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內房開發商冀政府打救

隨內地樓市踏入傳統銷售淡季,內房股也完成了反彈,大行又開始唱淡,原因依然是供過於求、樓價仍有下跌空間及資金鏈問題等。這些問題估計在今年依然將伴隨內房股,內地開發商唯一可以依靠的是政策的打救。

銀監放鬆地產信託融資

  日前銀監會出台《關於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調整了對內地信託公司的管理措施,也特別放鬆了其對開發商的融資門檻。在此《通知》之前,為了防範地產商違規信託融資,銀監會規定信託公司對房地產開發商融資,必須符合強調資本金比例超過35%、土地使用權證書等「四證」齊全,以及二級以上開發資質等三個條件,與銀行貸款的條件相若,頗為嚴厲。

  是次《通知》對於部分信託公司放寬了這一約束;《通知》指出,對符合一定監管評級要求、經營穩健及風險管理水平較高的信託公司,適當放寬對開發商資質及資本金比例等的要求,融資對象不必具備所有以上條件。不過,由於房地產業仍然低迷,未知信託公司是否態度轉趨謹慎。

保險資金有望投資

  另一方面,內地傳媒還引述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孟曉蘇透露,國家可能放開對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限制,最終確定的資金比例可能是8%,即將有近2400億元人民幣的全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將被允許進入房地產領域。這對於資金困乏的房地產行業是一大利好消息。

  去年8月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保險法》修訂草案進行了二審,放寬保險資金的產權投資範圍。消息表示,人大代表對草案增加的「保險資金可以投資不動產」這一規定態度正面,有代表亦認為,對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比例應作出更明確的規定。修訂後的《保險法》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

  有資料統計,1998至2008年這十年間,全國範圍用於房地產開發的土地購置面積達到三十一億三千萬方米;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土地開發量僅十九億四千萬方米,佔過去十年總出售量的62%;換言之,有近40%的土地積壓在發展商手中,連萬科等大型發展商都放慢發展步伐,行業資金困乏的情況可想而知,增加渠道融資對發展商來說極其重要。

政策料向消費者傾斜

  近期又多了內地傳媒表示,內地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房地產業佔一席位,認為將陸續有針對樓市救市措施出台。日前發改委、統計局、央行、銀監會及財政部等多部委專門在北京召開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會,聽取各地樓市情況的報,以及專家與市場人士關於新的樓市調控政策的建議,增加了市場對政策的憧憬。也有消息指出,上海房產部門已經組織研究了一系列提振樓市的方案,其中不乏購房退稅及辦理藍印戶口等調控措施。

  這些消息都是道聽途說,尚未有確切證明。事實上,樓市對整體經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相關措施刺激樓市也是情理之中。由過去的政策看來,政府對樓市的調控側重維持市場穩定及防止樓價泡沫,並非發展商的利益。

  此前住房及城鄉建設部公開叫停各地越權救市行為,更表示,目前「各地房價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但與社會預期還有差距,仍高於普通居民的支付能力,啟動房地產市場的關鍵還在於房價的合理定位。」預料政府日後針對樓市的政策將繼續向消費者傾斜,對整體行業的態度較為謹慎。不過,對大型及穩定的開發商就稍有放鬆。撰文 方遂蘭

---

樓價頹勢未改 今年恐再下滑 

基金Aetos退出雅居樂(3383)惠州白鷺湖項目,並要求退還12億元人民幣訂金及支付應計利息一事,拖累內房股進一步下挫。其實,歸根究底,這都是投資者對內地房地產前景缺乏信心所致。內地樓市確實也未擺脫劣勢,儘管去年樓價已經顯著回落,但幾乎所有證券行都預測,今年樓價將進一步下跌,內地樓市重新定價的過程依然漫長。

全國平均價罕有下跌

  早前國家發改委發表七十大中城市樓價報告,截至去年12月,全國七十個大中城市樓價平均下跌0.4%,但這個只是平均數,部分城市的樓價跌幅較大。其中深圳的新樓售價,較2007年同期下跌18.1%、廣州挫9.4%及上海下跌1.9%。

  地產研究機構戴德梁行(DTZ)發表報告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去年開始出現下跌,這是十年來的首次。分析認為,自去年以來開始出現下跌的中國房地產價格可能將繼續下跌,這一下跌趨勢可能一直持續到2011年年底,直到房地產價格回落到合理水平上。其中,中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房地產價格水平,在去年整體平均回落了17%,今年將繼續下跌10%,2010年將下跌5%,直到2011年年底中國房地產市場才會止跌回穩。

成交量才是關鍵

  花旗表示,今年內地樓價將再下跌。分析員表示,去年12月樓價持續下跌是在其預料之內,估計今年樓價將進一步回落10%至25%。他表示,部分城市例如重慶、上海、瀋陽、西安、渤海及中國西部城市表現將好一點,但是對於廣東、福建及長三角地區,由於這些城市受到金融海嘯影響較大,因此依然謹慎。

  分析員表示,相對於樓價,他們更重視的是成交量。他指出,在中央政策近期的樓市措施刺激下,今年的成交量能否穩定是行業中最關鍵的因素,比起樓價的走勢更值得關注。整體來看,分析員對低端住宅及沿海城市的主要行業參與者,例如雅居樂、碧桂園(2007)、合景泰富(1813)及綠城(3900)的態度謹慎;看好注重全國布局及屬於國企的發展商,例如中國海外(688),華潤置地(1109)、遠洋地產(3377)及方興地產(817)。

小型發展商危險

  麥格理表示,內地樓市由去年年底開始,在政府利好政策催谷下,銷售得以反彈,帶動其研究覆蓋的內房股自底部上升58%。部分負債高企的小型發展商相比去年最低的股價,更有110%至180%的反彈。儘管如此,麥格理認為,目前內地樓市存貨增加的風險、樓價下滑及經濟周期轉弱,這些利淡因素將影響樓價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出現價格波動。

  分析員認為,小型發展商由於資產負債表緊張,以及大量部署在高存量房屋的城市(例如深圳及北京),樓價下滑將進一步壓榨盈利,目前還不是看好的時機。

  分析員同樣指出,身為國企的華潤置地及中國海外財務狀況穩健、擁有全國布局、在滯銷的城市項目較少及擁有收租物業,將獲得穩定的盈利。

從迷債事件看《證券分析》投資原則 by 李永權

在這百年一遇的環球金融海嘯期間,再版《證券分析》一書的意義十分重大。《證券分析》初版於1934年,作者是格拉罕及多德以親身經歷美國1929至1933年經濟大蕭條的心得;加上大蕭條期間的真實資料寫成此書,然後在1940年加進1937至1938年經濟衰退的資料,修訂第一版後再出第二版,在1951年第三版、1962年第四版、1988年第五版及目前的第六增訂版。

金融海嘯與《證券分析》

  七十多年前著述的《證券分析》依然歷久不衰,放在今天閱讀,發人深省之處仍多,不愧是投資經典之作。格拉罕是價值投資流派的鼻祖,現代股神畢非德在哥倫比亞大學上過他的投資課,視他為師傅。

  格拉罕在一歲時(1895年)隨父親由英國移民美國,1914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在華爾街的一家小型經紀行工作,1926年與朋友成立一家投資公司並回到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格拉罕在美國大蕭條期間投資失利,把身家輸個清光,幸得他的拍檔給予支持而得以重整旗鼓。在這背景下,格拉罕與他在大學任教的同事多德寫成《證券分析》。此書不但有學術理論作基礎,還有實戰經驗作支持,絕非坊間媚俗之作,也不是象牙塔內的空論。

  《證券分析》的頁數甚多,是一本巨著。這次翻譯的中文版本,把原著分拆成四冊,第二冊屬於原著的第二及第三部分,專論固定價值投資,也就是現今所說的債券、優先股及可換股債券的投資。

  現今一般個人投資者對債券的投資顯然不及七十年前的美國活躍,這與當時沒有很多基金及機構投資者出現,個人投資者主導市場活動有關。去年金融海嘯爆發,令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貝爾斯登、房利美、房貸美、AIG及花旗銀行等巨型金融機構和銀行,先後需要美國政府出手打救,它們的股票及債券價格大跌;加上證券化產品(例如債務債券)及信貸違約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濫,以及在香港與新加坡鬧得滿城風雨、與雷曼兄弟相關的迷你債券違約事件,投資者的損失極為慘重。諷刺地,一般個人投資者此時才對債券加深認識。投資者在這時候閱讀《證券分析》,感受將更深刻,得到的啟發會更多。

  《證券分析》強調,要了解發債體及債券的信貸質素是否優良,應當把它們放在經濟受壓的情況下檢視,而不是在經濟暢旺時察看。所以這次金融海嘯正好讓投資者認真地檢視,哪些發債人抗衰退能力強,以及哪類債券產品在惡劣環境下能繼續生存。

投資債券四大原則

  作者提出投資債券最重要是保本,投資者不應奢求利潤增加。這與投資股票不同,投資股票除了防止本金的虧損外,還要追求利潤的增加。因此在選擇債券時必須注重四大準則:  一、安全至上,發債體必須能依時支付利息,到期還款;  二、發債體承諾合約的能力,應該在市況惡劣的情況下量度;  三、高息不足以彌補本金的損失,用數學計算出來的回報,未能按比例地反映本金面對的風險程度;  四、安全與否應有一套標準去量度,例如借用監管機構要求銀行遵守的投資準則。

  總括來說,投資債券最要小心審視發債體的信貸狀況。現今債券投資者十分倚賴發債體及債券取得的信貸評級作投資決定。《證券分析》全書沒有提及信貸評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成立不久(穆1909年、標準普爾1916年及惠譽1913年),年資尚淺,未被廣泛認受,直至1936年美國政府收緊規則,限制銀行只可以買入投資級別的債券,評級機構的生意才告突破。可歎這三大國際評級機構過去幾十年辛苦建立的認受性,卻在過去幾年互相競爭下自毀長城。在備受全球譴責下,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最終承認為追求利潤而寬鬆評級,間接助長金融海嘯肆虐。

  《證券分析》十分注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提出投資者不應投資在小規模公司發行的債券,因為當市場環境轉壞時,銀行不大願意貸款予小規模的公司,令它們的營運受損,信貸違約事件便較容易出現。不過,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規模較小及信貸狀況欠佳的公司及機構也可以發行所謂垃圾債券(即信貸評級在BBB以下的債券),這與環球資金愈來愈多,優質債券供不應求,市場部分資金被投放到較高風險的投資產品上有關。

無抵押與有抵押債券

  書中對無抵押債券及有抵押債券有很詳細的分析。業績良好的發債體較債券有抵押品的發債體更值得投資;業績良好的公司所發行的無抵押債券的安全程度,較其他公司的有抵押債券更高;業績良好的公司在經濟環境欠佳的時候,仍有足夠的邊際利潤作支持,而抵押品的市值將隨市況變壞而下跌,如不幸遇上違約事件,投資者要等候破產的法律程序完結,待出售抵押品後,才可取回部分投資本金。完成破產法律程序的時間可以很長,因此債券持有人很多時願意以折扣價出售,以便早點收回本金。七十多年前的情況,與今時今日的債務抵押債券及雷曼兄弟相關的迷你債券比較,何其相似!

