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證券分析實踐) | ||||
| ||||
1977-1997年的香港,在三十三隻恒生指數成分股中,只有八隻股價升幅是超越恒生指數;一言以蔽之,在投資領域裏,能夠真正跑贏指數的只屬少數,這樣更突出了畢非德的成就,是投資在少數的「長勝軍」身上,他是伯樂,懂得如何選擇「千里馬」,所以他的投資要比指數出色得多。 林治(Peter Lynch)曾經管理全球最大的麥哲倫基金(Magellon Fund),就是因為分散投資組合,結果麥哲倫基金一度持有一千四百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相比現今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數目也不過是二千八百家,納斯特上市企業是三千五百家。雖然麥哲倫基金的表現最終還是跑贏了指數,但回報方面,則不能與畢非德的投資相提並論。 香港的股市指標恒生指數共有三十三隻成分股,恒指服務有限公司選擇成分股份,根據數個準則:第一項是根據上市公司的市值(愈大愈好);第二項是要求公司溢利要有進步,而非倒退,倒退通常會令市值下降;最後,成分股必須是香港註冊的公司。以前的怡和系,因為遷移到新加坡上市,所以全部從恒指成分股中剔除。 現在不少內地註冊公司,由於受到非香港公司條例所限,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未能被挑選入恒指內。最明顯例子是中石油(857)和中石化(386),它們都是超級國企,甚至比中海油(883)大,但由於後者是在香港成立的公司(所謂紅籌),所以能夠成為恒指成分股,前二者雖然規模較大,卻只能納入國企指數成分股中,這便是箇中的分別。目前恒指的國企成分股,都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而主要業務則在中國。 在挑選過程中,被納入恒指成為成分股,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身份象徵,即等同進身藍籌級地位;不過,這是一個汰弱留強的競技場,是相當殘忍的。由1984年至今,總共有四十四家上市公司,從恒指成分股中被剔除及取代。單看成分股的變動,反映香江股市的歷史,細說多少行業的盛衰。(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