應市場化運作基本要求的科學發展道路。

去年出讓兩宗地成任志強憾事

去年出讓兩宗地成任志強憾事 潘石屹:他後不後悔與我無關

郝倩 潘石屹 任志強   去年11月7日,SOHO中國(0410.HK)以24.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的兩個位於北京CBD區域內的新項目,分別命名為“光華路SOHO2”和“SOHO北京公館”   然而,就在雙方交易3個月之後,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心生憾意

  去年11月7日,SOHO中國(0410.HK)以24.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的兩個位於北京CBD區域內的新項目,分別命名為“光華路SOHO2”和“SOHO北京公館”。然而,就在雙方交易3個月之後,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心生憾意。

  華遠地產原持有負責該項目公司48.96%的股權,另外,首旅華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另外的51.04%的股權。SOHO中國共支付14.13億元,分別收購上述股權,享有該項目100%的權益。

  此前,SOHO中國和華遠曾有過SOHO尚都項目和萬通新世界廣場項目的兩次合作。

  在當日北京公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剛剛借殼幸福實業上市成功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看起來心情頗好。他認為房地產業的繼續發展,產業分工會越來越明確,會形成一個更加完善的產業鏈。他說:“在今後的地產和產業面會有更多分工的細節問題。有的人肯定比較善於做前期的東西,比如做土地開發,有的比較善於處理爛尾樓法律手續問題,有的人善於做非精裝修的產品,也有的人善於做經銷、營銷,也有的人善於幹一些商場,但不善於經營,可能有另一個團隊來做經營。”任志強表示他和潘石屹已經私下達成了一致,以後這樣的合作會經常產生。同時,任志強說由於華遠地產參加了中城聯盟等行業組織,會獲得更多地土地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機會,而SOHO中國更擅長營銷。所以在以後的發展中,SOHO中國會更多的接過華遠地產的接力棒,他說:“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做你最優勢的部分,我做我最優勢的部分。”

  同樣,再度與任志強聯手的潘石屹也十分滿意對兩個項目的收購。

  “這是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後的第一筆交易,成功收購這兩個項目後,SOHO中國在北京中心高價值區域的土地儲備將進一步加強。”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公開表述稱。

  但是,在雙方合作已經事過3個月之後,任志強似乎對當時的合作有些遺憾。在首度對媒體公開當時的交易細節之後,當初那場郎情妾意的合作背後的故事才浮出水面。

  “2007年9月28日證監會駁回了華遠的上市請求,這時華遠的現金流只能維持半年,正好潘石屹上市成功,有大把的錢花不出去,我們一拍即合。可是沒想到一個月後,證監會同意了華遠借殼ST幸福上市的請求,真後悔賣了這兩個項目。”有《商界》雜誌引用任志強的言論稱。

  北京公館位於燕莎商圈,在北京城也算名噪一時。從2007年3月開始,任志強就一直在與一個境外基金接洽,欲把項目整售給該基金。本來已經談得差不多了,但7月30日的限外細則使得該項目交易繁瑣了許多。

  “到現在手續也沒有辦妥,也因此便宜了老潘。”任志強說。

  任志強坦言在華遠重組的事擱淺之後“比較鬱悶”。就在這個時候,他去參加了SOHO中國在香港的上市慶典。“也因此稀里糊塗地被潘石屹夫婦說動了心,答應把兩個項目賣掉。從開始到簽字只用了40分鐘,而最初的合同只有50來個字,而且是簽在一張廢紙上。早知道能批,我就不給他了。”任志強說。更出人意料的是,當時華遠地產的現金流可能只能維持企業運轉半年。但是後來時來運轉,這些當時的難關後來都一一化解了。但是已經賣出的土地再難收回。

  任志強對本報記者稱:“人不是神,不可能都預知未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從來不吃後悔藥。只能說第一次上會獲批,有可能光華路項目會靈活些,但是北京公館不存在這種問題。也許媒體喜歡用後悔來理解我的意思。”任志強所稱的光華路SOHO2項目位於CBD商業密集度最高區域,原光華路SOHO正對面,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規劃為高檔寫字樓及商業,該項目計劃在2008年底開始預售,預計2010年項目完工。光華路SOHO2項目在設計風格與建築品質上將延續SOHO項目的一貫風格。SOHO中國此次收購合同金額為10.3億元人民幣。

  對於任志強的言論,潘石屹並不以為然,他對本報記者稱:不論任志強現在是否對當時的出售土地心生“悔意”,合同當時是雙方洽談而成的,而且也正是簽了轉讓協議。

  “他是否後悔,和我也沒什麼關係。”潘石屹對本報記者稱。

2008年2月14日星期四

Google手機歐洲通訊展亮相

Google手機歐洲通訊展亮相

【本報綜合報道】全球引頸以待的Google手機(GPhone),在西班牙全球最大的通訊展覽上隆重登場。手機是採用Google公司去年推出的「Android」作業系統,要加入什麼新功能都不用手機服務商批准,上網速度也可媲美個人電腦。

