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中國人壽再提引進戰略投資者

本報記者趙萍北京報道 3月26日,2008年報發佈的第二天上午,中國人壽(2628.HK,601628.SH)衆高管亮相北京、香港兩地同步召開的業績發佈會,詳細解讀了公司2009年業務發展、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並對2009年的投資策略進行了詳細闡述。

董事長楊超還透露,中國人壽在積極、審慎尋找海外投資對象的同時,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這是時隔兩年後,中國人壽再度高調宣佈引進戰投的計劃。期待新投資領域

根據年報,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投資資產為9370.98億元,較2007年末增長10.22%,全年實現總投資收益306.83億元,比2007年的785.20億元減少478.37億元,下降達60.92%。

投資收益下降無疑與國內資本市場的深度下調密不可分,2007年高達10.24%的投資收益率已成往事,2008年的總投資收益率僅為3.46%,同比則下降了6.81個百分點。

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中國人壽已在2008年5月後主動對權益類投資進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在會上透露。

他說,2008年,中國人壽股權類資產出現大幅下降,年初時占比在23%左右,但到年底時,已經降到8%左右,主要是管理層考慮到2008年全球的經濟形勢、金融形勢,以及國內資本市場的急劇變化,主動採取了投資性資產結構性的調整。

調整的具體措施包括,2008年5月以後,根據市場變化,中國人壽主動實現了一部分A股及H股股票的投資收益,同時,在全年投資資產調整的策略是,繼續加大固定收益類投資資產的比例,降低權益類投資資產的比重。

“而去年下半年,國內資本市場出現了急劇且持續性的動蕩後,我們對A股市場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的增量進行控制,通過以上兩個策略同時進行了結構性的調整。”劉家德續稱。

據wind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重倉持有28只流通股票,比三季度末的87只股票減少59只,持倉市值由312.77億元大幅滑落至35.09億元。

調整的結果是,2008年底,中國人壽的定期存款及債券類固定收益類投資資產的比重已經高達85.8%,而權益類投資的比重則下降至11.6%,且2008年的增量資金幾乎全部配置在固定收益類資產上。

如是的調整,“使中國人壽在應對去年資本市場下滑時,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另外,在2009年市場依然不確定的情況下,中國人壽會對股權類投資的占比和總量進行控制,來平衡自身的損益表。”劉家德解釋道。

針對A股市場一度顯現出的投資機會,劉家德表示,長期來看,目前A股市場的行情是否能夠持續非常不確定,市場的信心仍然不強,但無論從A股市場還是H股市場的個股來講,平均的估值水平確實出現了投資價值,那麼,目前對公司投資能力的考驗主要體現在個股及投資時機的選擇上。

截至去年底,中國人壽的固定收益投資的比例已經非常高,幾乎沒有繼續上升的空間,而權益投資的比例也已經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內,提高投資收益的期望或許要通過新投資渠道的開闢。

如目前監管機構正在研究的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放開無擔保債券投資、不動產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等。

劉家德坦言,中國人壽對如上新的配置機會非常關注。他說,尤其基礎設施投資和不動產投資,對於中國人壽在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為長期負債找到更好的相匹配的資產不無益處。

但他同時也提出,這些新的領域對於中國人壽同樣具有挑戰,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嶄新的領域。

針對中國人壽2009年的總體投資策略,劉家德稱,仍將堅持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的投資策略,根據市場判斷與未來預期,審慎選擇久期,在審慎配置權益類資產的同時,加強主動性操作。更注重國內市場

楊超在會上表示,經濟增長放緩給壽險業務發展帶來壓力,資本市場的深度調整,不利於穩定和提高投資收益,並對資產負債匹配產生一定影響,而尚未見底的國際金融危機將進一步影響中國人壽發展的外部環境,增加不確定性。

因此,中國人壽將更加注重國內市場,夯實基礎,其次才是進行海外投資,楊稱。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高管的身影不斷出現在美國、歐洲、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一直在積極尋找投資對象。“目前已經積累了很多投資項目,一旦條件成熟,就可以進行投資。”

楊超在會上重申中國人壽海外並購策略的“十六字方針”,即“積極探索、認真洽談、盡職調查、審慎決策。”

與此同時,在兩年內沒有提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相關事宜後,業績發佈會上,楊超再度高調宣佈中國人壽希望引進國際機構作為其戰略投資者。

至於為何在兩年後再度提及引進戰投,楊超在會後告訴記者,主要是考慮價格等技術因素。就像其他公司價格不合理,對我們投資不利相同,前兩年中國人壽超過2萬億的市值,也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根據市場的變化,達成雙向互利是我們的原則。”楊超透露。

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對於其金融機構體系進行了力度較大的改革,目前也正在研究針對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包括醞釀對一些監管制度進行改革,所有這些措施被視為美國政府的“清毒”行為。

在分析由此帶來的海外投資形勢時,劉家德認為,這些政策對於那些受到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問題金融機構儘快走出困境,已經開始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僅僅從資本救助的方式上進行干預的力度還不夠大。

“針對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沒有完全見底,盡管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地採取措施,但最終的效果和全球經濟真正出現回暖還需要一些時日。”劉家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