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移動500億為電信收購C網“埋單”

中國電信1100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聯通C網資產中的500億由中國移動“埋單”?這條看似不可能的消息正日益得到證實。昨日,從多位知情人士口中透露,國資委決定將以網間結算的名義直接從中國移動劃撥500億元給中國聯通,以減輕中國電信購買C網的資金壓力。

有運營商內部人士證實了此消息,“主要是以網間結算的名義劃撥聯通,具體緣由應該是中國電信購買C網,現金不足。”據稱,在部分運營商內部的高層會議上,已經通報了此事。

中移動新聞發言人則表示,調撥數百億元支持重組,是按照國家要求支持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舉措,並強調此舉與上市公司無關

業界有分析人士認為,國資委此舉可謂“劫富濟貧”,根據我國四大電信運營商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電信淨利潤126.3億元,中國網通58.77億元,中國聯通44.2億元,而中國移動一家淨利潤即有548億元,是其他三家淨利潤總和的兩倍多。盈利能力的嚴重失衡,是當前電信重組繞不開的一個“症結”所在,然而利用政府手段直接干預市場行為卻受到業界人士的頗多質疑。

德瑞電信咨詢總經理阮開利就指出,國資委挪用中國移動的500億資金扶持中國電信,是出于扶持“落後”企業,共同做大做強的良好願景,但是理性分析後,讓人感覺有“劫富濟貧”之嫌。一方面,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是國內電信行業的兩大主要“競爭對手”,拿自己的錢為對手辦事的案例,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另一方面,中國移動最近已經深受工信部的三大傾斜政策困擾:1)非對稱的攜號轉網已經試點;2)中國移動主導發展TD產業;3)中移動未來發展寬帶業務只能依靠鐵通自有資金。國家從核心2G手機業務到未來的3G業務,甚至到寬帶業務都已經對中國移動實行非對稱管制,如果再從資金層面加重中國移動的負擔,對中國移動的打擊可想而知。

中移動此番大肆“輸血”之後,對其未來的經營能力確是一個考驗。中移動承擔著國產3G標準TD-SCDMA的建設重任,僅二期28城市的建網計劃所需資金已經接近300億,若全國建網,加上終端補貼、市場營銷等所需成本,其未來的資本支出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對於中移動此舉,業界普遍認為,中國電信將成為最大“贏家”,此前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簽署的收購CDMA網絡的價格為1100億元人民幣,同時還將陸續投入800億元資金以擴建C網,其資金缺口也非常之大,此時獲得中移動500億巨資的支援對中國電信來說將無異于“雪中獲炭”。

上月壽險保費增速回落 調控成效初顯

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當月壽險全行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0.7%,比7月66.4%的增長略有回落。上述變化表明,保監會對銀保業務實施調控,促使壽險行業軟著陸的效果已經初顯。

  軟著陸初顯

  1~7月份以銀保業務過快增長為代表的壽險業發展態勢所隱含的風險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

  從8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保費收入情況看,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下降非常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

  東方證券研究員王小罡告訴記者,中國平安壽險8月增長33.6%,而7月增長47.9%;中國人壽8月保費收入增長94.3%,而7月增長97.4%;中國太保8月保費收入增長56.8%,而7月增長53.9%。

  因此,他認為總體上看,這三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並沒有出現市場擔心的陡降,而是溫和回落或者是回落趨勢已顯。

  他認為在今年6月出現壽險保費收入增長83.7%,為全年最高後,預期隨著壽險投資型產品結算利率的回落,整個行業今年的增長將保持在同比增長60%左右。

  中金公司周光認為,隨著保監會8 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的整頓規範,中國人壽2008年上半年出現的銀保業務驅動保費收入高速增長的情況恐難以為繼。由於銀保業務受到一定壓制,中國會計準則下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增長將在2008 年下半年放緩;而中短期內平安壽險的投資收益率不能獲得實質性好轉,公司也必須面對萬能險平滑準備金持續淨消耗可能帶來的更為嚴峻的問題。而結算利率的微幅下調也可能造成保費收入增速一定程度的放緩。

  “在今年後幾個月,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將可能降至4%,如果資本市場還是相對疲弱,那麼,全年壽險保費收入下滑將沒有爭議”,王小罡表示。

  明年壽險行業或將負增長  “如果銀保業務萎縮程度超過20%,那麼,全行業保費增長將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王小罡預期。他認為比較好的情況是明年維持個位數增長。

  從目前情況看,資本市場的疲軟使得保險行業所能提供給投保人的結算利率大部分公司已經降低到4%多,少數公司維持在5%以上。如果出現進一步下降,明年負增長可期。

  “在2009年上半年,由於公佈的總分紅收益恐難與2007年相比,加上2008年同期較高的保費收入基數,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將有可能出現負增長。與其他主要壽險公司相比,平安壽險未來的保費收入增速變化可能相對平穩,但如果中短期內平安壽險的投資收益率不能獲得實質性好轉,結算利率的微幅下調也可能造成保費收入增速一定程度的放緩”,周光說。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G1或先于iPhone搶灘大陸市場

G1或先于iPhone搶灘大陸市場 傳中移動將成在華運營商,已成立播思通訊對接Android

  早報記者 曹敏潔

  雖然已經風靡中國消費者,早就上市的iPhone目前依然沒有實現官方登陸中國市場的夙願,不過穀歌卻有可能比蘋果捷足先登。

  有消息稱,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投資成立一家名為播思通訊的公司,專門對穀歌Android平台進行本地化,研發在Google手機平台上增加飛信、輸入法等一系列符合國內用戶使用特色的功能。

  據悉,早在2007年初,中國移動便已經攜手穀歌,年底,穀歌、中國移動、T-Mobile、宏達電、高通、摩托羅拉等33家企業加入穀歌開放手機聯盟,攜手開發Android平台。目前宏達電已經拿到穀歌手機代工訂單,T-Mobile成為穀歌手機在美國的首家運營商,因此外界預測中國移動將成為穀歌在中國的運營商。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中國移動所運營的TD-SCDMA網絡的現狀以及國內對WLAN無線局域網功能限制等情況來看,未來在國內上市的Google手機至少在網絡功能方面將不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驚喜。

  消息人士稱,未來在國內上市的Google手機將可能裝載IntelXScale PXA270處理器和3.9英寸的觸摸屏,手機的價格大約在2500元左右。

  不過,中國移動並沒有對此消息作出回應。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移動方面曾表示,他們與手機合作伙伴在將Android操作系統從羅馬字符轉換為中文字符的時候遇到了困難,而將中移動的品牌數據服務與Android 整合的過程似乎也不太順利。因此,中國移動很有可能放棄由宏達電生產的G1手機而採用三星即將推出的Android平台手機。

  Android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三星、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LG等廠商都有意生產Android系統的手機。

