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8日星期二

2.5%預定利率帶來壽險行業巨額利潤

2.5%預定利率帶來壽險行業巨額利潤

上海證券報

中國的上市壽險公司為什麼這麼賺錢?有的認為伴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是理所應當的,有些人甚至認為壽險公司就是靠炒股賺錢的。

  「事實上,自1999年6月以來實施的最高2.5%的定價利率是壽險公司利潤來源的重要基礎,而大幅上調定價利率將顯著壓縮壽險公司的利潤空間。我們認為壽險定價利率的提升將遵循謹慎和逐步的原則,迅速而大幅提升定價利率的政策風險不大,不會傷及壽險公司的基本面。」中金公司研究員周光的研究報告明確表示。

  「利差損」轉變為「利差益」

  「我們仍以傳統分紅險為主,適度發展萬能險和投連業務。」去年9月3日,中國人壽副總裁萬峰對媒體表示。

  雖然去年以來保險市場的投連險業務發展得很好,來自監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全行業投連產品保費收入300億元,同比增長500%,占壽險保費收入的7.4%,在個別外資保險公司占比甚至達到80%以上。可萬峰一再明示,傳統分紅險仍是中國人壽的主打產品,這也將是未來幾年的原則。

  萬峰是清醒的!因為2.50%的定價利率是公司巨額利潤的重要基礎。

  所謂定價利率指的是壽險公司承諾的返還給投保人的投資收益率,不管壽險公司自己的投資收益率是多少。

  「我們還是要清醒的認識到,巨額利潤的重要基礎是很低的2.5%的定價利率。也就是說,中國的壽險公司是用很低的資金成本,即固定部分最高不超過2.5%,把保費收進來,並且可以使用很長時間,按照目前壽險保單的平均久期是15年,從而賺取利差」,周光的研究報告指出。

  1999年6月以前,壽險保單的定價利率普遍高達6-8%,高於壽險公司自己的投資收益率,因而產生了大量虧損的「利差損」保單。1999年6月以後,定價利率被保監會限制為最高不得超過2.5%,從而低於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使得「利差損」轉變為「利差益」,整個中國壽險行業也扭虧為盈。

  當然,不可否認,2006年以來,隨著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顯著上升,加上火爆的股票市場,使得中國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飆升,淨利潤也強勁增長。

  2.5%定價利率上調影響

  央行利率的不斷提升,使得2.5%的壽險定價利率面臨著尷尬。那麼,如果將2.5%提升後,其對行業影響有多大?

  「我們相信,定價利率的大幅上調將降低壽險公司的利潤率,短期內應該對壽險公司的估值產生負面影響。長期來看,定價利率的上調意味著保費的降低,使壽險保單更加「物美價廉」,從而使保費收入的增長更快。壽險公司也應該走「薄利多銷」的發展道路,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表示。

  不僅如此,萬峰曾表示,假設定價利率由現在的2.5%提高到3%,就意味著產品價格降低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展業費用也會降低,即營銷員佣金也要降低,這樣就直接影響到營銷員的收入,從而影響整個保險行業發展。

  因此,目前市場上流傳著一種觀點,即認為定價利率上調與否對壽險公司的利潤率都沒有影響,是錯誤的。

  周光的研究報告對此進行了技術演示,以分紅險為例來演示壽險公司所能獲得的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如果保監會將定價利率由2.5%上升至3.5%,壽險公司的利潤空間就由0.9%下降到0.6%,也就是說利潤率下降33.3%。

  而傳統險和萬能險的情況與分紅險類似。

  可以看出,為什麼保監會對於費率市場化改革非常慎重,因為其並非是一次簡單的利率調整而是一個系統問題,涉及整個行業經營狀況。

  「既然上市中國壽險公司的巨額利潤嚴重依賴2.50%的定價利率,並且定價利率的上升會壓縮這些公司的利潤空間,那麼定價利率上升與否、上升範圍和上升幅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

  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2.50%的定價利率是在特定時期人為制定的,長期來看,定價利率應該走向市場化。我們認為壽險定價利率的提升將遵循謹慎和逐步的原則,迅速而大幅提升定價利率的政策風險不大,不會傷及壽險公司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