作業系統媲美電腦

首批可應用Android的手機在西班牙的「手機世界會議」(MobileWorldCongress)亮相,把桌面電腦的威力延至手機功能。雖然展出的首批手機只是原型,但專家和記者都熱切觀賞手機的功能展示,展覽開始的首個小時內,所有座位早已被預約爆滿。

Google去年11月宣布一個由34名成員組成的小組開發Android,稱為「開放手機聯盟」,成員包括中國移動、宏達電、英特爾、摩托羅拉等。

「Android」最大特點,是它使運營商能夠為用戶提供品質更高的網絡服務,即是人們將能利用手機高效率地瀏覽網頁,以及進行其他網絡程式操作。

另外,全球最大手機生產商諾基亞,已經在N系列的手機上加入Google搜尋功能,未來會拓展到更多手機型號。諾基亞說,最終將為百多個國家的用戶提供Google搜索引擎功能。

手機取代固網趨勢加劇

from信報

內地電訊行業重組,在去年掀動相關公司股價迅速膨脹,但是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真正的實施計劃出台。2007年年底,因應消費者降低漫遊費的要求,政府針對流動電話國內漫遊的資費進行諮詢,引起廣泛討論關注。分析員表示,漫遊收費的調整不單是消費者與電訊公司之間的博弈,更加涉及行業內部固網電話與流動通訊供應商雙方的矛盾,與行業重組的時機休戚相關。

漫遊收費降逾60%

  備受關注的手機調降國內漫遊費上限的方案終於出爐。日前,信產部、發改委已再次就降低流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問題,徵求消費者組織意見。新方案的內容包括不區分後付費和預付費用戶、不區分是否佔用國內長途電路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致電收費降至每分鐘0.6元、接聽則降至每分鐘0.4元,比起原來的收費,下降幅度超過60%

  雖然很多消費者不滿意減價幅度,但參與此次手機漫遊費聽證會的消費者代表指出,手機國內漫遊費不可能一次性取消,通過整體權衡來看,進行調整後的新方案,很可能成為最終確定的流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

對流動服務供應商影響微

  信產部近期發布的2007年全國通訊業發展統計公報透露,中國固網用戶自1968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去年也是流動電話用戶增長最多的一年。去年固網用戶減少二百三十三萬七千戶,總數為三億六千五百萬戶;流動電話用戶新增八千六百二十二萬八千戶,達到三億四千七百萬戶。收入方面,去年流動通訊業收入為3702.7億元,較固網業收入的1747.8億元,高逾一倍。同時,流動通訊收入同比增幅為17.8%,但固網收入卻錄得下跌5.5%,可見流動電話替代固網趨勢的影響。

  除了流動通訊對固網的取代加速外,在2007年電訊市場的增量份額中,中移動(941)已佔96%以上,一家獨大的情況亦十分明顯。政府的立場認為,如果降低甚至取消了漫遊費,只會加快流動電話對固網的全面替代,加深行業的壟斷。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表示,漫遊費的調整對兩間流動電話營運商的影響都不大,只會引起單位數字收入的變化;具體而言,現在部分國內漫遊費用都接近上限,有一部分甚至比這個上限更低,例如四川移動和河南移動為部分預繳費用的用戶提供漫遊每分鐘0.2元的優惠,分析指出,大多數經常使用漫遊的用戶,已接受某些優先的優惠。

  其次,報告表示,中聯通(762)的國內漫遊只佔總服務收入的6%至7%,雖然中移動未有公布相關數字,但是資料顯示相關數字僅佔單位數字的比例;另一方面,一旦漫遊費用降低,流動電話營運將利用其資費調整的彈性來降低影響,特別是中移動在這方面顯示出相當靈活性,儘管漫遊費用降低,中移動的收入可能不受影響,然而,由於中聯通整體盈利基數較小,中聯通受到的影響將較中移動顯著。

減價促重組盡早落實

  法巴分析員溫天立認為,漫遊費本身對電訊行業的影響頗大,其調整幅度雖不大,但對於兩間流動通訊營運來講亦有不同的影響。中移動影響收入的因素由資費、分鐘量、從固網中搶來的新用戶三部分組成,資費雖然下降,但顯然分鐘量將上升,而用戶則因為漫遊費下降而多用手提電話,但並不會徹底取消固網,所以用戶量變化不大,因此,對中移動的影響是既非正面也非負面。