  據介紹,播思通訊(簡稱Borqs)成立于2007年9月,是以手機軟件開發為主要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經有員工150人。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國壽(02628)首8月壽險保費收入市佔率跌至41﹒64%

《經濟通通訊社22日專訊》中國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1至8月份全國人壽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5407﹒1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6﹒07%;而1至7月份保費收入則為4818﹒92億元。  其中,中國人壽(02628)(滬︰601628)首8月保費收入2251﹒63億元,同比增長57﹒11%,市場佔有率達41﹒64%,位居首位,較1至7月份的42﹒13%下跌。  平安保險(02318)(滬︰601318)旗下的平安人壽市佔率位居第二,其保費收入693﹒68億元,同比增長30﹒34%,市場佔有率達12﹒83%,較1至7月份的12﹒74%上升。  此外,中國太保(滬︰601601)旗下太平洋人壽的保費收入494﹒11億元,同比上升57﹒92%,市場佔有率第三,達9﹒14%,較1至7月的9﹒07%上升。  另外,首8月份中資人壽保險的保費收入5147﹒85億元,市場佔有率95﹒2%,高於1至7月份的95﹒09%。(

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

業績受損不大股價卻跌勢不止

招行、建行、華夏四大銀行連續跌停

銀行股拖累大盤走低。

昨天,金融板塊繼續帶頭重挫大盤,建行、工行、招行、華夏四大銀行連續跌停。在全球金融海嘯發源地美國股市已經喘定的情況下,中國銀行股為何還連續大幅下跌呢?分析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加深必將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是導致銀行股跌勢不止的主要原因。

損失對業績影響不大

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持有雷曼7000萬美元的債券,中國銀行集團稱共持有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中國工商銀行稱目前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及與雷曼信用相掛債券餘額1.518億美元,占工行資產總額萬分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就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來說,有可能在雷曼兄弟破產後象徵性討回一點損失,但基本上這些錢已經“血本無歸”了。招商銀行以前沒有做過減值準備,這樣如果雷曼兄弟真正破產的話,其購買的7000萬美元債券就可能變成真正的損失。

不過,郭田勇認為,國內銀行購買次級債的量比較小的話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平安證券金融業分析師李景認為,招行的7000萬美元即使全部損失的話,對每股收益的影響是三分錢。

郭田勇說,各銀行在披露年報、半年報時,只能看到它的總的債券持有量,但是具體結構上持有哪些不同類的次級債,持有數量是多少,都沒有對外公佈。知名股評人士葉弘表示,各大銀行持有外幣債券情況的不透明,對市場心理起到很大的影響。

金融衝擊可能加深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認為,雷曼兄弟和AIG事件,正是美國金融危機“加深的開始”。雷曼公司在美國投資銀行業中是固定收益產品市場的龍頭,而固定收益證券市場的規模超過30萬億美元,還不包括各種外幣產品。次貸危機只是序曲,現在的危機已經擴大到幾乎所有債券品種,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債務危機。

而全球債務市場的信用危機必然引發恐慌性拋售,衍生產品的交易必然受到影響,交易中的授信額度必然大幅下降,新債券的發行規模必然急劇收縮。結果就是全球債務鏈可能風雨飄搖,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企業負債經營模式和家庭舉債消費方式也都會受到影響,下一步必然擴散到實體經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為,美國次貸危機新發展的衝擊可以劃分為實質性衝擊和心理衝擊兩類。心理衝擊主要體現在資本市場上,實質性衝擊的傳染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條:第一條是資產縮水途徑。中國金融機構、企業、居民個人如果持有雷曼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其價值將與廢紙相差無幾。第二條途徑是拋售資產,包括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股權、債權。如果海外投資者大量拋售中國資產然後退出,可能對中國外匯和資產市場施加沉重的向下壓力,這正是去年至今韓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銀行業面臨價值重估

梅新育認為,除了上述直接危機傳染途徑之外,還存在間接的、比較深遠的危機傳染途徑,因為美國金融市場的危機必定會蔓延到實質經濟部門,這對於我們的外部經濟環境是不利的。

李景認為,對宏觀經濟的擔憂才是金融股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李景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銀行因為持有外幣債券所受的損失並不是很大,而且中國銀行與美國銀行不同,作為主要融資主體,他們發展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次貸危機必將對實體經濟產生衝擊,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同時中國也面臨著經濟轉型,這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同時中國經濟下行也引發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心,銀行業面臨價值重估。

據李景測算,此次央行“兩率”的下調,對銀行業明年的業績將產生9%—20%的影響,但對今年的業績影響不會太大。而如果中國進入不對稱加息周期,銀行的業績將會進一步受損。

相關新聞

雷曼公司破產殃及中國銀行業

【本報訊】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事件無疑將殃及中國銀行業。多家上市銀行今日公佈與雷曼公司相關投資與交易情況公告。

據公告,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其中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共持有債券6921萬美元。此外,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分別對雷曼公司及其子公司貸款餘額5000萬美元、320萬美元。上述債券和貸款合計占2008年6月30日本集團總資產的0.01%、占淨資產的0.19%。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的投資與交易產生的風險敞口總計折合約3360萬美元。

另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工商銀行目前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及與雷曼信用相掛債券餘額1.518億美元,占工行資產總額萬分之一。

上述銀行表示,將及時評估有關風險,審慎計提相應減值準備。並預計相關事件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SOHO轉蝕1.46億 望全年扭虧

上市不足一年的SOHO中國(00410),首份中期業績錄得虧損1.46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虧損0.028元,去年同期有盈利6,303萬元,成為本港上市首家中期業績出現虧損的內房企業。

  集團行政總裁張欣解釋,業績出現虧損是因項目落成延誤至下半年,預期全年業績會有所改善。

  SOHO中國上半年銷售收入僅1.04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75%,主要是期內所結算的物業面積只有3,173平方米,去年同期則有14,591平方米;期內銷售費用也上升76.8%至7,518萬元,行政費用更上升接近1倍至1.238億元。

上市不足1年 首家中期虧損內房

  張欣強調上半年合約銷售理想,至今達66億元,當中59億元屬三里屯SOHO,項目要2009年才竣工。她有信心年底合約銷售達80億元,增加1倍。

  今年可以落成的四個項目,包括光華路SOHOSOHO北京公館、朝陽門SOHO一期及中關村SOHO。該4個項目總樓面面積共約26.65萬平方米,當中只有光華路SOHO全數售出,SOHO北京公館售出一半,即鎖定的樓面只有42%。另外兩個項目是現樓購入,將會在今年餘下時間推售。

越投合同銷售 全年目標仍45億

  另外,越秀投資(00123)強調,今年不會更改合同銷售數量,全年目標仍維持45億港元,上半年已售出的樓面金額為19.24億港元,近兩個月售出樓宇,金額也達12億港元。不過,集團就將新動工的面積修訂,由原先的118萬平方米,調降至88萬平方米。