  這三十年來活躍的證券化市場,發行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有抵押債券,而這些債券所用的信貸增強方法主要是債券地位順序分級法。抵押品的總金額被包裝分層分級發行,計有高級債券、中級債券及低級債券等;中級及低級債券是次級債券,遇上抵押品出現違約事件,投資在次級債券的投資者只能在高級債券投資者之後取回全部或部分本金。

  作者強調如果次級債券不夠安全,則不應投資在同一發債體發行的高級債券。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證券化產品還未面世。證券化產品是在1970年第一筆按揭證券出現後,才蓬勃發展起來。如果投資者固執於《證券分析》提出的原則,證券化的次級產品便無人問津。不過,如果一家公司本身發行的次級債券令投資者感到不安,這家公司的信貸狀況顯然出了問題,作者提出的投資原則便十分合理。

  作者認為,當市場上沒有良好的債券產品時,投資者不應勉強找借口投資次等債券。錯過好的投資產品不等於要立即選擇次等的投資產品,耐心等候時機,是價值投資者應堅守的原則。

勿被擔保一詞欺騙

  作者提醒投資者投資於有擔保的債券時不要被「擔保」這看似安全的字眼欺騙,投資者必須小心分析擔保人的信貸狀況,猶如分析發債體的信貸狀況。同樣地,投資優先股時也應採用投資債券的標準去作風險量度,而選擇可換股債券時應選擇質素及盈利前景好的公司,而不是只看可換股債券的條件。

  經典著作之所以歷久不衰,是因為它包含了敏銳的智慧,揭示人性的強弱,點出人類的特性,指引行為方向。所以《論語》、《道德經》、《聖經》及《可蘭經》等經典巨著及聖典,雖經歷千百年的歲月,仍深受後人的敬重、學習及發揚。

  《證券分析》成書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格拉罕是近代金融巨人,而股神畢非德及其他信奉價值投資的投資者,站在巨人格拉罕的肩上,終把價值投資理論發揚光大,成為投資界一個極為重要的流派。

之四.完

節錄自《證券分析》2009年增訂版之序言  本文作者為御風而行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曾任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財務)、國際商人銀行常務董事兼國際資本市場主管、北美及香港證券期貨經紀、香港資本市場公會主席;在證券發行、安排、交易、管理及推廣有豐富經驗。他亦熱心推動棒球運動,是香港棒球總會主席。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價值投資在經濟亂局的意義 by 林少陽

《證券分析》的作者格拉罕,是股神兼世界首富畢非德【圖】的師傅,亦是特計財務分析師(CFA)機構CFA Institute的創辦人之一,由1928年開始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門生遍布華爾街。受到他的投資方法啟迪的投資者,被市場冠以價值投資者之名。他的入室大弟子畢非德,更視格拉罕是啟蒙老師及智性上的父親(intellectual father)。為表對恩師的敬意,畢非德以格拉罕作為大兒子候活(Howard Graham Buffett)的中間名字。

亂世出經典

  《證券分析》第一版出版在1934年,剛好是1929年股災劫後餘生及經濟陷入大蕭條的冰封時期。當時全世界百業蕭條,美國的失業率高達25%,華爾街股市狂瀉近九成,軸心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正醞釀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本書經得起時間考驗,是因為出版時正好經歷金融市場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壓力測試,可說是當年大蕭條經歷五年陣痛期所孕育出來的經典著作。

  在這個非常時期,很多投資者對證券(股票及債券)投資失去信心,認為所有證券投資都屬於投機。然而,未因投資損手而喪失理智的格拉罕力排眾議,堅持不是所有證券買賣都等同投機。投資及投機的主要分別在於,一、投資是透過充分的資料分析進行的買賣,而投資的目的是以保本為基礎,並提供可靠而滿意的投資回報;二、任何非保本及未經周全的資料分析便進行的買賣,主要目的是企圖賺取差價利潤的行為,都可視為投機。

  很多讀者見到《證券分析》這本書便面有難色,不是因為它的內容抽象,或者是其年代久遠的文字艱深,只是因為它的外表──厚;事實剛好相反,這本書既不抽象,文字淺顯,亦沒有現代財務學常客阿爾發(alpha)、貝他(beta)及加馬(gamma)等怪誕的希臘朋友,更沒有數學微積分公式。書中隨處可見的不是數字符號,而是有如普通常識的投資智慧。

  價值投資的中心思想,是排除以價格作為思想的重心,改以價值出發。他的入室大弟子畢非德不單盡得師傅的真傳,更加青出於藍,把價值投資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名句「價格是你付出的價錢,而價值是你所得到的回報」(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便是對價值投資法一個最畫龍點睛的註釋。

  《證券分析》的主要課題是如何決定資產的內在價值,作為資產的合理價格,或者是資產價格波動的中心點。市場價格雖然是客觀,但是報價機內的報價每分每秒都在變動。望神經質的股票報價機,人們不變得神經質才怪。如果能夠找到資產的內在價值,便等於在市場上能夠知所進退。

價值價格安全邊際

  能否判斷資產內在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主要看資產回報的穩定性。沒有穩定回報的資產,根本不能定價。內在價值的釐訂,有一定的主觀性,亦可能隨宏觀經濟的形勢而變化。為減低評估資產價值的主觀成分,格拉罕較側重有客觀基準的有形資產淨值,而畢非德則較為側重無形資產(如管理技巧及企業競爭優勢等)價值的評估。

  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的概念,與內在價值的概念互相呼應。安全邊際是價格與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如果你付出的價格,低於資產的內在價值,以廣東人的俗語說,你就是以「抵買」的價錢執平貨。安全邊際愈大,代表資產愈「抵買」;相反,如果投資者以高於內在價值的價錢買入資產,安全邊際將是負數,如果市場價格回復正常,投資者將蒙受損失。

  無論我們如何客觀處理及分析資料,由於評估資產的內在價值涉及對未來微觀及宏觀形勢的評估及推算,計算資產的內在價值仍然是一門藝術多於科學。畢非德利用價值投資法成為世界首富。他可以,並不表示你也可以,但是《證券分析》以保本第一及以客觀分析為基礎的投資心法,卻是幫助投資者累積財富的不二法門。貫徹執行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不大可能會沾手近年炙手可熱的衍生工具,亦不大可能會進行槓桿式資產投資。

  堅守價值投資,並不表示投資者能夠預言大跌市的來臨。部分投資者可能因為沒有在跌市來臨前及時沽貨套現,他們即使持有穩健投資回報的資產,亦可能出現暫時性的資產貶值。不過,如果他們擁有的資產是收入最穩定及市場競爭力最佳的公司,起碼仍然可以獲得穩定的現金收益(股息或利息收入),配合穩健的理財政策,很難想像他們會是金融風暴中沒頂的一群。

股神價值投資示範

  最近環球股市狂瀉,價值投資法失靈之說迅速冒起,順勢操作的理論似乎有取而代之的氣勢。以上的現象,不禁令我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當畢非德對科網股敬而遠之的時候,他及整個價值投資學派,均被抨擊為追不上時代。不少新經濟學派的捧場客,對畢非德及他的所有同門冷嘲熱諷。

  當時筆者及東尼(Tony Measor)身在香港,同時主持一個財經網站,卻對當時科網股千奇百怪的估值方法(還記得眼球估值法嗎)嗤之以鼻,因而被香港及遠至美國的科網股發燒友,以電郵人海攻勢,不斷進行人身攻擊。結果如何?畢竟,實事求是的分析框架,始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價值投資法未必令你即時飛黃騰達,亦不保證投資者不會在跌市中錄得賬面損失,但起碼可讓堅守信念的投資者在跌市中保留實力。投資者不妨放長雙眼,那最後微笑的人,將依然是你。

  去年10月,正值環球股市疲不能興之時,畢非德罕有地公開宣布他將以個人名義大舉掃入美國股票;如果股價再跌,不排除傾盡個人家財全面入市,引發大量的非議。未來的價格是否再跌,即使是畢非德也不能夠說得準,但是格拉罕給他的分析框架,讓他清楚看到,當時市場的價值與價格已出現重大偏差,令這位向來無寶不落的投資者亦食指大動。

  作為一位投資老手中的王者,他的市場觸覺亦向他發出入市的訊號:「當大部分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現在連投資老手也恐懼,反而應該貪婪。」有經驗的老手,不用手持一部財務計算機「篤篤」,已經知道價值所在。

  認為價值投資法已不合時宜的投資者,很明顯是對價值投資法的誤解。《證券分析》能夠提供的,只不過是一把鋒利的分析利器。這把利刃,是我所見過學過的投資技巧中,最容易掌握及最好用的工具。

  熟讀《證券分析》,學懂了這套紮實的分析框架,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要成功,還需要懂得如何運用這套分析框架,去搜集充足的資料,作出正確的分析。能夠事先搜集資料,作出有系統及合符邏輯的分析,亦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二步;第三步是成功投資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對分析結論,充滿信心及貫徹始終地執行下去,直至投資開花結果為止。在現實世界中,要一氣呵成地執行這三個步驟,才能夠分享得到投資的成果,而要做得到,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框架與宏觀判斷

  價值投資法是一個起步點。完整的基礎證券分析,還需要對宏觀形勢的正確判斷。不少人對價值投資法有一個誤解,以為奉行價值投資法的人,並不重視宏觀經濟分析。試想想,畢非德在2003年年初大舉投資中石油(857),同時看淡美元,你認為他是否真的無視宏觀經濟分析?任何全面的投資分析,無論出發點是微觀還是宏觀的層面,到最後都必須合流,因為要對個別公司的業績作出正確的趨勢分析,不可能對宏觀經濟沒有充分的掌握。同樣地,我們不能單單只看宏觀形勢,便貿貿然作出投資決定,因為大環境好(或不好),不一定跟你投資的項目有絕對的關係。

  大海之所以成其大,皆因其容納百川的胸懷。目前金融市場的動盪,起源於金融市場系統崩潰,非徹底的改革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而當前的問題,正是考驗投資者運用基礎投資分析技巧的應變能力了。之三  筆者為香港著名基金經理。他曾分別任職美資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兼基金經理,以及華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在香港證券市場擁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他擅長於應用價值投資方法,發掘潛質優厚但估值仍被低估的上市證券。著作有《步上一億元財富之道》。

節錄自《證券分析》2009年增訂版之序言

中移動上客傲視同儕

三隻中資電訊股昨日公布的去年12月份營運數據榮辱互見,其中中國移動(0941)最新的數據顯示,業務表現仍然傲視同儕。中移動上客量連跌兩個月後,12月份終於回升至707萬名,帶動其股價午後倒升1.16%;中國電信(0728)12月份固網流失202萬客,創下單月流失量新高, CDMA客戶銳減6萬名;聯通(0762)12月份GSM上客急速放緩至42.4萬戶。摩根士丹利估計,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不對稱政策不可能出台,短期內中移動仍是電訊業中首選。中國移動股價昨日股價曾低見66.95元,跌幅達3.18%;股價最後收報69.95元,上升1.157%。中電信昨日股價下跌1.4%,收報2.73元。聯通股價下跌8.04%收報7.55元。