  中聯通方面,由於其設備的分鐘容量已經飽和,缺乏分鐘數增加的潛力,所以是次將為集團帶來負面的影響。

  溫天立表示,對於中國網通(906)和中國電信(728)來說,這無疑卻是個壞消息。他指出,政府目前面對漫遊費調整一事由於引起太大的輿論迴響變得騎虎難下,如果推行得太快,對固網營運商的打擊未免過激,如能在電訊重組同時一步一步地實施,對其負面影響就能降低,反映電訊業重組推行太遲,漫遊費一事亦間接促進行業重組的發生。

  他透露,討論已久的電訊業重組將在明天(2月15日)上會即進入討論通過階段,相信3月開始推行。

平保反對聲中集資堅持發展

from信報

平安保險(2318)發表業績預增公告,按中國財政部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對2007年財務資料初步預測,預計2007年淨利潤將較2006年增長100%以上。

  平安保險去年首三季,並未採取企業會計準則,只採用一般中國會計準則,因此,要與上年度比較,須要將去年業績作出調整,才能獲致比較效果。為此,已將2006年淨利潤由59.85億元調整為73.42億元人民幣(2006年淨利潤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為78.78億元),如按此預計增長100%,約為146.84億元。

淨利潤來自投資收益

  由於未有透露調整詳情,在比較業績時有難度,2007年首三季淨利潤為116.79億元(以中國會計準則計),如按「企業會計準則」調整,數字應為多少,足以反映第四季的業績,但既作調整,則不宜胡亂估計,更不應以2006年淨利潤調整後較調整前增加22.6%為據,如按此調整,則2007年首三季淨利潤已是143.18億元,豈不是2007年第四季淨利潤只有3.66億元,不論是否有此可能,亦不應按此幅度作出調整。日後平安保險如不公布按季度調整數字,實在難以深入討論。上日剛討論濰柴動力(2338),是於2007年初已採用「企業會計準則」,則按季比較的數字較為清晰。

  第四季的業績表現,對平安保險的評價相當重要,其淨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相當部分受A股及H股表現所影響,一般已認為投資收益將會按季度下降。平安保險的總投資收益分為三部分,包括利息及股息收入,已變現收益及未變現收益(還有部分未變現收益直接計入權益而不列入業績)。去年上半年,只是證券及基金的已實現收益已達150億元,第四季股市波動而下滑,已實現的收益備受關注,至於部分未變現收益直接計入權益,亦將影響資產值以至內涵價值。

  在發表業績預增公告前,平安保險董事會已建議配售A股及附A股認股權證的A股債券,計劃包括A股不超過十二億股(當時價值約1050億元)及債券不超過412億元,兩項集資約達1460億元,實際集資額將按發行時A股價格而定。

  集資的用途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以提升整體財務效益及表現,或作下列投資:符合集團於保險、銀行及資產管理行業的核心業務;對集團擴展策略及營運效率有重大利益;獲監管機構批准及認可。董事會認為集資將改善整體效率及財務表現,符合整體股東利益。

集資計劃反映發展意向

  上市公司集資是正常的財務活動,而集資的龐大,所用資金的範圍廣泛,無特定用途,令A股股東不滿,已有反對聲音,特別在A股市場疲弱時更甚。就事論事,平安保險對集資用途交代不詳,亦可能暫時未有詳細計劃,又或者計劃在醞釀中未到適當披露階段。在平保立場,可能認為股市疲弱時股民不滿集資,但目前未有確實集資時間,待股市轉好,形勢自然不同,暫時仍決定於下月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審議集資方案,股東的意向將決定一切。即使股東批准,還要向中證監申請,由於集資龐大,相信屆時也會因循市場形勢而作出決定。

  平安保險已傾向於發展成為綜合性金融業,目前業務已包括人壽保險、財產保險、銀行、證券、信託及資產管理等,如作發展,對資金需求龐大,特別是投資或收購銀行業務。於投資方面,去年收購國際性富通集團股份4.18%(銀行及保險業),已耗資200億元。近期消息指出,平保在爭取入股鐵路及電訊業,並有意繼續進軍海外,以收購相關股權,美國次按問題令金融業相當動盪,會是收購好時機。

  平安保險的業務是較為多元化,但並非行業龍頭,人壽保險的市場佔有率只有16.3%,遠低於中國人壽(2628),產險的市場佔有率更低至10.2%,更遠遠不及中國財險(2328),保險業務未能與兩者相提並論,多元化業務是唯一拓展的途徑。建議中的集資計劃,已反映管理層發展的意向,在反對聲中仍堅持集資計劃,亦顯示管理層發展的決心集資能實現,對未來發展肯定有幫助,於金融業各環節有相當成就時,將減輕對投資收益的倚賴,評價反而提高,但現仍處於發展過渡期,投資收益仍決定業績。