  百仕達(01168)公布上半年業績,由於期內銷售面積大減近9成至5,836平方米,中期純利7,460萬港元跌92.5%,每股盈利2.27仙,中期息3仙。

  鴻隆控股(01383)自發出盈警後,加上有報道指雷曼持有該公司股份,鴻隆股價近日大幅下瀉,昨急跌53%至0.31元。集團昨發出聲明,指業務運作及財務狀況正常,雷曼只持有集團6,060萬股,佔已發行股份5.83%,另有認股證900萬股。



無“債”一身輕 雷曼破產無涉五家上市險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出海”上一直比銀行、基金慢一拍的保險公司,如今正慶幸與“雷曼”的擦肩而過。

記者17日從3家保險A股上市公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2家保險H股上市公司(人保財險、中保國際)得到證實,這五大保險巨頭均未投資雷曼相關的債券。此外,3家保險A股上市公司也沒有投資AIG、美林的相關債券。

  三巨頭置身美債事外

對于是否持有雷曼債券的問題,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明確向記者表示,“一點也沒有。”中國人壽在海外投資戰略上向來十分謹慎。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17日下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明確表示,“中國平安沒有購買雷曼兄弟發行的債券。”目前對中國平安來說,最大的海外投資壓力仍來自于對富通的投資。

記者得到證實,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也均未投資AIG、美林的相關債券。目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三家公司的QDII額度分別是上年末總資產的2%、15%和0%。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稱,“中國太保之所以沒有QDII 額度,原因是監管層本來計劃在其完成H股上市之後再批準其投資額度。”

同樣,兩家在香港上市保險公司也沒有卷入雷曼破產一事。記者從人保獲悉,除了股權投資關係外,AIG沒有與人保發生任何投資關係。人保財險2003年在香港上市時,AIG購入人保財險發售後發行股本的9.9%,成為人保財險的股東。

另外,記者17日通過電話聯係上了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 ——中保國際,該公司投資者關係部蔡小姐向記者證實,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並沒有持有任何雷曼的股本或債券,也沒有任何涉及雷曼的交易對手風險。對于中保國際是否持有美林證券、AIG的股票、債券和其他相關投資品種,她表示,目前不宜做出評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次雷曼、AIG、美林事件的發生,對于準備踏出國門,欲在海外資本練兵場上一展拳腳的國內保險商們,不啻當頭一棒。一家保險A股上市公司內部人士感慨地說,“一定程度上來說,也使我們開始自拉警鐘——高收益與高風險同存,QDII並非誰都可以‘玩轉’。”

外資險企未受股東牽連

在華設有保險機構的多家國際金融巨頭向本報記者證實,盡管被卷入金融風暴之中,但由于所持的風險敞口佔自身總資產的比例很小,因此,他們在華業務基本未受任何影響。

在華投資了兩家金融機構(海康人壽和興業基金)的荷蘭全球人壽17日向本報證實,該公司沒有持有雷曼的普通股。而針對所持雷曼的風險敞口,2008年以來,荷蘭全球人壽已經積極地進行了減持,減持幅度接近20%。截至 9月12日,荷蘭全球人壽在固定收益中所暴露的風險敞口總額為2.65億歐元,其中包括投資雷曼的信貸違約互換(CDS)相關敞口。不過,荷蘭全球人壽已經通過衍生產品和有價證券交易,對雷曼相關風險敞口進行了對衝。

美國保險巨頭大都會人壽也于第一時間在其官方網站上向投資者公布了最新進展。從其給投資者的說明來看,大都會人壽投資雷曼和AIG的賬面價值大約為8億美元,其中包括債券、股權和衍生品。值得一提的是,大都會人壽在雷曼上的投資已提前作了擔保,預計損失不大。涉及的投資資產目前佔大都會人壽總資產的0.2%。

全球知名再保險業巨頭瑞士再保險公司也于17日向本報證實,截止9月15日,該公司目前所持雷曼兄弟的風險敞口大約在5000萬瑞士法郎,所持AIG的風險敞口(包括相關再保險)大約在2億瑞士法郎。

外電17日報道稱,盡管新加坡、中國香港的監管部門一再表態,AIG在當地的公司未受總部任何影響,但還是出現了排隊退保的長龍。而記者17日在位于外灘17號的友邦保險上海客服中心看到,前來咨詢和退保的人數與平日基本相當,沒有明顯增加。不過,據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市場上關于“中國友邦要裁員”的傳聞,還是在內部員工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保監會昨日發布公告稱,保監會已要求美國國際集團所屬的美亞保險有限公司和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在華設立的各機構,就美國國際集團的相關問題以及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公告說明。如發現公司經營狀況異常,保監會將依法採取必要措施,並及時公告。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招行身陷雷曼破產案

中行紐約分行也在無擔保債權人名單之列

本報今天消息記者嚴麗梅報道:最近11個交易日股價跌幅超過30%的招商銀行(600036)今日公告顯示,公司已經“觸雷”,今日,招商銀行率先公佈了持有雷曼兄弟公司金融資產的情況,目前招行持有該公司發行的債券7000萬美元,尚未提取減值準備。

尚未提取減值準備

招商銀行今日公告,經統計,截至公告日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截至目前,招商銀行是所有A股上市的銀行中第一家公開發佈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債券情況的上市銀行。

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對上述債券提取減值準備。公司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準備,並根據有關規則予以披露。

據悉,招商銀行7000萬美元雷曼債券如果全部計提減值,每股損失約為0.03元。

昨日,招商銀行放量跌停,收報16.07元。

所幸持債比例不高

從數據看,7000萬美元的債券規模較之招行在2008年6月30日期末持有的美國“兩房”債券規模來得小,在招商銀行上半年期末持有的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總額中占比更低。

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期末招行持有的房利美、房地美兩家房貸機構發行的債券,按面值計1.8億美元,其中房利美發行的債券1.1億美元,房地美發行的債券0.7億美元。而截至期末,公司持有的涉及房利美、房地美的債券總計2.55億美元。

另一家可能受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牽連的銀行則為中國銀行。9月15日,雷曼兄弟提交給紐約南區的美國聯邦破產法庭的文件顯示,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在雷曼兄弟的無擔保債權人名單之列。有消息稱,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持有的雷曼兄弟無擔保債券規模超5000萬美元,但該消息尚未獲得中國銀行證實。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中國人壽如狼似虎欲抄底A股

  9月9日,滬綜指2145點,中國人壽欲開始“抄底”。

  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雖然沒在當日敦煌舉行的“全球開放日”上作明確表態,但從其口中依然可以嗅到中國人壽對A股市場潛在投資價值“如狼似虎”之心。

