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

龐寶林:新能源發展迫在眉睫

油價破百元大關 新能源發展迫在眉睫


  目前多國領導人正積極地開發新能源市場。在政府的支持下,筆者相信新能源是個朝陽行業,就像八十年代初的科技業一樣,若能在行業發展初期投資,未來就可獲理想回報。踏  入2008年,在環球股市表現不太理想之際,油價卻突圍而出,急升至執筆時的一百美元重要心理關口,創出歷史新高〔見圖一〕。繼土耳其入侵伊拉克北部及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遇刺身亡後,非洲最大產油國尼日利亞又出現暴力活動,這令市場擔心石油供應受阻,刺激油價向上。油價高企,對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或多或少也有影響。

各國宣布新替代能源法案

  事實上,在油價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下,過去幾年油價升勢未止,便宜能源時代正式過去,未來全球需要面對昂貴的能源。各國政府沒有「坐以待斃」,紛紛推出節能政策及發展替代能源。例如美國參議院月前就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新能源法案。這法案對美國汽車行業的耗油標準作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以降低石油的消費量。根據新法案,到2020年美國汽車平均耗油量必須降低40%,達到每加侖三十五英里。此外,新能源法案鼓勵大幅增加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量,使其到2022年達到三百六十億加侖。此舉將降低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因此有助於增強美國的能源安全。可見發展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將成為美國「國策」。

  此法案現在遭到了石油公司和參議院共和黨人士的強烈反對,布殊總統也威脅會動用否決權。不過支持法案的民主黨現正控制參眾兩院,今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勝出的機會仍較大,因此筆者認為法案最終可順利推行。

  除了美國外,世界多國也宣布新替代能源法案。德國的新氣候與環境法案,將增加新能源的補助,由2005年的十八億歐羅提高至二十六億歐羅。西班牙則預計延長太陽能專案補助,並計劃在2010年使新能源的使用達12%。澳洲的新再生能源法案,預期提高新能源使用至20%,並於2010年建立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權交易機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至60%

投資新能源項目回報可觀

  新興市場在發展新能源方面亦十分積極。在亞洲區,越南政府計劃到2025年將建造二到三座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00萬千瓦,總投資額約為一百六十億美元。2006年菲律賓亦通過一條法律,規定兩年內所有引擎的液體燃料,必須含有部分國內生產的生物燃料。

  現在全球也積極發展新能源,究竟帶來多大的投資機會呢?歐洲是發展新能源較早的地區,我們可以作為參考。英國倫敦研究機構的一份報告稱,從1998到2007這十年中,創投基金在歐洲新能源項目上的平均年度投資回報率高達55%,可見新能源在歐洲是有很大市場的。特別是風能,因其潔淨和便利備受歐洲人青睞。2006年歐洲風電裝機容量創新高,新增7588兆瓦,總裝機容量超過了48000兆瓦,總價值九十億歐羅。其中德國和西班牙繼續吸引了多半風能市場的投資,2006年這兩個國家裝機容量,佔據整個歐洲風電市場的50%。

  從歐洲的例子可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回報是很可觀的。目前多國領導人正積極地開發新能源市場。在政府的支持下,筆者相信新能源是個朝陽行業,就像八十年代初的科技業一樣,若能在行業發展初期投資,未來就可獲理想回報。投資新能源行業,最方便就是透過基金,現在市面上有一隻名為美林新能源基金,投資回報不俗,過去三年上升146%,略高於油價升幅141%〔見圖二〕。

內地經濟能否續增節能減排是關鍵  

談起節能減排,怎可不提我們的國家。過去幾年內地經濟急速增長,可是內地的資源使用效率不高,因此經濟增長刺激物價不斷向上,尤其在能源方面最令人擔憂。須知道內地的石油和天然氣可採年限,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是人均能源佔有量較低。內地石油的可採儲備年限只有十五年,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僅能維持八十一年。人均石油、煤炭、天然氣以及水電資源的佔有量,分別為世界的6.8%、63%、6.0%及75%。根據英國石油(BP)世界能源統計2006年的數據,世界2005年的能源消耗增量中,內地的貢獻率超過了50%。按照內地目前的能源消費增速,傳統能源儲量不足的問題將會愈加突出,能源供應構成中長期經濟發展的重大瓶頸。

  內地經濟面對的瓶頸問題,若不盡早解決,經濟恐怕難以維持高增長。所以內地「十一.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節能減排。事實上,在去年10月結束的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發展方向。另外,據2006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一.五」規劃中,到2010年,全國單位GDP的能源消耗,由2005年一點二二噸標準煤,下降到一噸標準煤以下,降低約20%。這意味2006至2010年期間,平均每年GDP能源消耗降低率為4%。中國除了訂下的「節流」大計,在油價高企及全球對原油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開源」是解決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另一出路,因此內地正鼓勵發展再生能源。

  發展替代能源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這可減少對傳統能源(石油)的依賴,是解決內地經濟瓶頸問題不可或缺的,當中也孕育很多投資機會。筆者相信在國策的鼓勵下,未來內地的能源結構將更加多元化,可再生的高效清潔能源將全速發展。預計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內地能源總消費的5.5%以上,而到2020年,將達到內地能源消費總量的16%。2035到2040年,更可達到25%以上。

日本新能源經驗豐可助內地發展  要數發展新能源經驗最豐富的國家,非日本莫屬。日本資源匱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以及天然氣的96.6%都依賴進口。當七十年代全球出現石油危機時,日本經濟大受衝擊。經此一役後,日本在節能減排及發展新能源方面十分積極。早在1974年,日本提出新能源技術開發計劃,此後又分別於1978和1989年提出了「節能技術開發計劃」和「環境保護技術開發計劃」。1993年日本政府則將上述三個計劃合併,成為規模更龐大的「新陽光計劃」。這計劃的主要分成七大領域,即再生能源技術、化石燃料應用技術、能源輸送與儲存技術、系統化技術、基礎性節能技術、高效與革新性能源技術及環境技術。其中再生能源技術研究包括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能等,而最受重視的是太陽能。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經過多年的開發,日本太陽能研究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內地現在要積極節能減排及拓展新能源,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的日本,理應可從中獲得很多商機,若兩國可合作,是可達雙贏局面的。奈何兩國政治關係並不太好,對兩國的經貿往來也有負面影響。其實中日關係欠佳,使日本近年未能受惠內地經濟高速增長,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在2%上下徘徊〔見圖三〕,表現較其他發達國家為弱,更遠遜於亞太鄰國。

  不過情況有望改變。新任首相福田康夫採取親華政策,在去年12月1日中日經濟高層在北京中南海召開會談,這是中日建交三十五年來,最大規模的中日部長對話。總理溫家寶,亦與日本外長高村正彥舉行了會晤。溫家寶表示,對話取得了成功,兩國關係已經躍進一步。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三十周年,兩國關係面臨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形勢。中日關係改善,日本料可從內地爭取更多訂單,尤其在節能減排及新能源方面,這有利日本經濟復甦、亦可幫助內地突破瓶頸,在未來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所以日本要脫離熊市,一定要與中國關係改善,否則就無望矣。C■

作者為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歐洲對沖基金Kallista Arbitrage Strategies Fund、Kallista HY Arbitrage Fund、CB Arbitrage Fund及US Equity Fund董事、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執行委員會成員、香港專業財經分析及評論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