上月上客量增至707萬

中移動昨日公布,2008年12月份移動電話上客量回升至707.1萬名,而去年11月份上客量為687萬戶。2008年全年淨增客戶8,791.1萬名,按年增長24%;截至2008年12月底總用戶數達4.5725億名。2008年每月平均上客量增長為732.6萬名。

中電信亦公布,截至2008年12月底止,其本地電話總用戶跌至2.0835億戶,全年累計流失用戶1,198萬名。其本地電話業務續在12月份流失202萬戶,創下單月流失量新高,11月份只流失151萬名。去年12月份寬頻客戶上客量為70萬戶,去年全年淨增862萬戶。移動業務方面,中電信去年12月份的CDMA用戶淨減6萬名,12月底的總CDMA用戶為2,791萬名。

聯通方面,去年12月份新增GSM客戶42.4萬名,較11月的99.6萬銳減。截至去年12月底,聯通GSM總用戶1.334億名。固網業務方面,12月份本地電話用戶流失487.1萬名,11月份只流失152萬戶。12月份寬帶用戶流失2.2萬名,11月份仍錄得23.4萬戶增長。

大摩籲「增持」 目標80元

摩根士丹利昨日發表報告稱,中移動上月客戶淨增2.9%,預期在宏觀環境下,中移動所受的影響最少。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不對稱政策不可能出台。在短期內,中移動仍是電訊業中首選。大摩給予中移動「增持」評級,目標價80元。

大摩認為,中電信在12月份固網客戶淨流失202萬戶,相信今年底時會將一些非活躍的客戶撇除。而CDMA客戶上月淨流失6萬戶,已較10月及11月份情況改善,這反映公司推廣及補貼見效。中電信未來兩年盈利表現將會呈深「V」形走勢。計及大量手機補貼後,中電信現價相等於2009年市盈率,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

德銀將聯通評級由「買入」降至「沽售」,並大削其目標價51.9%,由15.7元降至7.55元。該行預料今年聯通每股盈利按年跌22%。原因包括(1)相信不對稱政策存今年不會出台;(2)推廣銷售成本增加;(3)3G要遲些才推出;(4)關注整合網通是否成功。新報記者高卓炎報道

國壽首席投資官“調往”中信證券

本報訊 (記者殷潔)中國人壽(下稱國壽)昨日宣佈,其首席投資執行官劉樂飛將受委派前往中信證券任職,並免去其首席投資官的職務。據瞭解,劉樂飛將主要負責管理中信證券發起設立的綿陽產業基金。而國壽未披露繼任首席投資官的人選。

  中國人壽此前因投資中信證券,為中信證券第二大股東。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人壽股份和中國人壽集團共持有中信證券15.9%的股權。

  據記者瞭解,劉樂飛將任中信證券旗下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負責管理綿陽產業基金。該投資管理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由中信證券以67%的比例控股,是國務院、發改委特批的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綿陽產業基金由中信證券牽頭組建,目前由中信產業進行管理。該基金也是國內首只由券商發起設立和管理的產業基金,擬募集資金60億元。該基金公司被中信證券視作新的贏利點。

  ■ 相關新聞

  國壽預計去年淨利下滑超五成  本報訊 (記者殷潔)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中國人壽昨日發佈公告稱,預計2008年全年淨利下降超過50%,從2007年的281.16億降至140.58億。

  國壽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內資本市場在2008年出現大幅下滑,造成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收益較2007年大幅下降;國內保險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對公司經營效益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受自然災害影響,2008年賠付支出有所增加。

  而保險公司淨利下滑在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經有所體現。國壽前三季度淨利131億元,同比下降46.91%。記者發現,相比其第三季度23.39億元的淨利,國壽第四季度淨利僅為9.58億,也就是說國壽上半年的利潤貢獻占比超過七成。

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陸東籌新基金 堅持價值投資


瑞銀前策略師陸東昨天接受訪問時表示,堅信價值投資法,未來做基金經理也繼續採用價值投資法,為投資的基本法則,他並相信未來中國市場的開放將為香港基金提供龐大的發展空間。

  金融海嘯令股市大跌,即使是藍籌公司甚至是著名跨國企業的股價也面目全非,傳統的價值投資法備受質疑。本報專欄作家曹仁超,過去多月反覆質疑價值投資法,寧願信趨勢,並在去年九月已經指出過去十個月是價值投資法信徒的大災難,中外亦然。

  陸東則提出強烈反對,認為價值投資法被質疑,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出現太多估值陷阱,是投資者對很多上市公司持有的衍生工具造成影響的估計不足。當股價下跌,很多人以為股價便宜就買入,但卻不知道在股價下跌時,盈利如果下跌,股價可能更貴。正如AIG股價和花旗的股價都大跌,但其盈利也同時大跌,關鍵是股價是否反映未來盈利上升。

  他認為市場對價值投資法的質疑是錯誤,投資者往往誤以為股價下跌就等於便宜。最重要的是掌握盈利的預測,他認為這並不容易。他並指出今年企業的盈利的能見度仍然較低。

  其實價值投資是投資策略的其中一種,由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和多德(David Dodd)所提出,與價值投資法所對應的是趨勢投資法,前者的重點是透過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價對賬面比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

  去年八月離開瑞銀後,陸東一直在籌備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他表示,成立基金公司其中一個目標是中國市場,儘管全球去年很多對沖基金倒閉,現在成立新的基金扒逆水並不容易,陸東仍然堅持,並指出成立基金第一年不一定賺錢,但關鍵是成立一個平台,相信未來中國的市場必將更趨開放。中國的人口政策—一孩政策令中國的未來人口的供養比例(dependency ratio)偏高,對基金和退休金的需求將相當龐大,這也將令以香港為基地的基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時機的選擇:3G能否盈利?

本報評論員周慧蘭北京報道 《21世紀》:3G牌照的發放歷經數年,現在終於塵埃落定。現階段的市場情況與前幾年相比有了哪些改變?現在是否是推出3G的最好時機?

張昕竹:對於在現在這個時候發放3G牌照,我有很多不太理解的地方。我覺得政府對技術干預過多。世界各國的電信產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預,但我們國家的干預———特別是在3G方面———確實過多了。企業需要3G的時候,我們沒有發放牌照;而在企業不需要的時候,我們硬要塞給它們。我覺得政府的選擇和市場的狀況不是非常匹配。

我認為,現在不是推出3G的最好時機。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將政府干預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

李進良:我認為國家對時機的選擇是比較合理的。從總體情況來看,現在比過去要更好一些。

從2003年開始,全球都在叫嚷著上馬3G,各大利益陣營不厭其煩地來中國游說。但是,在那個時期,第一階段的3G標準系統並不先進,而第二階段的3G標準系統尚未出爐,當時不發放3G牌照是明智的。

《21世紀》:3G牌照的發放,選擇在三大通信行業巨頭重組之後。如何評價中國電信業的重組?在此背景下發放3G牌照,對於中國通信行業的競爭格局會有哪些影響?

闞凱力:重組與發放3G牌照,本身沒有必然的聯繫。中國電信行業的此輪重組,中國聯通保留了G網,並與中國網通合併;剝離出的C網歸中國電信;而中國移動與鐵通合併。這個重組中,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拆分聯通造成重複建設。聯通的各項業務像是一個連體嬰兒,表面看是兩個腦袋,但其實不是兩個人,身子、胳膊、腿、內臟都是共用的。如果硬拆,必然造成大規模重複建設。這個問題已被現在的發展所證實———電信花了1100億買了CDMA,但接收的時候只有2000萬用戶,比聯通原來公佈的用戶數少了近1/3。而且,電信花1100億買來的C網只是無線設備,它還需要自己重新建設網絡、機站、系統,大約需要再投入800億。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帶來大規模的重複建設和浪費。

第二個問題是整合非常困難。聯通與網通的整合至今也沒有實現。反倒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在三個電信運營商中,新聯通的人員數量是最多的,但業務收入卻是最少的。所以,即使它現在不裁員,將來裁員也是無可避免的。

第三個問題是重組目的不明確。重組究竟是不是為了解決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問題?倘是如此,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誰大拆誰,這是小學生都想得明白的道理。結果卻是不拆大的。那麼至少在短期之內,我們看不到解決移動一家獨大問題的出路。

既造成大規模的重複建設,整合又非常困難,又不解決任何問題,那麼重組還不如不重組。3G牌照的發放與中國電信產業的重組並無關聯,難道因為3G是三個標准,我們就搞成三家?3G要是四個標準呢?就搞成四家?3G發牌與電信重組,根本就是兩回事。

李進良:我認為五合三的重組方案不是最佳的。按“五合三”重組方案,雖然三家運營商都獲得移動和固網牌照,成為全業務運營商,但是,重組之後的現實是:

中國移動仍然是原來的組織架構,仍然擁有GSM用戶約4.5億,仍然是每天3億元以上的利潤。

中國電信保有原來約2.1億固網用戶、約4300萬互聯網用戶,並新添3000萬CDMA用戶。但由於C網在聯通一直虧損,2007年剛開始盈利,分家重組之後走向正常運營少說也得半年,因此,估計中國電信也就是保持原來的經濟效益。

新中國聯通擁有約1.3億GSM用戶、約2500萬互聯網用戶、約1億固網用戶。由于要傷筋動骨進行合併重組,走向正常運營也得一年半載,估計其效益比原聯通好不了多少。

總之,重組後的一兩年,經濟效益不會有明顯改善,仍然是中國移動獨佔鼇頭,不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21世紀》:我們瞭解到,國外的3G運營商大多處於虧損狀態,中國的運營商能否避免這種狀況?