  此前已有跡象表明,並非只有中國人壽一家鐵定抄底,機構明顯在加倉,特別是幾家機構大戶。

  截至11日,有數據表明連續5日內,機構明顯增倉的有中信証券、浦發銀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宏源証券、民生銀行、中國人壽,最高的增倉為中信証券53115.36億元,中國人壽10855.67億元。

  由于中國人壽在中小保險機構中有很大號召力,又是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這一行為被分析人士視為市場見底的重要信號。

  在機構投資者中,中國人壽向來以資產規模巨大、大波段操作准確出名,其申贖基金一直被視為重要的市場風向標。

  銀河証券9月11日發布研究報告,近期熱錢並未撤離,相反是在加速湧入。報告稱,在當前人民幣升值放緩、中美利差穩定、國內樓市趨降、股市跌幅超過60%的情況下,大量熱錢流入,很可能是衝著A股抄底來的。

  上証綜指從最高6124點回落至今,跌幅已達65.52%,市場幾乎是無抵抗式下跌,或許,這次真的要“觸底反彈”。

  加大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

  “從中長期看A股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下一階段會考慮風險收益的關系,擇機加大權益類投資比例。”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王軍輝在談到近期的市場走勢和下一階段投資策略時,語氣明顯有些上揚, 對于投資策略,王軍輝強調,須在滿足資產負債的前提下獲取適度的超額收益。

  “我們把大部分的資產投資于固定收益類產品來匹配負債,只有一小部分投資風險類產品。”他認為,此前權益類投資對于總投資收益貢獻很大的狀況不是保險業的常態,保險資金最主要的是安全性,更多的應該靠加大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礎性地位,從而防範權益類投資產品的波動風險。

  “今年的公司債機會很好,証監會在不斷出台政策推動交易所市場的發展,一些大公司的公司債也陸續發行,比如中國電信的公司債,對我們來說是良好的配置機會。”目前政策只允許保險公司投資有擔保的公司債。

  據悉,保監會下半年正在對整個保險行業投資能力進行檢測,檢測結束後將有望開放保險資金進入無擔保公司債市場。王軍輝稱中國人壽已對此積極准備,其內部專業信用評估小組已經開始建設。

  王軍輝認為,在資本市場低迷狀態下,還將加大私募股權投資力度,利用好中國人壽的資金優勢和品牌優勢。

  海外投資大膽謹慎

  海外投資的甜頭,中國人壽是嘗到了。

  中國人壽曾花費近3億美元投資了VISA公司的股票,也是在考察一年後在海外市場的首次出手。

  在談到海外投資機會時,楊超並不回避傳言中的海外投資和收購,他對記者表示,中國人壽對國際市場作了很深入的接觸,會積極深入,但會謹慎投資,關于海外收購,要本著節儉精神,不放走任何機會,談的項目很多,但投資還是很慎重。

  “要做就要做成,兩條腿走路,對于海外優質資產,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都有可能。”他表示,對潛在的投資機會進行了多輪接觸,金融類產業是中國人壽考慮的方向,銀行、保險、証券等都在其中。將來真正的戰略投資不會很多,為1-2家,更多的海外投資將以財務投資形式出現。

  “重組沒有時間表。”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再次肯定,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並沒有要求中國人壽把與中國人保的重組作為工作明確的任務,“目前集團沒有研究過整體上市,也沒有計劃,因為我們目前還不具備條件”。

  下半年投資收益很關鍵

  中國人壽之所以如此“高調”,其實原因也可猜到。

  “最近,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資本市場均有大幅度回落,我們認為有價值投資的機會已經開始顯現。”國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此前在中期業績媒體見面會上樂觀地表示。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中國人壽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報告中,在香港會計准則下,公司2008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58.38億元,同比下降32%,每股盈利0.56元,每股淨資產減少到5.90元,比2007年末下降了18.8%。2008年上半年,公司損益表上的一個重要項目“保戶紅利支出”同比下降了85.6%。

  “保戶紅利支出”的巨額“買單”,讓人壽樂觀不起來,下半年投資收益的狀況直接會影響到保戶以及投資者在2009年對中國人壽的信任。

  “由于在可預見的將來,市場沒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國將大幅下調利率,壽險保單的資金成本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除非債券收益率或股市收益顯著提升,否則,低迷的投資收益將不能為公司提供合理的利潤空間。”有分析機構如此判斷。

  據透露,下半年,中國人壽會加大固定收益類投資,包括債權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私募債券投資。對于股權投資,將加大在金融領域、能源、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以及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投資包括股權投資,尤其是對金融領域股權的投資。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中國人壽80億投資天津基礎設施

中國人壽昨日公告,公司簽署《關於國壽資產-天津城投債權投資計劃份額認購確認書》,承諾認購投資計劃份額人民幣80億元,投資期限為12年。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曾于2008年8月21日與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受托合同,設立“國壽資產-天津城投債權投資計劃”。受托合同規定,投資計劃擬募集人民幣100億元保險資金,以專項債權投資的方式投資于天津市中心城區快速路系統一期工程、國道112線高速公路天津東段工程和天津至汕尾公路天津段項目;其投資期限為12年,年度投資計劃管理費率為1.5%。。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系中國人壽控股子公司,中國人壽持有前者60%的股權。

  受托合同規定,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股份公司作為基礎委托人,有權補充認購剩餘投資計劃份額;債券投資計劃在委托人劃撥至托管賬戶的第一筆委托資金達到一定額度時,或劃撥額度雖未達到規定的額度,但項目方(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或其承繼人)予以認可時成立。

  上述投資計劃于2008年9月5日經中國保監會予以核准。

  東海證券研究員陶正傲表示,由於公告中沒有公佈債券利率,所以無法對該投資進行詳細的投資贏利測算。但是考慮到近來債券市場行情不錯,預測該投資債券利率會較大高于一年期國債。此外,由於受托人為中國人壽控股公司,剩餘部分又有望由中國人壽集團公司認購,“相當于中國人壽獨家承攬了這一項目”,這也將較大提高項目收益。

  中國人壽高層曾在多場合表示將加大債權投資力度,使其資產和負債更加匹配,獲取穩定投資收益。保監會也正在修改相關規定,擬放寬險資投資範圍,將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上升為上季末總資產的8%。業內人士分析,受股市下跌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將有更多保險資金投向基礎設施。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H股有平貨執 四成股份PB低於1

from HKET

 ˙國企指數創一年新低,昨日跌333點收10491,成交229億元。

 ˙接近九成H股隨大市下挫,超過四成H股更創52周低位。

 ˙國指不足一年,已由歷史高位回落49%,四成H股市帳率(PB)低於1倍

  國企指數昨日跌3%收10491點,更曾低見10428點,是去年8月中以來低位,全日成交額229億元。至於紅籌指數走勢相似,全日跌147點或3.8%收3732點,成交額回升至83億元。

