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的 “魅力”繼續顯現,繼發佈靚麗年報後,保險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依然強勁。4月29日,中國人壽一季報顯示,一季度淨利潤102.14億元,同比增長66.6%,仍然延續了新會計準則下高歌猛進的勢頭。2009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淨利增長分別為71.8%、786%、187%,新會計準則不同程度地“催肥”了各公司業績。
然而,業績靚麗並未使三家公司在市場上得到熱捧,今年以來截至4月29日,上證指數下跌了14.54%,中國人壽下跌17.51%跑輸大盤,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分別下跌12.5%、4.10%。
保險業績的超高增長並未催高股價,市場對保險股的投資價值的認可與業績並不正相關。保險業分析師認為,保險公司的業績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投資價值。
新準則下的“繁榮”
新會計準則下,保險股的業績將會比舊準則下的業績要強勁的多,而今後將持續這一美麗光環。
中國人壽一季報同比高增66.6%,此數據是在新的口徑下對去年一季度業績重新統計後進行同比計算出來的,具有可比性。不過比較于舊的會計準則,公司一季報淨利的絕對值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因為由於評估利率不同而造成了準備金提取不同。
“這就好比一套房子,由於房價的上漲下跌導致市場價格波動很大。”對於保險業績由於新政集體“催肥”,某證券公司保險業不願具名的研究人員如此比喻,“不過,房子本身的價值並未改變,還是原來的那套房子,住的還是原來的人。”
換言之,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即EmbeddedValue,是保險業獨有的概念,通俗講是在沒有考慮公司未來新業務銷售能力的情況下現有公司的價值,可視為壽險公司進行清算轉讓時的價值)雖然沒有改變,但在新的會計準則下,其業績被改頭換面。僅僅以業績為導向的投資方法論,在保險股上顯然不能適用。
新會計準則實施的首單業績報告顯示,2009年三家保險公司的業績一片繁榮。中國人壽2009年淨利潤328.8億元,同比增71.8%。新會計準則對中國人壽淨利增長功不可沒,由於準備金貼現率調整導致壽險責任準備金減少,由此增加了公司稅前利潤80.85億元,稅前利潤占比達19%。
中國平安2009年實現淨利潤138.83億元,同比增加了淨利增長786%,此高增長一面由於2008年對富通投資進行巨額減值計提造成業績超低基數,另一面由於2009年新準則下準備金減少61.12億,從而增加稅後淨利50.06億,可見新準則相對於舊準則,大幅度地“催肥”公司業績。不過,由於高利率保單在新準則下,評估利率已下降到與非高利率傳統險保單一致,公司需要補提準備金造成淨資產減少96億元,2009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資產下降為850億元。
中國太保2009年的淨利潤為73.56億,同比增長186.3%,按照舊準則公司2009年的淨利潤僅為54.34億元。可見新準則使2009年業績增肥了35%。
雖然上述三家公司的業績均出現了高增長,但是內含價值卻依然保持了各自的“特色”。 2009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內含價值 增 幅 分 別 是 18.8%、26.4%、13.95%(未考慮未來新業務)。
東方證券王小罡也認為,新會計準則下,評估利率調整至較為合理的水平,原先的過於謹慎,“最合理的評估利率是接近投資回報率。”
廣發證券研究員曹恒乾認為,新會計準則的優勢明顯,“更能顯示保險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他表示內含價值目前仍然是基於舊準則來計算,使內含價值估值的公信力降低。不過,除了以內含價值為依據,卻找不出更好的工具。
研究員的困惑
一些研究員與曹恒乾、王小罡對新會計準則持完全不同 “感受”,雖然新準則更能反映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但是與公司的真實價值仍然與業績報表呈現的數據相差甚遠,他們對新會計準則後的業績報告感到“失望”。
國信證券張子欽認為,新準則下無法對折現率進行敏感性分析,PB(市淨率)和PE(市盈率)估值不同公司間的可比性仍然面臨挑戰。他以中人壽為例,公司披露的敏感性為折現率增加或減少50基點,將增加09年稅前利潤224億元或減少稅前利潤262億元。張子欽認為由於折現率假設為區間數,未披露分類別準備金餘額,無法據此調整折現率假設。
上述不願具名的保險業分析師,同樣支持張子欽的看法,認為準備金的折現率假設口徑太寬,精確分析沒有依據,如2008年中國人壽保險利益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由貼現率假設為2.81%-4.95%,2009年中國人壽其保險利益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由貼現率假設為2.69%-5.32%。“負債評估方法更為複雜,由於貼現率的假設不同,使數值不斷波動,可比性存在問題。產品的不同期限用的評估利率完全不同,報表中應顯示按產品不同,對應顯示貼現率範圍值是多少以及準備金的多少。”
同時,上述分析師認為,其他行業選擇會計報表來研究決策投資通常是可行的,但是保險行業是不行的,保險公司的業績並不能反映出其真實的投資價值,“偏差挺嚴重,新的公計準則下仍然沒有好的研究工具,所以保險行業還是看內含價值更好一些,是較為合理的方法論。”
評估利率的選擇,成為了業績的調節棒,國泰君安保險業研究員彭玉龍在中國平安的2009年業績研報中表示,對新準則的一個隱憂是折現率的選擇,雖然平安在計算準備金時採用的折現率比國壽高了10-50個基點,但並未高于內涵價值假設中使用的投資收益率。“由此可見,折現率的選擇值不同,將造成業績差異。”
同時,彭玉龍認為,2009年報中中國太保沒有披露評估準備金所採用的折現率,所以無法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在準備金政策上進行比較。由於採用的折現率不同,各家公司業績已不具有可比性。