  近期股價曾跌至52元,較去年高位下跌58%之多,主要是集資計劃的壓力,股市疲弱也是因素,而去年第四季業績不明朗,也有相當影響。以估計的增長100%業績計,每股盈利相當於人民幣2元,現價53.8元,預期O二十五倍。以其規模而論,已非太高,而展望並不明朗,宜作觀望。

2008年2月12日星期二

中國保險業已賠付災區6.8億元

中國保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月5日,中國保險業已向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地區提供保險賠付6.8億元。

據上海證券報2月13日報導,截至2月5日,中國保監會統計顯示,中國保險業已向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地區提供保險賠付6.8億元。

據悉,雪災發生後,中國保監會要求各保險公司積極行動起來,加快理賠工作進度。在工作中,各公司從大局出發,抽調人力物力,盡最大努力勘查理賠,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堅決忠實地履行保險業的責任。2月6日,受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的委託,保監會主席助理袁力到湖南省慰問奮戰在抗冰救災一線的保險員工。

節日裏,人保財險省級分公司負責同志繼續加班加點,以各種形式指導開展抗災理賠工作。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還創新服務措施,查勘人員在趕赴現場時先從財務借款,通過照相等方式直接收集所有理賠材料,處理完畢後直接在現場將賠款交付到受損農戶手中,同時還通過郵政部門、中國農業銀行網點向保戶及時支付賠款。

1月29日,由於雨雪冰凍天氣,駛往貴陽方向的一輛旅遊客車在貴遵高速路翻滾下山坡,死傷人員近40人。人保財險和陽光財險公司在接到報案後,克服天氣惡劣、交通不暢的影響,趕赴現場對事故調查和傷員救助進行協調,並墊付了400萬元的保險預付賠款,保證了傷者救治和死者善後補償。

根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超介紹,災害發生以來,中國人壽全系統70餘萬員工和營銷員積極行動起來,開展自救和救助工作,啟動了快速理賠機制,盡全力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

2月5日,中國人壽在得悉南方電網兩位職工在抗災過程中不幸犧牲的訊息後,立即啟動快速理賠機制,當天向兩位英雄的家屬送去了理賠款項和慰問金。

截至2月10日12時,中國人保賠付和預付賠款4.49億元。其中財產險:已付賠款2.38億元。農險:已付賠款2,838.9萬元。其中能繁母豬:賠付和預付賠款2,525.4萬元。農房:賠付和預付賠款480.52萬元。車險:賠付和預付賠款1.59億元。

2008年2月1日星期五

中國人壽去年投資收益創新高

中國人壽消息,2007年中國人壽投資收益創歷史最高水平。有關專家預計,中國人壽去年投資收益率將超過10%左右的行業平均水平。

  在中國人壽的投資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和銀行存款占70%-80%,這些占主導地位的投資去年均獲得良好收益。

  對於證券投資方面,相關人士分析,去年資本市場的波動對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不會產生很大影響,因為中國人壽的證券投資大多為長期投資,市場波動只會影響資產負債表中的權益部分,而不會對利潤和投資回報產生較大影響。

  2007年中國人壽實現總保費1966億元,受益於保險業務增長和投資收益提升,公司預計2007年度淨利潤較2006年同期增長將達50%以上

國壽股份:去年實現總保費1966億元

國壽股份:去年實現總保費1966億元

昨日,來自2008年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會議上的信息顯示,2007年該公司實現總保費1966億元,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投資收益創歷史最好水平,公司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總資產快速增長,利潤大幅提升。

  萬峰總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人壽股份的發展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這條新的發展道路的內涵,就是瞄準一個目標,圍繞一個核心,抓住五個著力點。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建設「實力雄厚、管治先進、制度健全、內控嚴密、技術領先、隊伍一流、服務優良、品牌傑出、發展和諧」的國際一流壽險公司。所謂一個核心:就是要圍繞科學發展這個核心,一是轉變發展方式,保持持續穩定發展。使公司的業務發展轉變為主要依靠首年期交推動,形成持續發展能力;依靠續期拉動,形成發展實力;依靠個險渠道,形成穩定競爭優勢;依靠費用、佣金兩個槓桿驅動,形成市場化的經營機制;依靠資金運用和資本運作,形成業務發展與投資良性互動的局面,逐步符合內涵價值高、核心競爭力強、可持續發展後勁足的要求。

  據介紹,該公司2007年完成了省級集中管理,標誌著公司運營管理邁上新的台階,為加快業務發展、深化經營管理體系改革、加強風險管控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