國指自高位回落49%

  國指踏入9月至昨日止,已下跌1,173點,跌幅達10%。如以去年11月歷史高位20609點開始調整計,截至昨日則下跌10,117點或49%,引用內地話語:國指遭「腰斬」,即下跌五成。至於昨日隨大市下跌的H股亦有93隻,同時亦有44隻主板H股創一年低位,佔主板數目約42%,H股沽空數目亦達69隻,沽空額29.4億元,是8月中以來最大沽空額,也佔昨日全日沽空額的44%,及佔國指成交額約13%,反映H股沽壓仍重。

  中資股重創,相信不少讀者跟筆者一樣叫苦連天,只能以「慘」字來形容,因為不少H股由歷史高位下跌超過八成。筆者以主板H股中期業績粗略計算每股NAV後,發現該100隻股份中,有41隻昨日收市價較折算港元的市帳率為低,即市帳率低於1。如以現價買入這批股份,「黑心」假設這41家H股即時以NAV價格來清盤,便會有不俗回報,令人覺得H股已到了大平賣階段。

金融股市帳率較高

  統計資料中,市帳率最低是經緯紡機(00350)的0.19倍,其次是奇峰化纖(00549)、長城科技(00074)及先進半導體(03355),市帳率由0.22倍至0.28倍不等。

  市帳率最高則是東方電氣(01072)的19.5倍,其次是中國人壽(02628)及中國平安(02318)的4.3倍及3.9倍,其他市帳率較高股份還包括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及招商銀行(03968)等內銀股。

  讀者可以發現,市帳率低股份多是缺乏證券商跟進的三、四股份,故沒有預測PE、息率等資料;相反市帳率高股份多是基金愛股,也有證券商發表報告,股價也相對「硬淨」,市帳率自然較高,金融股便是表表者。

  然而,不管市帳率是高是低,最重要是企業前景。若然前景不明朗,又或每況愈下,股價一定低殘,即使市帳率跌至0.1倍,又或股價低於每股淨現金,也不值得去買。筆者去年底便犯了這個錯誤,模擬組合買入北青傳媒(01000),最終止蝕離場。

華電儀征值得留意

  至於市帳率低又值得留意的國企,可留意筆者預期有機會走出黑暗期的華電國際(01071),其市帳率為0.86倍;至於儀征化纖(01033)市帳率只有0.35倍,有望受惠油價回落。此外,發出首三季盈喜及市帳率只有0.79倍的晨鳴紙業(01812),以及上市後即潛水、市帳率0.65倍的重慶機電(02722),也可納入考慮之列。只是大市續有尋底空間下,始終要耐心等低位才值得出手,風險也可以降低。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國壽時隔半月“改口”:擇機加大入市比例

國壽時隔半月“改口”:擇機加大入市比例

  早報記者肖莉

  A股最大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601628),短期內對A股投資看法出現“反複”。距中國人壽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公開宣佈“A股仍將下跌”近半個月,其昨日又拋出了“將擇機加大權益類投資比例”的新說法。其稱,中長期來看,股市已具投資價值,公司將尋求增加股權投資。

  海外投資方面,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9日在同一場合表示將持審慎態度,但也不放棄任何投資的好機會。楊超稱,確實已經做了幾輪海外考察調研,對潛在投資機構,銀行、證券和基金進行多輪接觸,正在積極研究,爭取有所作為,待條件成熟後再披露。

  市場觀點“反複多變”

  中國人壽當天在敦煌舉辦全球開放日活動。會上,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輝表示,下半年仍將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特別是加大企業債和公司債的投資力度。但他同時指出,下一階段會考慮風險收益的關係,擇機加大權益類投資比例。

  不過,王軍輝強調,須在資產負債匹配的前提下獲取適度的超額收益,因此保險資金絕大部分應該配置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小部分投資于權益類產品。

  作為手握8500億元投資資產的“國內最大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看多看空,對A股的影響舉足輕重。

  今年3月27日,上證指數跌破3500點直逼3400點,而3月26日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表示,2008年中國人壽將對投資結構進行調整。

  今年8月20日,在市場大幅下跌中,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發表專題報告稱,短期內A股市場繼續下跌的空間已比較有限。

  隨後的8月25日,中國人壽發佈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人壽已在上半年大幅減持股票。截至2008年6月30日,權益類投資占投資資產的比例由2007年底的22.95%大幅降低至13.25%。當時中國人壽稱,公司將適時調整投資策略,降低股票投資比重,加大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力度。

  時隔半個月不到,中國人壽再次拋出“擇機加大權益類投資比例”的看法,讓多中小投資者無所適從。TopView(查看席位交易數據)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T類席位(保險資金)最近5日淨買入5.78億元。

  國壽暫不整體上市

  對於集團整體上市,楊超稱,沒有時間表,目前該集團歷史遺留的利差損問題還沒完全解決,尚不具備整體上市的條件,未來將積極創造條件。

  楊超還在會上表示,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公司,中國人壽集團只有在時機成熟或做好準備時才會進行整體上市。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上周表示,為應對保險業全面對外開放和混業經營的挑戰,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中國人保集團等公司,在考慮積極創造條件進行集團整體改製上市。

  楊超稱,自上市以來,利差損、償付能力問題和在美國的官司可謂是“壓在中國人壽身上的三座大山”,在這三個問題上公司不敢出任何差池。

  他表示,公司已經在美國投資者提起的訴訟中獲勝,並通過IPO將償債率提高到中國監管機構所要求的最低水平,但公司的利差仍為負數,這也是整體上市的最大障礙。

  中國人壽2003年在美國上市,即被指控在2003年進行34.6億美元IPO期間向投資者隱瞞了公司出現金融欺詐問題及政府正在對此進行調查的情況。

  醞釀投資無擔保債

  另據財經網報道,在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擴大的背景下,中國人壽正在研究加大公司債的投資力度。雖然目前政策只允許保險公司投資有擔保的公司債,但中國人壽已經在積極研究對無擔保債券的投資。

  保險公司是否能投資無擔保債券,取決于保監會的有關政策,但從根本上說還是取決于保險公司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投資水平。據悉,保監會下半年將對整個保險行業投資能力進行檢測。

  王軍輝還表示,公司現金流充裕,為了分散投資風險,未來會增加私募股權投資比重。

  中國人壽此前表示,私人股本投資將占公司投資組合的5%~10%,主要集中在金融及電力、碼頭和機場等基礎設施類股。

  中國人壽下半年同時看好銀保合作機會。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SOHO潘石屹:將盡全力在底部進場 再投百億入房市

