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早打開諾獎委員會的網站(www.nobelprize.org),等待經濟學獎得主的公布。昨天畢老林在「時勢微觀」開列的熱門得獎人選如果有人中選,筆者便可以「有所發揮」,因為巴羅曾接受本報訪問、筆者曾為長文評介范(法)馬(見《投資族譜》)及克魯明(見《經濟家學》)的學說,可說駕輕就熟。可是,消息傳來,乖乖不得了,三位得獎學者的作品,筆者一篇不曾讀,當然不能因此說「爆大冷」,但相信眼鏡滿地是普世現象。無法談諾獎,談談《香港新方向》吧。一、 行政長官曾蔭權連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新方向》,從「乙」至「己」,詳細縷列了曾氏規劃香港前途的目標及「進步發展觀」,涵蓋面廣、前瞻性強,紙上談兵、無懈可擊。筆者有點「擔心」的是,行政長官的「願景」無所不包,稍後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便沒戲唱,他們只能隨聲拍和,從政策制訂者的角色降班為政策執行者!這大概便是曾氏的前任董建華提出而未能實行的所謂「強勢領導」吧。 《香港新方向》如此宏偉,要貫徹落實,需要大量投資;以當前股票炒風及博彩業之盛,僅聯交所及馬會(來自賽馬和「賭波」)上繳的稅款,起碼便佔年度總開支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加上賣地收益和因炒業興旺而相應增加的直接及間接稅,政府庫房豐盈,大搞有形及無形建設,財政是沒有問題的。「如有意外」,股市崩潰(升得高跌得重,自古皆然)、百業蕭然,稅源不若預期之多,亦可提萬億外儲備的盈利以至本金以為挹注,而稅率調低後未來有需要便可提升;退一步看,香港還有繁榮富強的祖國為後盾,北京又怎會任由這頭曲線化解人民幣並非流通貨幣弊端的鑽石鵝患重病而不救,北水南調也好、北水南流也罷,總之彈指間資金湧至,香港明天會更好,早已刻在牆上。 在這種背景下,曾蔭權才能帶頭引起加薪潮(為公務員加薪是曾氏駕馭、討好下屬的「傳統手法」,在財政拮据時尚且如此,何況如今財源廣進)、減稅及全方位打造新香港。對凱恩斯學說有皮毛認識的人,俱知道政府大量投入產生的「乘數作用」會令經濟興盛,正如《新方向》所示,「當這些項目完成、投入運作至成熟階段,可以每年為香港經濟創造逾一千億元的增加值……,同時……創造額外約二十五萬個職位」。看情形香港快要面對「新危機」了,這指的是經濟過熱、勞工供應不足;別以為衰退和高失業才是「危機」,相反現象也然。眾所周知,政府「過度」介入市場活動,後果必然是「一低三高」─低效率、高薪金、高物價和高通脹,不過,當這些「惡果」浮現時,曾蔭權已不在其位了。大哲波柏(Karl Popper)有道:「試圖營造人間天堂毫無例外成為人間地獄」(The attempt to make heaven on earth invariably produces hell),以為多金什麼都想做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立法會不能掉以輕心。 二、 特區政府稅源滾滾來,減稅和減差餉(庫房因此少收七十六億)不但是還富於民的直接方法,而且足以提高來香港投資和工作的誘因,有助增加香港的競爭力,確是德政。 如今直接稅率這麼低,加上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甚至連遺產稅都已取消,香港是世上少有的合法「低稅天堂」─如不想被政府徵收高稅,香港可說是最佳選擇。低稅(尤其是沒有遺產稅)的吸引力,大大超過經常不見「天日」的環境污染! 和大多數人不同,筆者年輕時是盲目的自由市場信徒,經濟思想屬保守主義─既反對極左的共產主義亦反對極右的納綷主義─一切講求經濟效益,認同企業的唯一功能在替股東牟取最大利潤的主張。可是,人性(humanity,不想用人道、博愛、仁慈這些「崇高」得令人面紅耳赤的名詞)隨年歲漸增而強化,因此想提一點有違「經濟原則」的意見。在「關懷社會投資社會」項下,《新方向》除作雨露均霑式的「派糖」,並無開創新風的大手筆!筆者認為在稅務上富裕階級佔了極大便宜的條件下,曾氏實應提出早在內地蔚成風尚的「企業社會責任」(CSR)計劃,鼓勵、游說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盡社會公民責任。內地國企為窮鄉僻壤的人民免費提供供電供水設施,是國家的義務,但聯想和海爾這些大型私企,亦以捐贈電腦及獎學金回饋社會(見syntao.com);據十月一日《時代周刊》引述的資料,CSR的工作以瑞典最普及,世界排名第一、丹麥、英國、德國、美國和日本,分列第二、第五、第十一、第十八及第十九名;中國名列八十七,僅在印度和俄羅斯之後。 香港雖然對「捐款」沒有扣稅減稅的優惠,但長期獲得稅務好處的企業家,應該趕上這種人性化的世界潮流,對弱勢社群作出貢獻……。迄今為止,就筆者所知,富裕階級在本港的「捐款」對象主要是大專院校、醫療服務和文化事業(如博物館、交響樂團),在捐款加上引號,是因為現在有不少學者指出這些均是為身後留名及後代的投資而不是無條件的捐獻! 《新方向》提出的「社會企業」是不可行的,第一是「推動政府、民間、商界三方合作,大家拿出最大的誠意,推動社會企業及促進就業」,「誠意」人人有,但「三方」如何合作,恐怕費時失事最終以效益不彰草草收場居多;第二、十大建設既然提供了二十五萬個職位,勞工供應緊絀,何須以「推動社會企業促進就業」?把推動「社會企業」改為推行「企業社會責任」,也許是較為可行和可令低下階層受惠的有效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