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星期六

內地保險股須重新評價

信報財經新聞

保險股今年表現隨A股的回落而下滑,其原因不外乎是投資回報預期降低、行業競爭日漸激烈及保費增速放緩等等;但是,它們現在的估值是否就反映行業的基本狀況?雖然此前內地保監會發表報告指出,壽險保費收入依然上漲,但分析員紛紛降低保險股盈利預測,另一邊廂,內地監管層卻頻密推出針對保險業的規範政策。

  上半年表現大勢已定,買股票買的是未來,行業前景是否可以看好。我們從政策面及公司盈利預測來分析。

萬能險成增長動力

  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人身險原保費收入增幅超過60%,其中投資型產品佔比重達79%;投資型產品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各公司對銀行保險管道的大力投入。銀行保險管道一向偏重於投資相關的產品,分紅保險的收益低,造就了2007年投資相關險熱銷。上半年A股急挫,萬能險就突圍而出,成為增幅最大的產品。

  保監會報告表示,通過銀行保險管道銷售的保費增長超過了140%。萬能險人氣急升除了與銀行保險的管道日益成熟有關之外,還由於上半年不少企業通過調高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增加了險種的銷售吸引力。近期平保險產品的結算利率將繼續維持在6%,銀保促銷產品全部為躉繳(一次過支付全部保費)。

  有專家指出,這一利率水平的精算假設相當激進。事實上,因萬能險和分紅產品結算利率上升,銀行代理佣金就由2%上調至3%,引發對於保險利差的擔心。其實,上半年不少公司調高了萬能險結算利率,但結算利率不可能一直向上,似乎有部分公司5月結算利率已有下降趨勢,因此預見下半年銀保收入也有機會放緩。

個人代理渠道成未來關鍵

  分析預計,銀郵管道銷售佔比重已經由2007年的35%上升到了50%,很多人看好銀行保險對保單的刺激作用,但同時也反映保險日益依賴銀行銷售渠道,因此,不能不正視銀行業對保險的直接參與對保險公司的打擊。

  在這一點上,去年收購了深圳商業銀行並改名深圳平安銀行的平保(2318)就被視為懂得未雨綢繆。對深圳商業銀行的收購不單壯大了銀行保險的管道,更增加了代理人的管道。

  內地申銀萬國分析員更認為,長遠壽險市場的增長需要依靠個人代理渠道,因為真正具有較高風險保障成分,也是價值貢獻最高的壽險產品,都是通過個人代理人行銷,這類產品通過銀行櫃的簡單銷售,是難以實現的。此外,個人代理管道是保險公司控制力最強的管道,可持續性也更勝銀行保險。

  代理人數量擴張是保費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07年平保的人員擴張50%,分析對於此戰略給予更積極的評級,其他公司尤其是國壽的代理人數量多年維持在六十四至六十五萬人,保費持續增長能力或許將受到影響。


上市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穩健  

近數月由於A股疲弱,監管層頗為擔心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分析指出,目前內地多數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0%至120%,隨股票市值下跌,如果股票資產佔總資產的20%,則在市值損失一半的情況下,它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從110%跌至100%的底線,行業風險頗大。

  然而,上市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般高於280%,即便遭遇下跌,最多降至250%,上市公司資金依然充裕,因此償付能力不足這一問題主要發生在非上市公司。

  另外,保監會還提出了保險保障基金的計劃,保險公司被撤銷或者被宣告破產,其清算財產不足以償付保單利益的,保險保障基金將提供救濟。更加面對資本市場的下跌風險加大,萬能險熱銷,保監會提出保險產品首要的任務是保障產品,而非投資產品。

  另外,有傳2006年發布的《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最近在閉門會議中進行實施細則的討論,確定透露下半年將放寬投資基礎設施的範圍,上限為保險機構上季末總資產的8%。其中,債權投資計劃的餘額不得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5%,股權投資計劃的上限將是上季末總資產的3%。

  去年年底,由平保牽頭的保險機構以「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方式入股京滬高鐵,成為保險資金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的一個起點。這一修例,讓保險公司有空間降低股票投資比例,增加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