闞凱力:事實上,3G在我國,不管採用哪一個技術標準,都會給電信運營商帶來巨額的虧損。

因為3G在全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嚴重地缺乏應用、需求和市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國際上,3G是從2000年開始搞的,七八年之後所有的3G運營商還都在賠錢。尤其是李嘉誠,原來說八年扭虧為盈,但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所以有人開玩笑,說3G是哪三個G,第一個是Girl,第二個是Gamble,第三個是Game。

而中國的2G在世界上是規模最大、技術最好、覆蓋面最廣、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因此,3G在中國會尤其缺乏應用和需求。有人提到視頻點播,實際上,2005年原來聯通的CDMA上面已經有12路的彩電點播,但沒有人使用,連營業廳都不知道。移動的GSM也已經發展到了所謂的2.75代,即EDGE,視頻點播非常流暢,但也沒有多少人使用。既然中國已經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質量最好、用戶最多的2G,為什麼還要發展3G?更不要說中國從整體上來講,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收入水平也比西方、香港低得多。胡錦濤總書記前些日子說過“不折騰”,我想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借鑒。

李進良:現在確實有很多運營商在3G上是虧損的,但這取決于它們各自的運營情況,並不是3G運營必然如此。舉例來說,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在經營GSM,但是中國移動一天賺3個億,中國聯通卻賺得很少,為什麼呢?這跟企業的經營情況有關。中國聯通經營了兩套東西,GSM和CDMA,CDMA虧的錢用GSM賺的來彌補,它的盈利狀況自然不如中國移動

從國外3G的運營情況來看,雖然大部分是虧損的,但韓國和日本的運營商能賺錢。當然,電信產業和別的產業不同,它需要先建立一張大網,這個投資是非常大的,所以前幾年虧損是很正常的。假如說,運營商一開始投入1000億,他們不可能馬上向消費者收1000億,而是要分5年收回,一年200萬,那到第六年的時候,它們就能賺錢了。

大塚裕幸:2G是以電話(語音業務)為主。而從3G開始,移動互聯網得到普遍推廣,例如,通過高速通信,能夠順利地進行音樂傳輸和信息傳輸。目前,在日本已經有超過80%的用戶切換為3G用戶。

對於3G的網絡運營,快速地擴大覆蓋面、提供種類豐富的手機終端非常重要。對於3G業務而言,如何預測人均ARPU,以及何時回收初期投資的單年度盈利計劃非常重要。3G提供全新的服務,所以基礎設備投資非常重要。

國壽保費 全省率先過百億

本報訊(王斌劉丹)記者昨日從湖南省保險行業協會獲悉,2008年中國人壽湖南省分公司總保費117.5億元,成為全省首家保費過百億的險企,同比增長64.

7%。

2008年,湖南保險行業面臨冰災、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同時市場競爭更激烈,新老壽險主體已經達到17家,中國人壽一直占據全省市場四成份額,且呈穩中有升態勢:2008年完成壽險及長期健康險首年保費70.1億元,同比增長110.4%;新單期繳保費13.2億元,同比增長21.2%;10年期繳保費7.2億元,同比增長30.1%,各項業務增幅均高于上年。

同時,國壽湖南省系統個險渠道完成新單期交保費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14.5%;完成10年及以上期繳保費6.3億元,同比增長26.9%;銀保渠道完成壽險總保費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205%。國壽湖南省系統業務結構、業務品質不斷優化,意外險在短險中占比達到了51.13%,同比上升5.92個百分點;全年完成續保3406億元,續收率為93.39%。

“過百億,這是里程牌,又是起跑線。”中國人壽湖南省分公司總經理柳福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規劃了穩定經營、和諧發展的三年發展戰略,2009年計劃實現總保費收入118億元,壽險新單保費收入71.74億元。”中國人壽還將加大客戶回訪力度、開通國壽資訊通、組織國壽客戶節和國壽大講堂等活動,服務質量將再上台階。

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行業新丁 全場注目(比亞迪)

在今屆底特律車展內,來自中國的車廠比亞迪雖是國際汽車業新丁,但卻受到全場注目,因該車廠所展出主力研發的BYD F3DM,正是全球首部能大量生產、可用家庭插座充電的混能車,較美日多家車廠率先打入家用電源充電汽車市場。

  創立於1995年的比亞迪,是全球最大的充電電池生產商,現佔全球手機電池市場的三成分額,但在遲至2003年才開始染指汽車業。該公司生產的F3DM裝有電力引擎和汽油引擎,電池每次充電後可行走約97公里,當電池耗盡後會切換至汽油引擎推動汽車行走,並同時為電池充電。據悉該款汽車現時只在國內大城市發售,售價約15萬元人民幣,較豐田的混能車Prius價格接近便宜一半。

  比亞迪透露,將於2011年把混能車打入歐美市場,之後會在美國設廠生產汽車。其創辦人王傳福表示,由於該公司在充電電池科技上佔領先地位,因此所生產的電動車亦有獨特的優勢。他較早前曾揚言,比亞迪預計在2025年前超越豐田,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他從電池生產商變身成為汽車生產商,原因是看到在使用電池的產品和行業中,汽車是最大和最有前途的,因此要用電動發動機來顛覆整個汽車行業。他又表示,困擾電動車的三大難題,分別是可靠的電池、低廉的價格、以及使用電池的便捷性,而比亞迪在這三方面均已作出妥善處理,不再存在問題。因此有分析認為,比亞迪有機會憑電池帶領其電動車的生產,成為二十一紀的福特汽車。股神畢非德也看好該公司前景,在去年9月購入比亞迪10%的股份。

龐寶林:摩笛吹散匯控恒指考驗萬三關


還有一星期左右就過農曆新年,過年應該是喜氣洋洋的,可是股市終止了去年年底的「小陽春」,在過去兩周大幅下跌,相信或多或少也影響港人過年的心情。尤其是港人的愛股豐控股(005),被券商摩根士丹利唱淡,股價由年初的73.7元,大跌至66元。大摩唱淡的理由,主要是擔心一、控核心資本不足;二、有供股及集資需要;三、下調派息比率;四、未來收入下降。

控「終極一跌」營造恒指雙底  根據以往控管理層的成績及其穩健的風格,筆者對首三項因素並不太擔心,而未來收入下降的預期,相信是控近期股價偏弱的主因(在大摩被唱淡前,控股價已較疲弱)。須知道控盈利的三大來源地──美國、英國及亞洲也有問題,美國及英國經濟料陷入衰退,亞洲市場又面對息差收窄及呆壞賬上升。面對這環境下,大摩把其2008、2009及2010年的每股盈利,分別下調至0.9美元、0.55美元及0.5美元。換句話說,大摩預期控2008至2010年控業績也將倒退。

  翻查控過去的盈利記錄【表】,發現匯控只在三年出現過盈利倒退,往後盈利可隨經濟環境轉好而大幅回升。如今2008年控盈利倒退幾成定局,筆者預期2009年盈利仍將倒退,即第一次連續兩年出現業績倒退;但倒退幅度料不會像大摩的預期般大(因預期下半年環球經濟回升),估計約三成,即2009年預期每股盈利介乎0.6美元至0.66美元。而2010年控盈利應有望回升。以目前66元的水平來說,控2009年預期市盈率介乎十二點八至十四倍,可說是合理。筆者對此估值的評價是「中性」,故有貨者宜續持有,沒貨者亦不用急於買入。

  若看長線一點,金融海嘯加速金融業間的汰弱留強,對匯控這位「強者」來說並非壞事,好像其主要競爭對手花旗集團,在美國政府施壓下,不斷進行資產拆骨行動套現,包括出售消費融資及信用卡業務,日前亦正式公布向摩根士丹利出售旗下美邦證券公司。預料經過一輪「瘦身」後,花旗資產將勁減至6000億美元,佔其目前2萬億美元資產只有三分一。市場上一個又一個金融巨擘倒下或縮減規模,若匯控能夠得下去,未來環球經濟回升時,將會是一個「大贏家」。

  最後一提的是,以傳統經驗看,領袖股往往在跌市後期才顯著下跌。控這隻領袖股今次「終極一跌」,只要不拖累恒指跌穿去年10月低位的話,筆者相信會為港股營造另一個底部,令整體恒指走勢形成「雙底」,為日後牛市提供一個更強的基礎。

貨幣供應回升助企業

  為刺激經濟,中央鼓勵銀行「放水」,銀行獲賦予更多彈性決定適當的借貸利率,為企業及重要的基礎建設提供融資;同時銀行亦獲要求向一些財政良好,但正面臨短暫資金流困難的企業提供融資,並為首次置業者提供協助。這效果漸見成效。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單單在去年12月的一個月內,內地金融機構借出去的新錢高達7718億元人民幣,相較去年年中時每個月不過3000億至4000億元人民幣,有著明顯增長。更令人意外的是,與2007年12月同期相比,增幅更達十四倍!

  在銀行積極放款下,反映社會資金鬆緊情況的廣義貨幣供應量(L)增幅,在2008年12月份急升至17.8%,較11月底時的14.8%有顯著改善,更能反映企業資金調度的K,更是在連跌數月後終於在12月底出現反彈,按年增長13.7%。

  筆者相信,內地大舉放寬銀根,可紓緩很多企業的資金壓力,從而減輕對整體經濟的打擊。配合歐美經濟預期在年中回穩,內地的救市措施又陸續「到位」時,提高普遍企業捱過困境的機會。因此,筆者對內地整體經濟不太擔心,但筆者仍會對「針對性風險(Specific Risk)」作出高度戒備,預料在經濟不景下,一些企業存在已久的問題將不斷浮現,令其股價大跌。面對這情況,筆者建議希望低吸的讀者,宜「買市不買股」,即盡量避免只買入單一股票,以降低針對性風險。

  讀者請注意股票價格可升亦可跌。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文內股票組合亦只是模擬,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及股票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股份。作者為證監持牌人士,本人或其公司戶口並沒有持有上述提及股份。

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增50%

中國人壽(601628)今日發佈業績快報,公司2008年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2956億元,較2007年全年的保費收入1966億元增長50.36%,增幅超過50%

點評:看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沒有給我國的保險業帶來負面影響。50%的增幅無論對公司還是對股民都是好消息。

中國人壽去年保費收入2956億

中國人壽(601628)公告,公司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之未經審計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2,956億元。

  公司稱,上述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資料未經審計。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執行中國財政部新頒佈的中國公認《企業會計準則》。該會計準則規定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與投保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係,並承擔源於被保險人保險風險的協議。公司絕大多數保險產品都屬於保險合同,確認為保費收入。

  同時,中國太保(601601)也公告保費收入,公司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61億元、人民幣278億元。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NTTDoCoMo北京事務所副所長何顯清: 3G成熟需要三到四年

本報記者黃婕實習記者裴培上海、北京報道 隨著中國3G發牌,中移動、新聯通、新電信在3G上“三足鼎立”的雛形已然確立。這種競爭態勢,與日本電信業3G業務當初的發展頗為相似。

2001 年10月,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DoCoMo(簡稱“DoCoMo”)開通了全球第一個WCDMA商用3G網絡。2002年,日本第二大移動通信運 營商KDDI獲得CDMA2000的3G牌照。2005年,軟銀移動獲得3G牌照。日本3G市場“三分天下”的格局由此形成。

作為全球3G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日本電信運營商在3G業務上有著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對即將動的中國3G而言,國內運營商又將如何從中取經?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DoCoMo北京事務所副所長何顯清。

3G衝擊波

《21世紀》:3G發牌將對中國通信產業格局和三大運營商產生怎樣影響?

何顯清:對於電信和聯通,擁有了全國的3G牌照,能帶來用戶和收入的增長,改變因固網收入下降帶來的財務狀況惡化。對中國移動而言,有機會證明市場老大的實力,並為TD的市場化作貢獻。總體而言,三個牌照分配比較公平合理。發牌後,三家運營商的實力比較均衡,有助于中國整個通信產業的長遠發展。

《21世紀》:從全球角度看,中國3G發牌對全球3G產業將產生何種影響?