「我將竭盡全力抄底」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再度高調放話,表示未來一年左右,SOHO中國將再斥資百億元人民幣(下同)尋找地產投資項目。這是繼逆勢調高房屋售價5%大出鋒頭之後,他再一次的大動作。

在呼和浩特舉行的2008博鰲房地產論壇草原行活動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將再投百億元資金入市,他說:「我將竭盡全力抄底」,所謂「抄底」就是「底部進場」的意思。

據了解,年初至今,SOHO中國的項目投資額已經達到90億元。

潘石屹同時對備受爭議的房屋漲價一事作出澄清。他表示公司在9月2日如期上調房價。當日銷售狀況穩定,成交金額為9112萬元。

關於有媒體報導,1日當天SOHO不但沒有上調價格,反而打折促銷。SOHO中國解釋,因銷售團隊當天放假,新銷售價格從2日起公布實施,而SOHO系列的寫字樓漲5%,住宅漲1%至3%,媒體此前報導的打折促銷部分多為公寓住宅。

在一片暗淡的房地產氛圍下,以潘石屹為代表的部分投資人仍舊高調進入低谷中的市場,專家認為其代表的市場趨勢值得關注。

部分地產商的積極入市態度與地產類股的走勢恰巧大異其趣。截至上週末,包括世茂,碧桂園在內的眾多房地產股遭遇看空打擊,世茂甚至當日跌幅超過8%。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潘石屹回應假漲價 打折不算“降”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SOHO“漲價”第一天的情況,發現三里屯SOHO不但未漲價反而還有一些優惠。消息見報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昨晚19:50分,SOHO中國市場推廣部發來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的回應,稱房價“暗中降價”是一個誤解。

而易憲容的看法是:“開發商無論是採取房價上漲策略還是降價策略,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哪家企業跟風潘石屹漲價,只會死得更快。”潘石屹:“降價”是固定優惠昨日本報《潘石屹提價鬧劇:嘴上喊漲暗中打折》的報道中,報道了三里屯SOHO不但未漲價反而還有一些優惠的情況。消息見報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潘石屹在回應中稱,“可能是你們對我們的銷售價格體系不太瞭解造成的誤解。”潘石屹稱,SOHO中國的銷售價格向來都是把建設期內付款方式確定100%;一次性付款為94%(9.4折);按揭貸款為98%(9.8折)。這是在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後公司做出的決定。對於公司的銷售來說,這種價格體系已形成常規。這種價格體系與漲價不漲價沒有關係,漲價前後都會執行這種價格體系。而SOHO所有項目都執行著這樣一個價格體系,一直沒有發生變化。

同時,潘石屹還就9月1日正式漲價時,SOHO安排全體售樓人員休假的疑問作出回應。他表示,SOHO中國每年安排的員工休假,是公司多少年以來堅持的一項長期制度,絕大多數部門都安排在8月份休假。同時,公司還安排了每一個員工年度體檢、洗牙,這也是公司給每一個員工的福利。這次員工的休假與SOHO中國的漲價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潘石屹並不否認,SOHO在9月1日並沒有以新的價格賣出過房子。“新的價格表從9月1號起開始實施,因為9月1號是全體銷售人員休假的日子,所以當天沒有成交。

易憲容:漲價是炒作

此前,易憲容曾經公開評論SOHO的“逆市漲價”,稱最近幾年國內房價與成本因素關係不大,開發商借口成本上漲而調整房價的說法太牽強。“中國房地產市場如果是成本定價,市場就不會出現暴利模式,也就不會出現巨大的泡沫。個別開發商想通過炒高其項目的價格來扭轉房價下行局面是根本不可能的。”對易憲容的觀點,潘石屹未作正面回應,而是一再強調他對自己的項目很有信心。“不要為我們摔下來擔心,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和未來的市場很有把握。”潘石屹表示三里屯SOHO開盤到現在銷售已超過了40億元人民幣,他因此對漲價後的銷售速度充滿信心,“這次的價格漲幅是一個合理的幅度。從我們接觸到的客戶來看,市場的反應還是非常正面、良好的。”

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價值投資銀行股正當時

□國泰安研究所 梁紅麗

  今年以來,出于擔憂美國次貸危機加劇、國內從緊貨幣政策及房地產企業面臨景氣拐點等不利因素影響,銀行股遭到多機構拋售。在近一年的調整行情中,銀行股的跌幅名列前茅。 然而半年報業績顯示,各家銀行均克服了宏觀環境的影響,取得了耀眼的業績。

  利息收入穩定 中間業務激增  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以162.62%的同比增長位列上市銀行榜首,民生銀行、北京銀行 、南京銀行、招商銀行淨利潤增長均超過100%。而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稅後利潤648.79億元,上半年盈利居全球銀行業之冠。通過分析上市銀行中報,我們發現驅動其業績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  一是得益于淨利差。去年實施多次加息,存貸利差拉大,增加了銀行的盈利空間。銀行負債資產中仍然是活期存款占比較高,而活期利率因不對稱加息減至0.72%,而流動性緊縮提高了銀行貸款的定價能力,導致存貸款利差有所擴大,使銀行明顯在利差提高中受益。如招商銀行受益于貸款的重新定價以及銀行議價能力的提升,淨利差由2007年底的3.02%擴大到3.07%,淨息收入同比增長34.4%,達到455.7億元,為總收入貢獻近81.59%。另外浦發銀行上半年淨利息收入同比增長38.85%,達到155.22億元,約占總收入近九成。

  二是得益于銀行創新能力和營銷力度的加大,中間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盡管股市的震蕩走低使得去年推動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爆發式增長的基金代理業務出現明顯下滑,但業務範圍的多樣化還是得以支持中間業務持續增長。今年,理財業務和銀保業務接過了基金代理業務的大旗,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大多數銀行的中間業務增速都在50%以上。興業銀行上半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9.93億元,同比大增204.1%,其中,咨詢顧問手續費收入、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和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增長較快,分別增長了194.96%、156.94%和104.21%;民生銀行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30.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87億元,增幅為211.88%。中間業務收入中融資顧問收入、信用承諾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業務傭金和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占到了90%以上。

  三是得益于有效所得稅率降低。根據新的稅法,企業所得稅稅率由33%降至25%,為整個銀行業的業績貢獻了約15個百分點。銀行公佈的2008年中報顯示,銀行實際所得稅率普遍低於25%,稅率的大幅下降對銀行淨利潤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

  銀行業仍將保持良好增長  盡管銀行紛紛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半年成績單,但市場仍然擔心隨著存款定期化,銀行貸款重新定價能力已達到上限,淨利差可能大幅收窄。同時宏觀調控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要在下半年才能傳導到銀行,銀行業績高速增長恐難持續。但我們認為銀行股的負面因素可能被投資者有所放大,銀行作為全經濟體各產業利潤的分享者和居民財富增長的受益者,其中長期增長趨勢不會改變。

