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

練乙錚:證券評級是否也失靈了?

證券評級是否也失靈了?


  筆者昨天談論次按問題,指出卡特政府一九七七年通過了一個干預按揭市場法案,其後二十多個州政府又通過了干預次按市場的補充法案,直接引致今天次按危機。觸發危機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一些下游因素包括格林斯平長期推行長期低息政策、按揭公司為了競爭不惜對次按戶大開方便之「喉」、證券評級公司未能及早逐步調低一些問題證券的評級,等等。筆者認為,政府既以法例形式大力干預按揭市場,定下不合理的基本遊戲規則,危機的出現便在所難免,上述各種下游因素只不過影響危機出現的具體場景、時間、猛烈程度等細節而已。今天和大家談的,仍然是自由經濟和政府干預的問題,觀察對象則正是上述其中一個細節:按揭抵押證券評級出問題,是否反映自由經濟局部失靈?政府於此有沒有角色?

  大家都知道,市場有效運作,相關的資訊是否充分、及時流通,是一個關鍵。證券評級社,便是證券市場自身為解決效率問題而衍生的一個機制。目前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家證券評級社,其中最著名的,美國三家,加拿大一家,我們可稱之為「四大」。幾年前,由於美國出現英隆、WorldCom、Tyco Int’l 等公司醜聞,國會通過了「上市公司會計制度改革和投資者保障法案」(俗稱Sarbanes-Oxley或SOX法案),其中包括要求證監會研究證券評級社出了什麼問題、怎樣解決。證監會第一步的研究結果,是把重要的問題提出並歸納成幾大類,然後公諸業界,徵求解決辦法;目前這還是在諮詢階段,不過,我們單是知道一下有些什麼問題,也很有啟發:

  一、評級社和評級對象之間的關係是否過份密切?一些公司不僅要求對其所發證券評級,同時還邀請評級社當它們的顧問,指導公司如何改善經營,才能保持評級,甚或有所提高。這種雙重的服務交易,是否包含利益或角色衝突?公司會否以豐厚的顧問合約為餌,誘使評級社不當地提高其證券評級?

  二、評級社根據市場資料調低某種證券評級時,常常來得太慢。美國一些學者做過實證研究,顯示公司債券孳息差距擴大,往往便是評級社調低這些公司債券評級的前奏;如此,債券評級的作用幾乎等如零,因為人們用債券孳息差距的走勢,便可預測債券質素的變化。

  三、「四大」所收的評級費十分昂貴,利潤甚豐(穆迪的毛利潤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否反映一定程度的市場壟斷?除了評級收費高,市場佔有率會否影響其評級質量?

  四、一間公司取得的某一證券評級,不僅影響公司的利息成本,有時還直接損害其整體財政穩定。例如,有些銀行向公司貸款時,在合約上加上所謂的「評級扳機」條款,只要評級下跌,公司便得馬上歸還全數貸款;銀行這樣做,為的是避免這些公司萬一清盤時,其他銀主捷足先登。但這種要求,本身很容易把公司過早地推向破產。

  五、不少證券發行公司和評級用家包括投資者,都覺得評級社的評級過程、所採用的標準和資料,都不夠透明。評級社一般只公開這些資料的一部分,其餘的資料亦只是一部分供給付款用家,但後者因為付款,可以直接與評級社分析員面談;面談之際,分析員會否有意無意之間,向付款用家透露評級對象的一些市場還未知道的評級資料呢?

  六、四大評級社的評級自有其份量,為市場所重視;但發展到現在,不少政府規管條例當中,也規定某些評級必須由「四大」提供;例如,貨幣基金規管條例列明,基金所持債券必須有四大的較高評級。這無疑是政府免費替四大抬高身價。

  七、鑑於評級社錯評、慢評的例子時有所聞,是否應定期對評級社也來一些評級呢?

  看了這許多問題,大家也許心生疑問,到底評級市場本身是否失靈?是的話,其原因何在?筆者認為,失靈現象的確有,但究其原因,卻不一定是市場本身失靈,因為這個市場老早是受美國政府諸多規管干預的,上述第六點,便是例證;不過,最嚴重的干預,來自美國證監會的「發牌」角色。它把四大評級社列為「全國性認可統計評級組織」,並賦予特殊地位,影響了評級市場中其他評級社與四大的競爭能力。證監會若減少這個干預,增加市場競爭,則上述問題多數可以獲得改善(第四點除外)。這又一次說明,市場出現問題,我們不必馬上懷疑是否市場失靈、政府是否應該加強規管。很多例子說明,政府過度規管干預,才是市場出現諸多問題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