何 顯清:中國3G發牌有利於全球3G產業發展。現在,全球都在慢慢向WCDMA標准靠攏,中國聯通獲得WCDMA的牌照,對高通等CDMA設備商是個利好。 對於進展不佳的CDMA2000來說,此次中國電信獲得CDMA2000牌照,會推動和鼓舞CDMA2000產業鏈的發展。

《21世紀》:如何看待3G發牌後,三種標準在中國未來的發展?

何顯清:TD技術成熟還需要一兩年時間,但中國移動擁有數量多的高端客戶,用戶基數也很大,其成敗關鍵在於市場策略。據我所知,TD終端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最近中國移動成立了基金對終端廠商進行補貼。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說明中國移動下了功夫,對它來說,TD是唯一的一條路。有了這樣的決心,TD雖然今年不一定會見效,但長遠來看能取得成績。

WCDMA的發展已經成熟,手機終端各方面都很好。但中國聯通的劣勢在於,鋪設網絡的進度比其它兩家慢些。

中國電信採用了固網與移動網絡融合的戰略,189可以上網,用戶使用一個號碼既可以上寬帶還能得到別的服務。這是它的賣點,思路也很正確。

總之,三種標準各有利弊,今後發展都會不錯。但未來是否會從中國移動的“獨霸天下”轉為“三分天下”,現在還不好判斷。

《21世紀》:國內電信運營商要在3G運營上獲得成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何顯清:從日本運營商的經驗來講,3G網絡運營的成功離不開三方面:好的網絡、多樣的終端、高質量的業務。日本3G剛開始時,因為網絡覆蓋不好,不受用戶歡迎。只有這三個要素均衡發展,形成穩定的三角形鏈,3G網絡運營才會獲得成功。

《21世紀》:目前三大運營商發展3G有哪些困難?

何 顯清:3G的成功取決于網絡、終端和業務是否能並駕齊驅。在網絡和終端上,TD目前暫時處於劣勢,但只要投資足夠,1-2年後都不成問題。接下來,運營商 取勝的關鍵在於業務內容做得好不好。而業務內容的優劣不在於是否有創新,實際上中國不缺創新,主要是提供具有良好用戶體驗,或真正受用戶歡迎的業務。

《21世紀》:中國的3G從發牌到市場成熟需要多長時間?其間中國政府該發揮什麼作用?

何 顯清:市場成熟大概需要三、四年時間。為了行業健康發展,政府應出台完善的法規和政策,持續不斷打擊非法行為,如在2G時代,垃圾短信在日本剛出現時,不 管是政府層面還是運營商層面,都採取了嚴厲的措施進行杜絕。這類問題到3G時代出現得更多,對此,日本的運營商對非法網站進行監控,並針對兒童用戶做專門 的過濾。

日本3G經驗

《21世紀》:與日本3G的起始階段相比,中國有哪些差距?

何顯清:首先在手機終端上,中國與日本差距比較大;此外,在2G時代時,日本的用戶已經養成手機上網的習慣;第三,日本相關的法規制度非常健全。另外,現在中國用戶對3G的期望沒有當時日本用戶那麼高。

《21世紀》:日本發展3G思路是什麼樣的?

何 顯清:思路很明確,就是儘快把2G用戶遷移到3G。日本推3G時,3G跟2G是獨立的網,為了儘快遷移用戶,在終端上,使2G的手機種類減少,而3G的種 類增多;並且,使得3G的資費比2G資費更低。現在,日本3G用戶比例全球最高,超過80%。大概再過四、五年,日本就要停掉2G。

與之相比,中國運營商採取了單卡雙模不用換號,這樣會使資費沒有明確的分割,發展策略有些混亂。

《21世紀》:DoCoMo在推進3G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供中國運營商分享?

何顯清:日本跟中國的情況不大一樣。日本發展3G的最大問題在於鋪網,因為日本的3G網跟2G網完全不同,並不兼容,因此沒有雙模;起初,用戶在網絡覆蓋差的地方無法使用3G手機,這使得用戶很難接受。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不存在,3G網絡不能用可以轉用GSM網絡。

另外,日本當初推出3G手機時,不僅種類少,電池待機時間還特別短。對中國的TD來說,終端同樣是個發展瓶頸。不過,中國運營商的未來發展關鍵仍在於業務,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21世紀》:3G前夜,日本的三大運營商掀起了價格戰,同步下調了漫遊資費。中國的三家運營商會不會也因為爭奪3G用戶大打價格戰?

何 顯清:很可能。由於DoCoMo跟和記電信有投資項目,我曾在香港待過三年,感覺香港很多文化與大陸非常相像。當時香港有六家運營商,業務和網絡很相似, 為了爭取用戶,只有打價格戰;如今香港運營商仍在打價格戰,結果沒有一家運營商賺錢。我們得出的經驗是,價格戰損人不利己。如果移動、聯通、電信三家的 3G業務和網絡相差不遠,價格戰很可能會出現。

《21世紀》:日本的運營商如何處理價格因素,並以此爭奪用戶?

何顯清:根據日本的經驗,2G和3G的語音通話價格相差不大。3G時代,數據業務按時間計費,資費會下降很多,DoCoMo的套餐資費最多降至1/20。

《21世紀》:此次中國3G發牌,對國外運營商有哪些機遇?DoCoMo在亞太地區發展了不少海外業務,對中國市場有何打算?

何顯清:國外運營商不大可能有大作為。中國雖然取消了不少外企進入的限制,但在中國的銀行、電信等特殊行業上,沒有一家外企有實力在中國獨立運營,或成為中國企業的大股東。

中日兩國國民互訪非常頻繁,兩國間手機的自動漫遊很重要。DoCoMo長期以來和中國的運營商保持著良好合作,在3G時代,這些合作關係會更加深入。

王建宙:TD漸進方程式

本報記者王雲輝實習記者裴培北京報道 “我們集團已經普遍開始用TD了。”這是1月8日中移動總裁王建宙接受記者采訪時的開場白。一天前,他剛代表中移動,從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手中接過TD業務的經營許可。

“在我看來,從牌照發放下來開始,TD就已經商用了。”王建宙說。當天,中移動宣佈在十城市實行“三不”政策,實現GSM與TD完全融合。兩天後,中移動公布2009年TD網絡規劃,預計當年投資588億元。

《21世紀》:截至2008年底,包括體驗用戶在內,中移動共在全國發展了41.9萬TD用戶。但外界仍然認為這個數字太少,原因在於中移動推廣不力。您如何解釋?

王建宙:事實上,中移動一直以支持TD為已任,努力推進TD的發展。如果沒有準備好工作,規模發展用戶是不可能的。比如以前我們的想法是TD單獨建網,但後來我們發現,一張網你建得再好,想讓一個用戶拿兩個手機,這樣的用戶不是說沒有,但肯定不會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貿然擴張風險巨大。

所以,自從試商用以來,中移動一直在“打基礎”。我們就像砍柴前磨刀的孩子,用掉的準備時間,會在以後節省更多。

《21世紀》:從試商用以來,中移動在TD上面已經做好了哪些準備?

王建宙:自試商用以來,我們一直在圍繞大規模建網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第一個目標是融合組網。它的意義在於為大規模的網絡擴容鋪平道路,未來只要在現有核心網上延伸基站,就可以擴大網絡容量和覆蓋規模。這意味著中移動全國的GSM和TD都需要在核心網、支撐系統、業務平台等多個方面完全融合,這是我們以前沒有做過的,難度相當大的工作,其中有很多我們獨創的技術。

中移動當時計劃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已經投入試商用的10城市網絡融合組網,後續的網絡則將延用這一策略。在去年的最後幾天,我們網絡部、各省公司都是日以繼夜地工作,終於按時完成了。

第二個目標是“三不原則”:用戶不換號、不換卡、不用登記,只需要換部TD手機就可以使用3G業務。它的意義在於,為TD大規模地發展用戶打下基礎。它的基礎是融合組網,但還有很多其他工作,但我們現在也已經實現了。

我們正在全力推動的,就是第三個目標,也是最重要的目標:2G手機的雙模化。用通俗話來說,就是為2G手機普遍加上TD功能。增加TD功能後,2G手機功能更強大,價格仍然合理,用戶可能在更換手機時購買3G手機,並最終成為TD用戶。

通過三個目標,中移動的2G用戶平滑過渡到TD網絡,避免可能出現的用戶流失和抵觸,已經成為可操作的現實。當三個漸進的目標實現後,大規模的用戶推廣已指日可待。

《21世紀》:下一步的大規模建網工作從什麼時候開始?中移動有什麼具體的規劃?

王建宙:我們正在進行三期建網的準備工作。2009年新建6萬個基站後,TD網絡將覆蓋238個地級城市的業務熱點區,占全國地級城市數量的70%以上,其中東部省(市)的地市將實現全覆蓋。到2011年,TD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地市。

此外,我們的計費系統已經改了,TD的速度雖然更快,但用戶不用擔心會因為使用TD增加更多的話費,因為他不管使用2G還是3G,都會是同一個套餐,同樣的消費。同時,我們推出了以“引領3G生活”為口號的“G3”標識,開始新的品牌宣傳。對消費者來說,不會關心你採用了什麼技術,他關心的是服務、質量、價格、品牌,是這些因素對他的選擇的影響。

《21世紀》:TD手機不太成熟是影響TD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王建宙:最近一段時間,凱明、T3G、聯發科三家芯片廠商的CEO、國內手機廠商的CEO我全部見過,國外的主流廠商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等我也見了很多次,讓他們趕緊生產TD雙模手機。

我們還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鼓勵廠商生產TD雙模手機。TD雙模手機可以優先定制,要開發的產品符合要求,可以給予專項激勵基金,銷售TD雙模手機的經銷商也將獲得鼓勵。

我們還在全力解決手機的質量問題,提高切換率,現在已經達到90%左右,未來有信心把切換做到很平滑,就像2G在900M和1800M之間切換,在GSM/GPRS/EDGE之間切換一樣,不影響用戶使用。

2009年初推出的TD手機,無論款式、性能、價格、質量等方面,都很有吸引力。

《21世紀》:大家都認為,3G競爭最關鍵的是業務應用,對此你怎麼看,中移動有怎樣的準備?