  一、存款定期化傾向有所緩和,淨利息收入不會大幅收窄。數據顯示,繼5、6月份M2增速超過M1增速後,7月份M1增速繼續大幅下滑,但M2與M1增速差距有所減少,表明存款定期化傾向有所放緩。我們認為,在大盤從6100多點跌到2400點以下,估值已經完全和國際市場接軌,對於中國這種經濟高速發展的新興資本市場來說,A股已經到了遍地是黃金的時候。在目前通貨膨脹導致定期存款仍是負利率的情況下,A股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隨著A股底部越來越近,儲蓄必將再次回流股市。另外一方面,為保經濟平穩發展,信貸證策已有所放鬆,下半年信貸額度增速有可能高于上半年。下半年只要不出現大幅收縮銀行基準利差的非對稱加息,那麼銀行的息差有望持續保持在高位,短期內不太會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二、房地產貸款風險有限並可控。 至於房產商資金鏈困境,我們認為有可能出現部分小房產商破產的情況,大部分都會難而不死。大部分房產商會採取合理對策,而且宏觀調控也會適可而止。部分小房產商破產,確實有增加銀行不良資產的可能性,但總體影響較小,風險可控。因為破產的是極少數小型房產商,給其融資的也未必是銀行。即使銀行牽涉融資,也有土地抵押物。況且,上市銀行風險管理體系更完善,在對房產商發放貸款時更嚴格,對市場風險的反應更敏捷。如民生銀行稱盡管上半年對房地產建築業的貸款餘額有所增長,但該行一直堅持在合規經營、保障資產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適應不同區域的授信產品和方案,確保流動性和收益性並舉。為此,該行一方面控制貸款規模和速度,一方面對客戶准入、項目准入和區域政策方面實行嚴格授信,同時強化封閉管理,以銷售收入安全收回償還開發貸款,強調貸款的流動性。深發展在房價高漲時期嚴格控制住房抵押貸款增量,而且把當時房價大幅上升的深圳、廣州列為業務紅區而加以限制,因此房價下跌對深發展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較小。

  三、金融創新,尋求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嚴厲的宏觀調控、信貸緊縮將促使我國銀行不斷優化業務結構,由對公業務轉向零售業務、中間業務,迅速推出能滿足市場新需求的新產品、新業務,提升銀行綜合競爭力。由於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是風險相對較低較穩定的業務,其估值水平也相對較高。上市銀行中,金融創新的潛在領頭羊有招商銀行和深發展。而近期工行、交行、興業、民生也明顯加大了金融創新力度。從半年報我們也可看到各銀行中間業務都取得迅猛發展,連一向中間業務比較薄弱的南京銀行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手續費和傭金淨收入同比155.69%的增速。可以預期,2008年,銀行的新產品開發,各種利率、匯率衍生產品將不斷湧現;理財、基金、托管、資產證券化、銀行卡、電子銀行等將成為銀行盈利一大亮點。

  投資價值顯現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緊縮的信貸和貨幣政策、房地產和出口企業景氣度的下滑等各種負面因素打壓了銀行的預期和估值。目前銀行板塊2008年動態PE為12.8倍,已經接近歷史低點,即便與境外市場比較,也已經偏低。股價中已經包含了對未來較為悲觀謹慎的預期,我們認為在這一價格水平下,該板塊具有較好的長期投資價值。近期銀行股在下跌中表現出較好的抗跌性也說明,銀行股的投資價值開始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認同。相關統計顯示,QFII在二季度股市大跌之際出現了明顯抄底跡象,其中金融保險業是其第一大重倉板塊。我們認為,正是短期的壓力和不確定性的打壓為投資者投資銀行股提供了良好的價值投資機會。

樓市突現“價格巷戰”:萬科領降 SOHO喊漲

剛剛步入“金九銀十”的房地產市場,一場銷售大戰已經硝煙四起。不同企業的產品類型與資金現狀不同,導致了截然相反的銷售策略:一邊是住宅開發的領軍企業萬科不惜承擔退房糾紛成本,高調動新一輪降價促銷;另一邊則是專營商業地產的SOHO中國上演潘石屹一向擅長的心理戰術,試圖以漲價促銷售。

  “無論是資金壓力較大的住宅開發商,還是資金略顯充裕的SOHO中國,通過銷售回款以滿足龐大的資金需求,都是開發企業的共同目標。”分析人士稱。

  平均提價5%

  9月1日,是SOHO中國宣佈全面提價的第一天。此前,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博客中公開表示,從9月1日起,SOHO中國旗下所有在售物業平均提價5%左右。在開發企業紛紛降價促銷的今天,潘石屹此舉引來市場廣泛關注,同時質疑四起。

  對此,潘石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四川地震後的人工成本上升是SOHO中國決定提價的主要原因。“在過去的14年時間里,SOHO中國所有銷售項目在期房銷售過程中不斷提價是很正常的事情,通過提價把公司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和工程進度反映出來。相反,不提價實際就意味著降價。”潘石屹稱。

  但是,多數分析人士將潘石屹提價之舉視作彰顯資金實力和品牌優勢的營銷策略。1995年,SOHO落戶北京的首個樓盤??SOHO現代城在營銷階段即打出“無條件退房”的口號,潘石屹從此一戰成名。

  “我們銷售的項目都是期房,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離交房的時間越來越近,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所以在期房銷售過程中漲價是很正常的;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先成交的客戶首先付了款,資金有成本,我們不漲價也就意味著他們受到了損失。”潘石屹稱。

  根據潘石屹的介紹,SOHO中國此次提價幅度在5%左右,其中,“商業、寫字樓漲幅多一些,公寓漲幅小一些。銷售速度快的大戶型漲價幅度多一些,銷售速度慢的小戶型漲價幅度小一些。公司的銷售部門會根據這些原則制定新的價格表,獲得公司批准後會在9月1日公佈。”

  

  銷售團隊在漲價第一天休假  但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昨天,上海證券報記者致電SOHO中國詢問漲價當天的銷售情況,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因為銷售團隊昨天休假,所以沒有更詳細的漲價後的新價格表公佈。而漲價後的銷售走勢,需要幾天後才有統計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同樣是昨天,SOHO中國宣佈,以8.9億元的代價收購北京中關村一商業項目,項目更名為中關村SOHO,總建築面積為58850.44平方米。

  據瞭解,這是SOHO中國上市不足一年內收購的第四個項目,也是SOHO品牌在北京的第十個商用物業。市場分析人士稱,SOHO中國目前正明顯加快項目擴張的步伐。在多房地產企業資金吃緊的大背景下,上市融資百億,又于近期收穫近60億元的三里屯SOHO銷售額的潘石屹可謂資本雄厚。

