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

龐寶林1025

內地企業走出去 資金外流覓機遇

  筆者在周二看到一宗大新聞,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組成聯盟,雙方各出資10億美元組成合資公司,銳意發展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業務。  根據協議內容,中信將以10億美元購入貝爾斯登6%股權,以上周五的平均價計算,貝爾斯登每股股價為119.98美元,中信未來還可以繼續增持3.5%貝爾斯登的股權,總持股量不能超越9.9%。

  另一方面,貝爾斯登也以10億美元購入中信證券的股權,但只能買入2%而已;以上周五的平均價計算,中信證券每股股價為108.14人民幣。貝爾斯登亦可在未來五年間額外增持中信證券5%股權達至7%。

  從這合作方案而言,貝爾斯登不但在其股價處於低水平期間獲投資者注資,屬增強投資信心的表現;貝爾斯登更與中信證券合作發展亞洲區業務(特別是中國市場),相信在中國資本市場能穩佔一席位,與一眾國際大型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美林、瑞銀、高盛等)平分春色,對未來盈利大有裨益,長線也有利股價。

  中信證券現於低水平購入貝爾斯登的股權,若次按問題將來逐漸解決後、中國因素又反映於其股價時,中信亦肯定在股價升值中受惠;況且透過是次合作,中信可伺機汲取貝斯登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寶貴管理經驗及相關技術。

  筆者上周出席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的交流午宴及與中國中小型企業協會會員進行京港交流和致辭,從內地者的演說中,筆者得知內地無論大、中、小型企業均欲走出內地。

  過去除了貿易、出口或人才的輸出外,現在可謂全方位發展中國的經濟體系。但企業欲走出去的話,可透過輸出資金進行收購和擴張,當中好壞參半,例子如下:  ‧華為已成為世界知名的電子通訊設備供應商;  ‧萬向集團早已於海外設廠,成為世界汽車配件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  ‧聯想收購IBM;  ‧上汽收購羅浮;  ‧中海油收購尤尼科失敗;  ‧海爾在美泰爭奪戰失敗;  ‧TCL收購湯姆遜,但在運作湯姆遜歐洲市場受挫之後,不得不關閉其生產線,重新審視自己的海外戰略。

  由此觀之,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成績斐然,卻也遇上不同的障礙。國際社會對中國產品和中國企業的迅速擴張既令人欣喜、也懷憂慮!中國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繁榮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相對廉價的商品也為地域經濟和行業經濟帶來衝擊。

  自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以來,中國大踏步走過了西方發達社會走了二百年的商品經濟時代,足以令世界矚目。中國企業現已踏上堪與世界級企業同台競技的跑道,愈來愈多中國企業未來勢必參與國際性競爭,並與國際接軌。

  中國企業現在不單瞄準能源、資源、汽車、電子或高新產業等行業,現在還擴展至三十一個省市,其中以高新產業為最關鍵!透過發展高新產業,既可協助國內企業在出口時有更強的競爭力,國家也鼓勵資金走出去,其方式為雙線發展,達到技術交流。中國居「世界第一」的製造業產品多達一百種以上,例子如下:  ‧中國集裝箱製造業佔世界產量70%;  ‧玩具的生產量佔全球產量60%;  ‧體育用品佔世界總產量65%;  ‧摩托車佔世界銷量50%;  ‧空調器佔世界總銷量30%;  ‧洗衣機產量約世界總銷量24%;  ‧冰箱佔世界總產量16%;  ‧造船佔世界總產量11.8%。

  中國製造業逾百種摘取「世界第一」桂冠的產品大多數來自於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等,如玩具、衣服、鞋襪、空調、打火機等,令人關注。同時,遭受國際反傾銷調查或訴訟的,大多是中國民營中小企業!以中國中小型企業為例,其發展日益重要,它們佔中國目前的稅收的50%、75%的城市就業及60%出口額。

  怎麼協助中小型企業取長補短?例如解決企業融資貸款的問題等,加強抗風險能力,不要引發中小型企業互相競爭,或出現自相殘殺的局面,這不僅使中小型企業利潤大跌,甚至引發貿易磨擦及令企業缺乏資源研發,缺乏資金培育人才,令品質大跌。

  為解決此問題,中國政府除了與不同國家的銀行或政府成立基金、協助企業處理融資問題外,還須更新中小型企業的觀念,千萬不要因「小」而不走出去,其實只是形式和大小不同而已。

  跨國企業定義為多於兩個國家的企業成立公司或本地企業不斷壯大,在不同地域/國家成立分部,中國中小型企業協會鼓勵中小型企業連結一起,一群一群(以群為單位)走出去,這不僅可以互相幫助,也不招致自相殘殺,還能爭取最大效益。企業與鄰近國家合作,踏上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國政府採取睦鄰、安鄰及撫鄰等政策配合相關發展,如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等,但須強調維護自己的名聲,才可保持中國產品的聲譽。

  相信讀者們近日感受到本港股票市場的盛況,當中已看到中國透過QDII形式讓資金走出去的影響力,其實QDII只是剛剛開始而已,除了基金公司、銀行等,還有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QDII產品,何況港股直通車尚未開行,對內地進取型投資者而言,香港股市可說相當吸引!

  除了H股比A股存有大幅折讓外,風險調校後的回報更為吸引;況且香港雖跟隨美國減息,但經濟勢頭卻跟隨中國走強,倒不似A股般,中國政府絕不欲A股升勢太急,相信還繼續加息或透過不同措施等,務求使經濟發展軟陸。

  香港股市則得天獨厚,投資產品多元化,如認股權證、期指、期權等衍生工具,回報比A股高得很,雖然其風險也大,但非常受國內投資者歡迎。至於內地企業就走出去引發的併購及顧問服務等,不論其規模、形式或類別,香港金融業將可繼續發揮優勢和長處,帶來無限商機。

  上周受美股下跌拖累,東驥模擬投資組合一周跌1.44%,今年迄今仍上升24.55%,從1997年2月24日成立至今上升了613.35%,平均每年複息回報為19.41%。本周下跌幅度最多為JF印度基金及東方匯理東協焦點市場基金,分別跌3.5%;其他基金均難免下跌,一如上周估計印度股市在大跌後急速反彈,相信印度政府也不會步泰國後塵,況且印度政府旨在阻止或減緩資金流入,其情況跟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類似。

  現在距離11月尚餘一周的時間,東驥研究部相信10月股災的言論或恐懼會不攻自破,在美國繼續減息的情況下,預期中國及印度股市在11、12月份將可以一枝獨秀,但A股除外。

投資組合成立總投資額為一百萬港元;成立於1997年2月24日;本組合每周結算一次;開始投資日期1997年2月17日;開始投資額一百萬港元,成立至今變動613.15%;推出至今平均年回報19.41%;2006年變動29.81%;1星期變動-1.44%;年初至今變動24.55%。 基金價格可升可跌,以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之業績之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