王建宙:以前說到3G業務,大家首先都會提視頻電話,但從目前TD試驗網的情況來看,視頻電話沒太大問題,至少技術上已經解決了,但光視頻電話是不夠的。總體來說,3G比2G速率要快,所以在音樂下載、手機上網等業務上感受特別明顯,插上數據卡,它的速度比GPRS/EDGE要快很多。我也經常用手機看新浪、百度和穀歌,用3G會快得多。

我們已經開發了很多產品。比如數據卡,以及把數據卡內置到筆記本中,鼓勵家庭用TD上網等等,這些產品都能發揮TD特長。當然,這些都還需要消費者檢驗。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陸東 自 創 基 金   盼 季 尾 登 場

分 享 心 得
處 男 作 盼 糾 正 投 資 歪 風

訪 問 期 間 , 陸 東 屢 次 明 言 , 只 有 價 值 投 資 法 可 持 續 為 他 賺 錢 , 而 價 值 投 資 法 只 有 兩 點 , 就 是 理 性 分 析 及 無 比 耐 性 , 因 此 討 厭 估 計 短 期 走 勢 的 他 , 直 斥 投 資 者 今 日 見 高 追 , 明 日 見 低 沽 , 是 十 分 違 反 人 性 的 , 他 希 望 藉 今 日 出 版 的 著 作 《 智 者 傲 行 》 , 嘗 試 糾 正 市 場 的 投 資 歪 風 。



八 成 人 輸 錢 因 「 仔 居 多 」
陸 東 強 調 , 出 書 全 為 興 趣 , 並 非 以 賺 錢 出 發 , 由 籌 備 至 落 筆 出 版 , 大 約 花 三 至 四 個 月 時 間 。
書 中 陸 東 會 以 「 仔 居 多 論 」 剖 析 緣 何 市 場 上 80% 投 資 者 要 輸 錢 收 場 , 最 後 一 章 會 解 構 其 投 資 心 得 及 經 驗 , 針 對 次 按 、 雷 曼 破 產 表 達 其 世 界 觀 , 「 我 希 望 本 書 long-lasting , 唔 希 望 似 坊 間 財 經 演 員 工 具 書 。 」
書 中 更 會 談 及 他 的 成 長 心 路 歷 程 , 不 乏 讀 書 、 事 業 、 家 庭 生 活 等 未 曾 公 開 、 鮮 為 人 知 的 秘 密 。 「 每 個 人 有 四 個 20 年 , 第 二 及 第 三 個 20 年 是 搏 殺 期 , 我 剛 開 始 人 生 第 三 個 20 年 , 唔 想 重 複 做 咁 dull ( 乏 味 ) 。 」
「 瑞 銀 第 一 好 多 年 ( 2001 至 2003 年 , 連 續 三 屆 被 選 為 香 港 分 析 師 第 一 名 ) , 亦 資 源 缺 乏 環 境 下 , 將 整 個 分 析 團 隊 , 由 爛 攤 子 收 拾 好 , 要 做 事 都 做 晒 , 我 唔 想 到 磨 爛 蓆 。 」 陸 東 解 釋 去 年 八 月 離 開 瑞 銀 , 轉 為 兼 職 顧 問 的 原 因 。
「 早 於 五 月 已 舉 手 要 求 離 開 , 我 係 睇 到 金 融 海 嘯 即 將 到 來 , 知 道 有 一 個 黃 金 機 會 係 面 前 , 至 有 咁 決 定 ( 自 立 門 戶 開 設 基 金 ) 。 」



自 創 基 金   盼 季 尾 登 場
成 立 基 金 進 展 方 面 , 陸 東 指 現 時 仍 處 發 牌 階 段 , 正 等 待 證 監 回 覆 , 詳 情 不 便 多 談 , 希 望 於 本 季 尾 或 下 季 初 正 式 推 出 , 他 揚 言 , 開 始 時 仍 會 以 買 賣 港 股 為 主 。
前 年 及 去 年 初 傳 城 中 富 豪 爭 相 要 求 陸 東 為 其 打 理 動 輒 億 元 資 產 , 「 我 坦 白 同 佢 講 , 三 萬 點 指 、 PE ( 市 盈 率 ) 20 幾 倍 , 唔 能 夠 為 其 提 供 理 想 回 報 。 」 事 過 境 遷 , 現 時 指 萬 四 點 , PE 跌 至 10 倍 , 一 班 富 豪 反 而 卻 步 , 「 一 部 份 輸 死 , 一 部 份 認 同 我 觀 點 , 但 係 唔 敢 。 」
「 最 易 錢 時 候 , 最 難 對 得 住 客 戶 ; 最 易 對 得 住 客 戶 時 , 卻 最 難 錢 。 」 陸 東 無 奈 苦 笑 , 道 出 基 金 經 理 的 苦 與 樂 。

---
大 潑 冷 水

樓 市 近 期 回 復 生 氣 , 新 盤 亦 見 捧 場 客 。 不 過 , 07 年 沽 出 大 部 份 物 業 、 袋 袋 平 安 的 陸 東 卻 大 潑 冷 水 , 並 認 為 「 家 買 樓 , 不 如 買 地 產 股 」 , 強 調 樓 市 正 朝 摸 底 階 段 , 現 階 段 未 跌 完 , 亦 建 議 用 家 今 年 可 先 租 住 物 業 。


「 買 樓 不 如 買 地 產 股 」
住 宅 物 業 中 , 他 估 計 豪 宅 價 已 近 谷 底 , 但 中 價 樓 及 上 車 盤 形 勢 惡 劣 , 箇 中 關 鍵 是 失 業 率 今 年 將 極 速 惡 化 。 政 府 上 月 公 佈 , 去 年 9 至 11 月 失 業 率 升 至 3.8% 。 陸 東 悲 觀 預 期 , 失 業 率 會 由 去 年 約 3% , 倍 升 至 今 年 6% 。
雖 然 未 來 兩 年 新 屋 供 應 只 有 1 至 2 萬 個 單 位 , 但 陸 東 逐 點 反 擊 指 出 , 「 供 應 少 , 唔 代 表 樓 價 唔 會 跌 , 需 求 減 少 , 一 樣 會 令 樓 價 慘 跌 。 個 個 都 驚 失 業 , 中 產 係 高 危 人 士 , 後 生 仔 結 婚 亦 寧 租 唔 買 , 中 價 盤 及 上 車 盤 冇 買 家 , 個 價 自 然 會 落 。 」 因 此 他 建 議 用 家 , 今 年 可 先 租 住 物 業 , 因 租 金 跌 勢 較 大 。
此 外 , 銀 行 不 斷 調 高 新 造 按 揭 息 率 , 亦 打 窒 準 買 家 入 市 意 欲 。 不 過 , 今 次 市 道 慘 烈 過 沙 士 的 地 方 , 就 是 過 往 屢 次 打 救 樓 市 、 有 雄 厚 實 力 的 一 眾 廠 家 , 在 金 融 海 嘯 下 相 繼 敗 走 。
談 及 地 產 股 , 他 指 跌 市 下 , 地 產 股 股 價 顯 著 低 於 資 產 淨 值 , 是 正 常 現 象 , 但 與 97 、 98 年 不 同 , 現 時 大 部 份 發 展 商 財 務 狀 況 良 好 , 槓 桿 比 率 低 , 不 擔 心 被 追 收 貸 款 。

陸 東 警 告   熊 市 未 完 指 料 返 萬 二   率 先 低 吸 盈 富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112&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2077794

【 本 報 訊 】 09 年 港 股 紅 盤 高 開 高 收 , 兩 日 暴 漲 逾 千 點 。 正 當 坊 間 專 家 合 奏 送 熊 迎 牛 之 際 , 大 市 近 四 日 冷 不 防 全 數 獲 利 回 吐 , 昔 日 明 星 分 析 員 、 現 時 轉 任 基 金 經 理 的 陸 東 警 告 , 港 股 距 離 熊 市 完 結 尚 遠 , 指 將 跌 回 萬 二 或 萬 三 點 水 平 , 並 寄 語 投 資 者 下 半 年 才 應 進 取 出 擊 。

記 者 : 黃 武 榮

於 07 年 底 已 貼 中 08 年 港 股 全 年 「 低 、 高 、 低 」 走 勢 的 陸 東 , 上 周 接 受 本 報 專 訪 時 , 再 為 散 戶 指 點 迷 津 。 他 預 期 , 09 年 大 市 走 勢 將 先 低 後 高 , 贈 與 投 資 者 十 四 字 投 資 錦 囊 : 「 上 半 年 持 盈 保 泰 , 下 半 年 進 取 出 擊 」 。


「 上 半 年 持 盈 保 泰 , 下 半 年 進 取 出 擊 」

至 於 何 處 是 低 位 ? 他 則 大 派 定 心 丸 , 指 出 港 股 去 年 十 月 下 旬 10676 點 , 極 可 能 是 今 次 熊 市 谷 底 , 但 這 並 非 意 味 熊 市 已 過 去 。 「 港 股 熊 市 未 有 咁 快 完 ! 美 國 問 題 太 多 , 減 息 不 能 夠 解 決 … … 現 時 只 可 以 講 熊 市 最 壞 及 急 跌 的 情 況 完 , 上 半 年 可 能 跌 返 落 去 萬 二 、 萬 三 。 」
去 年 9 月 10 日 , 陸 東 在 一 個 投 資 座 談 會 上 表 示 , 指 二 萬 點 已 屬 合 理 值 , 但 數 天 後 雷 曼 兄 弟 爆 煲 , 掀 起 百 年 一 遇 的 金 融 海 嘯 , 全 球 股 市 由 此 翻 天 覆 地 。


「 低 位 彈 半 至 萬 五 , 天 公 地 道 合 情 理 」

他 補 充 說 : 「 由 三 萬 跌 到 二 萬 非 常 合 理 , 因 為 ( 港 股 ) 直 通 車 利 好 效 應 消 失 , 但 由 二 萬 點 跌 到 一 萬 , 好 大 程 度 係 衍 生 工 具 作 怪 , 拆 倉 潮 掀 起 恐 慌 性 拋 售 , Accumulator 家 差 唔 多 冇 晒 , 由 低 位 反 彈 一 半 至 萬 五 , 天 公 地 道 、 合 情 合 理 。 」
Accumulator 危 機 過 去 , 金 融 海 嘯 餘 波 卻 仍 舊 擊 環 球 市 場 , 不 得 不 令 陸 東 對 後 市 保 持 審 慎 。 「 雷 曼 破 產 我 估 到 , AIG 出 事 就 估 唔 到 … 現 時 市 場 風 險 溢 價 仍 然 高 企 、 流 動 性 及 信 貸 市 場 緊 張 、 以 及 銀 行 同 業 拆 借 保 持 謹 慎 , 當 上 述 情 況 轉 趨 正 常 化 , 先 係 股 市 蓄 勢 上 升 的 訊 號 。 」
陸 東 上 月 出 席 一 個 論 壇 時 指 出 , 今 年 指 合 理 值 ( fair value ) 為 25000 點 , 為 市 場 最 牛 的 預 測 。 不 過 , 這 名 港 股 大 好 友 卻 暗 示 , 兩 萬 五 目 標 有 機 會 向 下 修 訂 , 「 合 理 值 一 定 要 變 , 主 要 係 企 業 盈 利 下 調 … … 今 年 盈 利 visibility ( 能 見 度 ) 係 00 年 後 最 差 , 指 不 計 特 殊 項 目 前 盈 利 , 應 該 會 係 零 增 長 , 港 資 企 業 下 調 空 間 不 大 , 反 而 中 資 股 會 存 有 相 當 大 調 整 。 」
「 我 唔 敢 講 ( 中 資 股 盈 利 ) 調 整 係 升 定 跌 , 要 睇 經 濟 及 政 策 這 兩 方 面 , 中 國 今 年 可 以 保 八 , 但 內 需 及 出 口 會 受 到 考 驗 」 。 他 又 相 信 , 中 國 在 是 次 金 融 海 嘯 會 最 快 復 蘇 , 香 港 亦 會 受 惠 , 更 預 期 影 響 廠 家 甚 巨 的 勞 動 法 將 會 微 調 。
揀 股 策 略 方 面 , 陸 東 不 諱 言 , 只 鍾 情 具 壟 斷 性 及 在 行 業 內 具 話 事 權 的 企 業 , 例 如 港 交 所 ( 388 ) 、 美 聯 ( 1200 ) 及 國 泰 ( 293 ) 等 。 「 澳 門 有 六 七 個 賭 牌 , 香 港 得 一 個 , 港 交 所 兩 個 月 前 55 蚊 真 係 好 抵 。 」
對 於 散 戶 最 愛 的 豐 控 股 ( 005 ) , 陸 東 罕 有 點 名 「 大 笨 象 」 現 價 是 入 市 好 機 會 , 「 無 論 市 盈 率 或 市 賬 率 , 佢 都 係 90 年 至 今 最 平 , 但 投 資 者 要 作 長 線 投 資 ( 兩 年 以 上 ) 的 準 備 。 佢 係 第 一 個 叫 停 次 按 業 務 , 好 應 該 畀 個 credit ( 讚 賞 ) , 但 係 美 國 信 用 卡 及 車 貸 市 場 有 機 會 爆 煲 , 豐 融 資 參 與 其 中 , 將 會 成 為 日 後 股 價 下 跌 風 險 。 」
撇 除 控 , 陸 東 提 醒 投 資 者 , 本 地 銀 行 股 今 年 「 無 運 行 」 , 尤 其 是 雷 曼 事 件 後 , 銀 行 絕 買 賣 投 資 產 品 , 面 對 水 浸 困 境 , 銀 行 又 不 得 不 審 慎 放 貸 , 無 論 非 利 息 或 利 息 收 入 皆 會 急 跌 。