  “SOHO中國在目前樓市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逆市拿地,且決定9月1日起全面提價,得益于幾年前做出的‘專注商業地產物業,專注在大型城市繁華地段開發’的戰略調整,使得在行業資金緊張、市場成交量下挫的情況下有足夠的現金流接連出手買進項目。”潘石屹昨天稱。

  與SOHO截然相反,多住宅開發企業因為2007年以前的大舉拿地正陷入資金危機。有消息稱,包括龍湖、恒大、碧桂園在內的幾大房企在9、10月份將有近40個樓盤在全國展開銷售,快速回籠資金成為開發商第一要務。為實現這一目標,多數企業正低調醞釀各種降價策略。

  剛入9月,領頭羊萬科率先動降價,上海8個樓盤同時展開促銷。其中金色雅築項目最低降至1.2萬元/平方米,比此前最高銷售價格1.8萬元/平方米跌去三成。難以避免的是,曾經高價買房者退房呼聲四起。

  “開發商不惜代價地降價促銷,但消費者會否‘領情’則是個問題。”分析人士稱。開發商能否通過“金九銀十”安然過冬?市場正拭目以待。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投無擔保公司債 “撤股大戶”國壽債市激進

投資風格向來保守的國內最大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中國人壽”投資總資產8545億)在轉向債市,不乏“激進”之舉。

8月26日,中國人壽的管理層有關人士透露,中國人壽已試水投資無擔保公司債。而無擔保公司債,保監會出于風險的考慮,尚未對全行業開閘。

這與中國人壽上半年在A股市場的“守候”姿態大相徑庭。“下半年A股走勢仍不明朗,繼續緊跟市場,動態調整投資策略,加大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尤其是通過債權計劃的方式加大投資基礎設施領域,創新投資私募債券(公司債)等。”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在其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轉戰債市——中國人壽上半年債權型投資占比已由去年底的52.13%增加至58.59%。

涉足無擔保公司債

其實,無擔保公司債甫一面市,中國人壽就躍躍欲試。

今年3月12日,中國人壽發佈“美林BookMark持有到期債券指數”,並宣佈開始用與美林公司共同編制的上述債券指數作為其債券投資業績考核基準。當日,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就曾呼籲保監會開閘 “無擔保公司債”。

劉樂飛認為,公司債是保險公司未來非常重要的一類投資資產;特別是在海外,公司債幾乎是保險公司最大的資產。國壽有足夠的分析判斷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可以駕馭公司信用的風險。

實際上,去年8月出爐的《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令業界對債市購買大戶保險機構充滿“想象”。

保監會有關官員稱,這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有能力者先行,暫不可能向整個行業開閘。“一年前就頒發了公司債指引規範,就在做從有擔保走向無擔保公司的準備政策與技術工作,誰具備了這種投資能力誰就開放。但如果無度開放,會引發行業風險。”

中國人壽管理層證實,去年保監會曾就此專門開會研討過,考慮分類管理,放行符合規定的保險公司試水無擔保公司債。“以前保監會要求信用評級AAA公司債才可以購買,現在應該有所鬆動,但具體是何種級別並不確切。”

如此一來,時至今日,中國人壽試點無擔保公司債並不意外。“只是目前我們投資額度還很小……”上述中國人壽管理層表示。

不過,“相信我們將是最大的債券投資機構,未來公司債亦將是中國人壽最重要的一類資產。”

包括無擔保公司債在內,對私募債券市場(即公司債市場)頗為推崇的劉樂飛表示,目前公司債正值發展機遇期,“能否把握公司債投資時機,正好能夠彰顯不同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及實力之區別。”

在股市頗為“受傷”的中國人壽似乎急於要在債市展示其投資“稟賦”。

“博”差價

“嘗鮮”無擔保公司債只是中國人壽熱衷于債市的一個側面,上半年如果不是得益于固定類產品收益的貢獻,彌補資本市場的投資浮虧,中國人壽中期業績成績單可能“更不好看”。

中國人壽上半年253億淨投資收益中,“債權型投資資產獲得的收益占淨投資收益的比例為40%,股權型投資資產收益占比為37%,銀行存款收益占比略高于21%。”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說。

2008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股權型投資占比由2007年底的23.0%減少為13.3%,債權型投資由去年底的52.1%加大為58.6%.

受2008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深度下調的影響,中國人壽集團金融資產收益淨額較去年同期降低了67.2%;可交易股票價值公允價值虧損為64.9億元人民幣。

因此,接下來,“下半年還將加大固定收益類投資,與股票相關的投資繼續保持‘低配’。”

這並非中國人壽一家之言行,其他兩大A股上市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幾乎如出一轍。

“我們目前的確熱衷于債市,正要尋找好的債券投資品種;從A股轉戰債券市場無疑是明智之舉。”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說。

劉樂飛曾表示,作為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決定了投資收益的80%-90%;現大量持有的債券以持有到期為主,而非交易型。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亦透露,目前的債券組合中以國債、金融債、政策性金融債等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人壽對債市“套利”無動於衷。

“雖然國壽以長期持有債券為主,但也可以適當進行買賣;譬如對利率有明確判斷時就可以採取交易。”劉樂飛曾坦言。另一位中國人壽人士也透露,在其債券結構中,確有一小部分交易型金融資產在“博”差價。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統計數據,1-7月,中國人壽在保險機構債券交割量排行榜中以5440.5億總量排名第一;7月份,以898.6億排名第二。

“現階段,對保險公司而言,固定收益類比權益類投資更為重要,盡管債券配置上,包括國壽在內,均以持有到期為主,但仍存在套利空間,還可以‘博’差價。”一家證券公司分析人士說。

SOHO中國斥8.9億購商廈

【明報專訊】北京地產商SOHO 中國(0410)宣布,斥資8.9 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10.15 億港元,收購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寫字樓項目金和國際大廈全幢,項目可售面積5.4 萬平方米(58 萬平方呎),平均每平方呎成交價1534 元。這是SOHO 中國自上市以來,第4 個收購項目,累積收購金額超過80 億元。

呎價1534 元

金和國際大廈是一個辦公與商業綜合項目,總建築面積為5.89 萬平方米,總可銷售面積為5.4 萬平方米(其中可銷售商業及辦公面積為4.42 萬平方米)。項目的建築高度為50 米,其中地上建有13 層而地下則有4 層。項目的規劃用途為商業、餐飲、辦公及停車場。由金和國際大廈可步行前往兩條地鐵路線(地鐵十號線及地鐵四號線)的車站。

金和國際大廈的建設工程將於今年年底竣工。於收購完成後,SOHO 中國會將室內設計與裝潢升級,在完成土地使用權轉讓事宜和取得相關許可證後,SOHO 中國計劃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發售,銷售收入可於明年入帳,此項目將是SOHO 中國在北京城市中心的第十個商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