「 六 行 要 細 唔 要 大 , 越 大 隻 越 難 發 達 」

至 於 近 期 備 受 外 資 股 東 紛 紛 骨 水 套 現 的 內 地 銀 行 股 , 他 指 出 , 現 時 出 現 吸 引 力 , 可 作 長 線 吸 納 。 不 過 , 選 股 方 面 , 他 認 為 「 六 行 要 細 唔 要 大 , 越 大 隻 越 難 發 達 」 。
信 奉 價 值 投 資 法 的 陸 東 透 露 了 近 期 他 的 一 項 入 市 決 定 , 相 信 適 合 普 羅 投 資 者 參 考 , 就 是 買 入 追 蹤 指 數 基 金 , 當 中 包 括 息 率 不 俗 的 盈 富 基 金 ( 2800 ) 。


陸 東 妙 論 各 國 經 濟 及 樓 市

《 論 中 港 經 濟 》
中 國 經 濟 增 長 可 成 功 保 八 , 本 港 經 濟 最 快 年 尾 見 底

《 論 中 國 樓 市 》
現 仍 處 摸 底 階 段 , 大 跌 機 會 微 , 發 展 商 借 貸 不 高

《 論 各 國 救 市 》
中 國 最 有 用 , 可 最 快 復 蘇 , 連 帶 香 港 亦 有 數 、 衰 極 有 限

《 論 奧 巴 馬 》
上 任 後 或 有 短 暫 蜜 月 期 , 但 長 遠 而 言 , 誰 當 總 統 亦 不 能 解 決 問 題

《 論 美 國 經 濟 》
未 逃 離 危 機 期 , 美 國 人 要 時 間 改 變 消 費 模 式 , 由 9 張 信 用 卡 減 至 1 張

《 論 美 國 樓 市 》
去 年 樓 價 跌 幅 超 過 兩 成 , 今 年 起 碼 要 跌 多 一 半


陸 東 小 檔 案

年 齡 : 43 歲
學 歷 : 加 拿 大 多 倫 多 大 學 商 科 學 士
履 歷 : 曾 任 職 生 、 麗 新 及 保 誠 , 2000 年 轉 職 瑞 銀
威 水 史 :
‧ 97 年 3 月 估 計 樓 市 會 爆 煲 勸 人 沽 樓 , 幾 乎 被 人 擲 番 茄 , 及 後 發 生 金 融 風 暴
‧ 01 至 03 年 獲 《 亞 洲 貨 幣 》 選 為 香 港 分 析 師 第 一 名
‧ 帶 領 瑞 銀 於 02 及 03 年 獲 《 機 構 投 資 者 》 選 為 香 港 研 究 隊 伍 第 一 名
‧ 03 年 爆 發 沙 士 累 港 股 跌 至 8000 點 時 , 預 測 指 年 底 見 萬 三 , 結 果 一 如 所 料
‧ 07 年 10 月 尾 預 測 港 股 將 跌 3000 至 4000 點 , 報 告 出 爐 後 一 周 即 達 標


中國移動588億元投入TD業務

商報訊(記者毛濤濤)國內3G牌照發放不到一個星期,中國移動就迫不及待地公佈了2009年TD-SCDMA(國產3G標準,以下簡稱“TD”)網絡發展規劃。昨日,中國移動宣佈,今年在TD業務上的投資將達到588億元。

按照計劃,中國移動今年將新建約6萬個TD基站,此舉將使其TD網絡基站總數超過8萬個。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移動的TD網絡將覆蓋238個地級城市的業務熱點區,占全國地級城市數量的70%以上,其中東部省(市)的地市將實現全覆蓋。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移動已開通約2萬個TD基站,國內TD用戶數已達到了41.9萬。

目前,TD網絡已經可以提供現有2G業務和可視電話、多媒體彩鈴等3G特色業務。中國移動表示,將結合市場情況對TD發展規劃進行滾動調整,同時實現2G業務和3G業務可持續發展。

除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也在縮短3G業務的商用過程。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上周末表示,將在今年2月底推出3G業務。屆時,電信用戶使用CDMA2000制式的3G手機,將可以實現視頻通話、高速上網等3G特色業務。

國內保險業青睞萬能險

各大金融機構的調查數據均已顯示,全球金融危機使保險業務受到了衝擊,而各大金融機構的調查數據均已顯示,包括分紅險、投連險等多風險性較高的投資理財產品銷售大幅縮水。萬能險憑借投資風險低、費用清晰、結算利率相對穩定的特點,在這個冬季里脫穎而出,銷售額提升,獲得消費者青睞。

  萬能險業務逆勢攀升

  所謂萬能險,指的是可以任意支付保險費、以及任意調整死亡保險金給付金額的人壽保險。簡單地說,就是繳費自由、保額自由調整的壽險產品。它除了同傳統壽險一樣給予保戶生命保障外,還可以讓客戶直接參與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建立的投資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活動,將保單的價值與保險公司獨立運作的投保人投資帳戶資金的業績聯繫起來。

  中國人壽、平安保險、中英人壽等萬能險業務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透露,雖然去年年末萬能險業務的實際銷售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可以肯定的是較之以往獲得了大幅度的提高。與傳統的分紅險相較,萬能險費用清晰,每月公佈結算利率,更為透明。分紅險沒有最低保證收益率,而萬能險既有保證的最低利率,又享有高結算利率帶來高回報的可能性,容易對客戶會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結算利率成市場競爭焦點  目前,國內萬能險業務中,中國人壽、平安保險、中英人壽等幾家保險公司處於領先地位。保監會專家提出,在投資市場上的多萬能險產品中,想要脫穎而出,彼此之間互相比拼的關鍵則是結算利率。保監會規定萬能險需有保底利率,目前為2.5%,實際以公司投資帳戶收益決定。從收益角度來看,結算利率是最明顯的風向標,成為了投資者進行考量的首要指標。

  去年以來,中國人壽、中英人壽等企業紛紛對結算利率做出較大幅度的下調,5月份中國人壽的結算利率甚至突降85個基點。而在同業大幅調低結算利率之時,平安還是按照自身節奏保持結算利率的相對平穩,並且一路提升結算利率,持續領跑市場。

  保監會相關專家分析稱,由於萬能險的保險資金在債券市場中的投資也占到很大比例,而銀行降息對於債市又是一個利好,保險公司對於手中所擁有的債券可以進行套利或者回購等操作,從而穩定整體的收益。因此,降息並不會對萬能險產生負面影響,相反萬能險的收益還將會由此得益。而從長遠形勢來看,隨著政府一系列措施出台,經濟形勢已逐漸穩定,並漸有好轉。整體金融市場的重新升溫,萬能險自然也會水漲船高,可以預期萬能險在保底保障的基礎上,其投資性收益將會進一步得到加強。

楊超:中國人壽業務增長“維穩”

本報訊(記者毛曉梅)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楊超在9日召開的“2009年中國人壽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人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戰略任務是“防止業務大起大落、確保業務平穩增長,防止效益大增大減、確保效益持續改善,防止隊伍大進大出、確保隊伍穩健發展”。

楊超分析當前保險企業所面臨的經濟金融形勢稱,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資本市場持續低迷。2009年中國人壽的發展將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給業務發展帶來的壓力,資本市場走低、央行連續降息給資金運用帶來的壓力,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給風險防範帶來的壓力等多方面困難,形勢十分嚴峻,挑戰前所未有。

但與此同時,發展的機遇和潛力也客觀存在:一是國家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相繼出台,將為拓寬投資領域和保險服務範圍提供難得機遇;二是利率連續降低、股市持續下跌勢必形成向底部探行的趨勢,將為戰略性投資布局帶來市場契機;三是行業監管不斷加強和改善,將為平等競爭、規範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四是深化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將為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楊超表示,將著力優化中國人壽的產品結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開發更多的保障型產品,增強產品的保障功能,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不同角度預測 中國內需難立即見效

from信報

市場樂觀派的2009年投資預測是儘管去年遇上「百年一遇」的投資災難,但根據1929年的道指走勢,大跌後應該會有個不小的反彈,而中國則是國際資金渴慕的迦南美地,所以下半年前投資者不妨準備在適當伺機騎上升浪;相反,悲觀者認為,中國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系,不可能幸免於衰退。誰也不知道究竟股市會否歷史重演?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失去了歐美訂單,經濟增長動力又能否由內需及基建迅速接捧呢?

  我們邀得三位來自買方與賣方的中國投資專家同台討論,從不同角度探討今年中國經濟及投資主題,務求從不同人的思維、不同程度的樂觀及悲觀,為投資者帶出不一樣的投資啟示。訪問分為上下兩集,今集主要節錄講者的投資思維及行業,明天則對今年三個投資熱門行業──消費、基建及金融的前景提出不同看法,以及對今年中國政府的預期。

  三位投資專家分別為:  范 瑞信私人銀行董事兼私人銀行部亞太區研究主管范卓雲(Fan)  劉 首域投資大中華投資總監劉國傑(Martin)  蘇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主管及董事總經理蘇國堅(Peter)

  記 本報記者田心

  (排名先後按英文姓氏)

國指年底見萬一

  記 很感謝三位出席今天的討論會,各位可以先談談對2009年中國投資的看法?股市已經見底沒有?

  范 我們認為,亞洲股市的目前估值水平,很大程度已反映了環球衰退的負面因素。按瑞信的盈利模型,目前估值代表了中資股盈利倒退逾30%;而我們估計,今年國指成分股的盈利可以有5%以上,所以下跌可以說大部分已經反映,雖然仍有下跌風險。

  我們預期,下跌周期將持續到今年年中,屆時刺激經濟措施開始顯現,而股市將在第二季開始反映經濟前景。

  第一季經濟數據將比較負面,我們不排除第一季重新測試去年11月的低位。現已有亞洲基金開始bargain hunt(執平貨),但對大眾投資者而言未是時機,因為我們未見到明確的信息,刺激經濟政策可以馬上幫到企業。所以等到第二季見到對宏觀經濟及實體企業盈利的展望有正面支持時可以看得好一些。

  我們看國指今年年底可達11000點,比現在有四成的上升空間。我們認為,當經濟脫得到確認時是可以達到的。

內地復甦帶動香港

  記 Peter你怎樣看呢?據了解你對國指的今年預期是9000點。

  蘇 我對亞洲及中國則比較正面,這包括香港在內,因為香港經濟雖然國際化,但是因為規模細小,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帶起,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將可以復甦並且帶動香港。

  中國正在進入上升周期,愈來愈多人投入工作,供養那些非工作的人口,人均可供支配的收入是愈來愈大的,此將利好消費。目前中國的消費仍受制於稅務貨幣兌換等因素,所以爆炸力仍未被釋放出來,但是如果內地改革的話,就可以釋放出來。

  事實上,美國投資1億元可能不及內地同樣投資1億元的效益大,因為美國人已經擁有很多消費耐用品。中國的家電下鄉帶來的影響就可以很大,因為彩色電視在中國的擁有率約達九成,部分仍是舊式的電視。不過,美國人可能一個家庭有二至三部電視。

  我們預期,今年第一季中國CPI進入負數,也就是進入通縮,通縮令國民減少消費,但隨減息效應,通縮到7至8月收窄,屆時國民的心理上也會轉好。

  此外,全球的息口很低,如果投資市場在差不多零息的環境下能找到一種能提供較高利息的資產,必定能吸引資金流入。你看過去十八個月很多資產大幅貶值,債券價格卻升到你不信。同樣道理,在全球低息下,如果有股票盈利在未來二三年不會跌的同時又可以派到二三厘息的話,對投資資金是非常吸引,例如基建及消費必需品股。

  我補充一點,用指數來衡量是否見底可能有所誤導。因為恒生國企股指數中,有55%是金融,22%是能源,加起來接近80%。我認為,這二個行業今年將受到宏觀經濟所影響。銀行的利潤將減少,能源在油價繼續下跌的情況下影響盈利,但我們肯定有很多行業是可以帶來利潤。

中央推動經濟能力未必高

  記 Martin,你是否認為基建及消費是值得投資的行業?你作為基金經理,2009年投資部署是怎樣?

  劉 聽完二位所說,我相對沒有這麼正面。

  首先,大前提是全球經濟正面臨很大問題,而這一定包括中國在內。很難想像美國及日本有問題,但中國卻沒有,然後德國又有問題。比起五至十年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大得多了。

  上星期我在愛爾蘭訪友,感受到去槓桿化的難過,那裏有三成人已經是負資產,這個過程將會相當痛苦,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

  在1997年金融風暴的時候,亞洲經濟仍有美國的需求來帶動,但到今時今日出口肯定幫不了什麼。至於大家都希望內需能帶動經濟,我記得從1990年開始大家都說亞洲的內需開始上升,但是經過多年都未能跟得上(pick up)。所以相信內需是長線趨勢,但短期內未必能立即實現。

  至於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我相信到後來一定會有成果,但是投資者要明白,政府可以推動經濟的能力不是想像中那麼高。例如1998年朱鎔基也推出刺激財政經濟方案,但是一直到2002年才見到成效;又例如中國政府在2005年初要冷卻樓市,但是冷卻了二年效用仍然不大。所以要壓是壓不住,要托也托不起。

  此外,投資者放了太多注意力在GDP上。我們都知道,中國從來未試過GDP增長出現負數,但是1998年中國企業利潤卻試過下跌七成,每一次都是經濟增長放緩很少,所以問題是大家預期經濟不振,於是減價格減投資,結果出現利潤下降

  我相信今年的主題,首先是企業盈利一定會差,有些行業的利潤會跌到你不信,而中間的分野會很大。

  記 例如哪些行業將變得差?

  劉 今天比較明顯看到的行業如鋼材、石油、房地產及商業銀行等。比較不肯定但有可能的行業包括消費、汽車(在爭論中)及電力(視乎煤價)。我相信未來中國投資,像過去三年只要閉上眼睛買H股就必定能贏的局面將不復再。

圓桌會議.二之一

撰文 田 心

三位講者的投資重點

范卓雲:

1. 今年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的盈利可以有5%上。首季或下試去年11月的低位,至第二季政策刺激開始展現,可以開始看好,年底預料見11000點。

2. 看好抵禦經濟逆境能力較強股份,核心建議是內需股,揀市場領袖、資產負債健康及現金流強勁的公司;另外,看好鐵路股的增長潛力。

3. 迴避高負債的公司,積極擴充謀取高增長的公司則相對審慎。銀行及保險等金融股盈利將有溫和增長,能源及部分商品股的盈利有風險。

蘇國堅:

1. 看好中國的經濟及消費爆炸力,未來二、三年將可帶動香港。

2. 預測今年恒生國企指數約9000點,看好中國債券、高息、基建及消費必需品股。

3. 預期八至九個月內人行將減息1.7至1.9厘,通縮在7月可達到1.5至2%;通縮在7及8月最惡劣,其後收窄。

劉國傑:

1. 看行業領袖,留心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主要用市賬率作指標,因為盈利不可信。目前不投資二三線公司,因為融資困難。

2. 今年盈利出乎意料地差的行業包括鋼材、石油、房地產、商業銀行及保險。

3. 不少中國企業往績歷史短,未經歷過逆境的考驗,例如銀行。傾向經過反覆考驗的企業。投資組合傾向保守,例如消費必需品。

小潘壯烈抄底 SOHO中國斥資百億尋投資項目

  東北房產網9月19日訊 『我將竭盡全力抄底!』 9月6日,潘石屹放言再投百億元資金入市,引發轟動。潘石屹向媒體表示,未來一年左右,SOHO中國將再斥資百億元尋找投資項目。

  和小潘一樣,無數的人都想在樓市裡抄個底。有媒體報道,美國、英國等一批資本大鱷都想進軍中國樓市,連投資大師羅傑斯也想到中國樓市分一杯羹。三五親朋聚會,也大多不談股市,而是相互詢問:房子可以抄底了嗎?

  抄底的說法,是從股市而來,指的是在最底部買了股票,從而賺得了真金白銀。抄底是股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人4000點抄底被套,3000點抄底再次被套,人們總結一條股市規律:熊市不言底。

  樓市和股市情況不同,不能完全放在一起比較。但有一條是相通的:誰也不是未來世界回來的人,誰敢斷言底在哪裡?這回,小潘成了未來世界的人,他的預言是:樓市調整的恢復時間不出一年半至兩年。筆者以為,這是小潘所認為的樓市的底,說到底,這是一個商人對市場的期望。

  在商言商,小潘『抄底』成敗由他自己承擔責任。對於我等大眾而言,『抄底』的成敗也要由自己負責。

  『住人的房子不怕跌,不住人的房子纔怕跌』。對於純粹居住的購房人而言,房子的昇與降其實與居住關系不大。因此,自住者買房首先應當考慮的是房子的品質、交通、物業等問題。就整個樓市來看,眼下是一個底部區域,樓市打折的房子不少,送汽車、送物業等暗折也不少,碰到合適的樓盤是可以考慮的。畢竟,中國經濟還是向好的,樓市最終必然走向平穩,短期的降價不會影響其長期的財產價值,因此,對於自住型購房,樓市繼續降價的風險很小。

  應當說,現在的觀望期,是樓市重新樹立價值投資的好時機。房地產商需要在創新產品等下工夫,而購房人也要對樓市有理智的考慮。我們相信,在短暫的『休克療法』之後,樓市必將有望呈現一種良性發展的趨勢。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聯通:3G發牌短期難撼中移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周三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同意啟動3G牌照發放的工作,意味三家電訊商要加緊為推出服務作好準備,以及迎接隨之而來的激烈競爭。聯通(762)首席執行官常小兵【圖】表示,一時間難撼動中國移動,但發牌給三家公司有不同機會。

最快次季推服務

  國務院既已最後敲定同意發牌,儘管工業和資訊化部(工信部)在周三晚上未有一併頒布詳情,但實際上已與公布發牌無異。有內地媒體引述消息透露,3G牌照將安排在近日盡快發放,有可能在農曆新年前後;三家電訊商亦已各就各位。

  由發牌到推出服務前,市場估計中移動(941)及中電信(728)各需約六個月完成,即至今年第二季;「新聯通」則可能要六至九個月時間,即須等到第三季。不過,比起今後要抗衡中移動的漫長競爭,中電信及聯通的準備工作只是開始。

  常小兵在談及市場競爭時解釋:「這些年,電訊業競爭一直非常激烈。但應該說,現在的電信市場,尤其是移動通信市場,新聯通也好,中國電信也好,都很難在一時間撼動中國移動的地位。3G牌照發了以後,可能會給三家帶來不同的機會。」  他在刊載於集團母公司網站上的對談中又提到:「政府的改革意圖,想必也是希望通過資源再分配,三家運營商的軟實力、硬實力更加均衡、更加合理一點兒。」常小兵希望二○○九年是聯通一個新的起步,並能縮小2G時代與其他電訊商的差距。

花旗指中電信較可取

  花旗在二○○九年投資展望中指出,中電信的盈利增長在二○○九年劇跌後,估計到二○一○年便可恢復。但明年聯通的盈利料會繼續受3G業務影響,單是投放在WCDMA上的資本性開支,便高達七百億元人民幣,故二者中認為以中電信較聯通可取。

  該行認為,視乎聯通今年的市場策略,手機補貼或其他銷售成本可能較預測的更高,特別是若聯通由GSM業務現有的低補貼、低收費做法,改為以高補貼、高收費的模式去經營WCDMA;而其他風險則包括聯通與網通的融合工作。

  內部必要的形式整合相信在去年已完成,但常小兵透露,待所有工作具體落實,或會延伸到今年首季。但網通及聯通的徹底融合本身,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他預計,「二到三年基本可見分曉」。但若服務不滿意,也很難說融合成功。

  對於外界把C、G網絡分拆解讀成為重組做準備。常小兵坦言這純屬巧合,即使沒有重組,兩網分營也是必須走的一步。但他承認,分拆與後來的重組,的確有點不謀而合。「我們的動作晚了一點兒,兩網分營剛剛顯現效果,改革重組就來了。」■

文章編號: 2009010239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